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文忠闲暇时客串酒楼大厨
在自己酒楼的邓文忠
2006年7月4日,我如约拨通了开县驻北京联络处负责人刘仁阶的电话,刘反复提到一位身在北京的开县人———邓文忠。
邓文忠是开县陈家镇人,早年赴京城创业,先后经历3次惨痛失败,每次都将家当赔了个精光;如今已开了两家高档酒楼,不仅坐拥数百万身家,更乐于为在京的开县人奔走。2005年,邓文忠被评为开县十大外出创业杰出青年。邓文忠是如何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走向成功的呢?
贫穷是对家乡最深的印象
1966年,邓文忠出生在开县陈家镇,他对家乡最深的印象就是贫穷。
当时的开县,交通闭塞,父老乡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8瓣,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和众多孩子一样,邓文忠未能如愿考取大学,随后参军入伍,两年后退伍回乡,在当地供销社任职,但不到1年,邓文忠就失去了这份工作。
朝不保夕的生活让他打定了主意:自己一定要成功。
两度创业血本无归
邓文忠带着仅有的几万元钱,远走云南,踏上了创业之路,不料却经历了3次创业失败。
初到云南,邓文忠在昆明开了一家餐馆,将5万元钱全部砸了进去,不想开业之后,食客寥寥无几,不出数月关门,5万元血本无归。邓文忠两手空空,回到开县老家。
1994年,邓文忠又筹了几万元钱来到河北,开起餐馆,但食客们纷纷赊账签单,每天收的钱还不够买菜,邓文忠毅然放弃餐馆回到开县,数万元又打了水漂。
两次失败之后,他得出结论:隔行如隔山,自己没经验、盲目投资,摊子铺得太大,又不能适应某些潜规则,失败是必然的。
第三次创业又告失败
两次外出铩羽,邓文忠回到开县,干起了服装和副食批发生意,回忆起那段日子,邓文忠总反复说一个字“苦”。每次进货,100斤一袋的白糖一共要好几吨,都要自己扛到仓库去,扛了一整天一半都没扛完,眼看天要下雨,邓文忠说那时他看着门口堆着的几吨白糖,想哭。
干服装生意时,他在岳母家里挤着住,当时小舅子又要结婚,急着用房,两人关系很僵。岳父岳母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看得出,老人家心里也不高兴。邓说,那段日子他的心里最不是滋味,出去看客户脸色回家看他们脸色。最后,邓文忠再次放弃了稳定的服装批发生意,第三次创业又告失败。
经营小吃创业成功
1997年,邓文忠带着老婆进京,这次他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只选择了北京朝阳区一居民小区附近的仅30平方米的小店面,经营成都小吃,家常小菜。就是这个仅30平方米的小店面,成就了他创业的梦想。
邓文忠称,他最开始是蹬着自行车买菜,天不亮就蹬着车,横穿半个北京城,就为了买到便宜几分钱的新鲜菜。生意日益好转,自行车换成了三轮车。如今邓文忠的采购车已经是小卡车。
现在,邓文忠拥有70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两家高档酒楼。700多平方米的酒楼就是在他30平方米的店面上原址扩建的。2001年从30平方米扩建成150平方米,2003年不仅将店面扩建到700平方米,又在相距仅1公里的地方,开起了一家100余平方米的酒楼。
“我想在北京创出开县品牌”
成功之后,邓文忠却冒出了新的想法:他要开辟新的经营项目,将餐馆赚来的钱,分流投入到其他领域。
年薪20万请职业经理
如今邓文忠的两家酒楼日营业额都稳定在1.5万元左右,100余开县人在他的酒楼中从事各种工作。但邓文忠又在河北建起了一座学校,继而又开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加工重庆特色卤菜。最令人称奇的是,邓文忠居然开起了投资咨询公司,提供管理咨询企业策划,他还为公司聘请了年薪20万的职业经理。
对于未来,邓文忠坦言,他对未来从没有规划,目前做的就是安心经营好手上产业的同时,紧盯市场,跟着市场的动向决定自己行动。
开县人要在京城搞品牌连锁
说起“成都小吃”,在北京开县人发家致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邓和众多同乡多方商议之后,决定换掉这个名字,其原因有二,一是成都小吃这个名字不符合商标法规定,二是开县人在北京的餐饮界已经打出名气,是该有自己品牌的时候了。
为此联络处已经召集在京的餐饮老板开了几次会议,商议店名。目前店名还没有定下来,可以确定的是开县在北京的餐饮业将组建公司,形成一个品牌,以连锁店的形式,统一培训服务员,统一配送物资。让人们不管在大街小巷,只要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开县人开的馆子。
“钱是个数字,重要的是观念转变”
邓文忠说:“盲目让我失败,是开拓让我成功,现在我明白了开拓才是硬道理。”
邓说:“开第一家餐馆时,就直接进入了高档酒楼的竞争当中,人家发展几年了,自己却才开始,焉有不败之理。在北京30平方米的店面却不断发展开拓,反而成就了700平方米的大酒楼。”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都要想着开拓进取,这也是他将资金分散到各个领域的原因。
邓文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吃苦,以后如果投资失败,自己还能够吃苦再创业。“怕吃苦者永远吃苦,不怕吃苦者吃一时之苦。”邓文忠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两万开县人京城卖小吃
