关注内地名校“二流说”
本周五左右,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将公布今年内地招生录取名单。除了“争夺”本市高考文理头名考生外,还可能“撬走”多名北大清华录取的高分考生。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港校火爆的招生阵势引起部分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学者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日前记者采访两地高校、考生家长以及部分学者,了解到事件的最新进展和潜在意义。
记者调查
香港高校“高奖”抢“高分”
■提档线与北大接近
毕业于人大附中的考生王悦(化名)这两天正焦急地等待北大和港大的录取通知。今年高考她拿到685分的实考分,能顺利拿到北大数学系的通知书。但她更在意港大的消息——“只给半奖,她也想上港大”,她的父亲王先生表示。
类似王悦,在北大清华和香港高校之间徘徊的北京考生不在少数。记者近日从港大和港科大面试现场获悉,近1000名北京高分考生角逐两所高校的面试,多数学生来自人大附中、四中、汇文中学等知名中学。由于参加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分数线不计加分,要求理科657分,文科625分,和北大今年提档线相差无几。
■最高奖13万港元/年
“香港高校很国际化,给奖学金的话我会选择。”北京161中高三学生小邵的观点代表不少考生的心声。据香港大学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透露,今年该校为内地入学新生提供了5000万港元的奖学金,为历年来最高,其中个人全奖每年最高13万港元。
■录取率400人选一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港大计划内地招生不会超过300人,但前来申请的考生接近1.2万人,为去年的一倍。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去年招去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后,该校在内地的知名度直线上升,今年招生的目标是内地最好的考生。
■是头名就能拿高奖
7月初,本市高考文理头名考生同时面试港科大,其中文科第一还参加港大面试。北大表示已正式录取这两名考生,港大和港科大预计14日公布名单。届时,文科头名何旋很可能手拿三份名校录取通知书。
据了解,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今年不管哪个地区的第一名向港科大抛出橄榄枝,港科大都会以高额奖学金予以鼓励。港大在面试何旋时,曾把她留下来单独面谈近半个小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焦点话题
北大清华是否变“二流”?
■学者观点引发激烈争论
香港高校“高调出击”争抢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国内名校一直表现低调。但今年内地招生的火爆阵势逐渐引起内地学界和社会部分人士的担忧。日前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的激烈争论便是明证。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文章指出,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大陆最优秀的学生;今后大陆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不再是中国的一流大学。”
“二流说”一经出炉,便在媒体上引发强烈的反响。几大门户网站长时间将表达类似观点的文章摆放在首页。有报纸评论,“一流师资的缺失,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正让内地高校面临一场危机。”
■北大:“二流说”是无稽之谈
这一论调也把北大清华摆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前北大和清华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没有直接表态。不过进入本科一批录取后,北大招办负责人则表示,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
■港科大:“二流说”“完全错误”
“二流说”让前些日子表现高调的香港高校突然“变调”。前天,之前十分活跃的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因为前段时间港校内地招生太热,“对政府和内地高校造成一定困扰”,因此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他仍表示,所谓北大清华“二流说”的说法“完全错误”,不仅北大清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科“都非常突出”。
■港大:三家都是一流大学
“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学校特点并不一样。“我们来,不是来抢北大清华的学生,只是招适合港大的学生。”
黄依倩甚至表示,自己“很羡慕清华北大”,因为清华北大是许多内地学子从小梦寐以求的大学。在她看来,港校内地招生的热度是“炒”出来的,因为招生名额少,以前内地考生不太了解,考生“突然”发现一些可以匹敌北大清华的学校,肯定感到新奇。晨报记者
罗德宏
专家观点
有利于名校自强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将改变目前高校的竞争格局。”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所长表示,过去北大清华以“老大”自居,“高高在上”,现在因为香港知名高校的进入,有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吸引优质生源将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的办学者和教师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这不是‘狼来了’,而是‘鲶鱼效应’。”郑晓齐认为,一两所高校“永为老大”的格局并不利于北大清华的发展,相反,“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郑所长表示,“所谓‘一流’和‘二流’只是民间说法,不能说抢走部分生源就变成‘二流’。”不过优秀学生被招走还是令北大清华感到“有点痛,但不太厉害”。根据介绍,内地高校这两年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本科生经费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北大清华尽管历史上人才辈出,港校的冲击当促使北大清华反思和调整,“重视之前忽视的问题”。
应纳入统招计划
部分接受采访的教育专家指出,目前的招生制度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因为不少港校在内地名校录取后招生,“精中选精”,减少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风险,而且客观上造成内地名校录取考生不报到、浪费招生计划的问题。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就此表示,去年北大因此浪费了10余个招生名额,呼吁今后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纳入统招计划,既保证港校内地生源的稳定,又能最大限度提高内地大学招生的录取率。
新闻背景
港校招生分两类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照内地高校的招生方式,列入本科一批录取,其填报志愿的时间、方式与其他内地本科一批院校相同,考生可以在填报志愿时选报这2所院校的志愿,如被这2所高校录取,不能再被其他院校录取。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6所高校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
链接新闻
8所港校内地招1300余人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将继续在内地20个省市共招收130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
●高考分须过重点线
去年北京共有170多名高考生去香港读大学。他们的平均高考成绩为520多分,高出当年北京市的内地高校重点线50多分。
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介绍,去年报读该大学的内地考生的高考分数甚至都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录取线。而在香港高校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学,去年的报名和录取比例则达到了20比1,今年有望达到40比1。
●英语分得过110
据了解,香港的所有高校都采用全英语授课的方式,内地考生去香港读大学,除了高考成绩要出类拔萃外,英语成绩也不能低于110分,否则很难适应以美籍、英籍教师为主的导师群体。其中,如果是报考香港中文大学的商科类专业,考生的英语成绩必须在120分以上。
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外,其余6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在考查学生的高考和英语成绩的同时,还要加上面试的分数。
在京招生港校今年新增三所
从今年起,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等3所高等学校从2006年起在内地招收自费生,赴香港修读全日制经香港学术评审局评审的学士学位课程。
新增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与香港6所单独招生的高等学校相同。其中香港公开大学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香港演艺学院在北京、上海、广东招生,总计划30人。珠海学院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招生,总计划30人。
港校招生带火澳门高校
澳门特区院校今年在内地计划录取1200多人,虽然名额不多,但报名情况却非常火。北京地区报名上澳门四所高校的人数超过250人,但录取名额只有20个。
据介绍,澳门四所院校几年前便开始在内地招生,但直到去年香港院校大规模进入内地招生后,澳门院校才跟着火了起来。澳门高校录取的分数线以二类本科线为基础,但也有不少高分考生报考。
澳门地区院校的收费要比香港地区院校便宜很多。香港高校的学费每年在6万元到8万元左右,而澳门高校的学费标准一般在2万到4万元。 北京晨报
·辩论话题:北大清华是否已经沦为二流大学? |
正方
|
|
反方 |
是!人文社会科学和两所大学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此外不过培养了一些英语还不错的早熟儿而已。看看论文排名就知道,这两所大学这是对不起国家的优惠政策。以目前清华北大越来越多所谓的专家的表现来看,二流的说法也没什么错。
|
不是!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学校特点并不一样。港校内地招生的热度只是“炒”出来的,因为招生名额少,以前内地考生不太了解,感到新奇而已。
| |
|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