开县驻京联络处负责人刘仁阶告诉记者,目前开县人在北京开的大小餐馆约有1800家,近两万开县人在京从事餐饮业,大部分是以成都小吃命名,主要经营面、米线、家常炒菜。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拥有高档酒楼、百万身家的大老板。有的还办起了学校,做起了房产,搞起了资本运作。开县人何以能在北京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小本经营为成功之道
邓文忠用他的经验告诉记者,开县人踏实肯干、选对了路子。初入京城,务实的开县人都放弃繁华街道,将店面选在居民区附近,更针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另外餐馆经营规模小,几十平方米一台炉灶即可,买菜跑堂都是自己干,投入小,见效快。
“一定要走出来,到处看看”
说起外出创业,邓文忠想告诉重庆的创业者:“一定要走出来,到处看一看,感受大都市的快节奏,感受大都市的企业文化。”
这一点,邓文忠感触颇深,他的食品加工厂准备和家乡的企业合作,他也和几个家乡企业的老板沟通过,让他失望的是很多人观念闭塞,不愿意跟他合作,不愿意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参与竞争。
邓文忠说:“钱是一个数字,重要的是人的观念转变。许多人害怕风险、担心失败,不敢走出固有的生活,也就不会有收获,封闭别人就等于封闭自己。”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刘占良 采写严琦:让我们为创业者鼓掌
7月10日,记者将邓文忠的创业经历,发给了远在宁波出差的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女士。看过邓的经历之后,严女士在长途电话中告诉记者,这些创业者值得我们鼓掌。
严琦说,邓几次失败后依然能“咸鱼翻身”,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非常让她感动,其实类似邓文忠的峡商,几乎都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他们的成功之道也在于此:矢志不渝,吃苦实干。
邓文忠把自己的钱投资在了几个不同的行业上,严琦认为一个商人当然要发展,要不断开拓,但她建议邓文忠在餐饮上继续发展,把酒楼做精做大。
严琦告诉记者,这些年的打拼,邓在餐饮经营上肯定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特别是失败之后东山再起的经历,他投资其他行业等于闲置了这些经验,与其这样,不如专心发展酒楼,在管理、服务、菜品档次上下工夫,占领北京市场,在北京能站住脚,就意味着在全国都能站住脚。这一点,严琦有亲身体会,2003年陶然居杀进北京,站稳脚之后,经常能够听到其他分店的食客说,我在北京吃过陶然居。虽然此前,陶然居已在全国很多地方开了分店,但没有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对于在京城的开县大小餐馆要统一品牌的决策,严琦非常赞成,这符合重庆要打造美食之都的决策,也是开县在北京的餐饮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名气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自己的品牌,非常不利于经营。
上百读者参与人文精神大讨论
本报讯(记者 唐国利)信件如雪花般飞来,E-mail悄然填满了邮箱,热线电话络绎不绝……在开展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报道以来,重庆人再次显示出自己对山城的热爱,对重庆“座右铭”和精神支柱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上百读者热情地参与到大讨论中来,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重庆人文精神。
“承袭川江号子的吆喝,一代代重庆人用桥征服了水,遇水搭桥,那是开拓者的作为,那是重庆人破除隔绝,谋求沟通的壮举,那是重庆人文精神的品格。”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许力心的一篇《川江号子的人文情结》让读者无不热血沸腾,为重庆的山水,更为重庆人的魄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文中的‘爬坡上坎、负重前行’这句话让我深受鼓舞和触动。”沙区读者李林剑说,人文精神是精神丰碑,重庆文化的春天到来了。李林剑说,希望这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
讲述重庆人自强故事
欢迎你,重庆人,加入到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中来,说说你对重庆人文精神的看法,谈谈美丽山城的独特人文。参与方式:①来信来稿请寄:重庆市南坪南城大道249号《重庆时报》热线新闻部收(请注明“人文精神讨论”字样);②E-mail:tangguoli@chongqingtimes.com.cn。如果你发现了他(她)身上“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倾听过他(她)艰苦奋斗的故事并为之感动,请赶快拿起电话拨打66099999,把线索告诉我们,让他(她)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