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汪文汉张剑)晨报“江滩浴场”连续报道,让一位老人重拾记忆。昨日上午,这位名叫高厚盛的武汉人致电晨报:40年前,武汉的两江上曾有5个天然游泳场。
高厚盛介绍,5个天然游泳场分别位于长江武昌岸的平湖门、月亮湾,汉阳岸的河泊所,汉口岸的五福路,汉水汉口岸的罗家墩,总面积为4.9万平方米,可供2万人同时游泳。
当时在平湖门游泳场担任救生员的高厚盛,见证了当时游泳场里热闹的场面。
记者查找当时的旧报,在上面看到了有关天然游泳场的报道:每天傍晚时分,居住在附近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前往游泳的市民成千上万。
1966年4月中旬,武昌区体委决定在长江边修建两个天然游泳场,以满足武昌区居民的游泳需求。经过论证,有关部门选定了平湖门和月亮湾,因为这两处水域处于江水回流处,水面平稳。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武昌区体委开始组织人在岸边打桩,并用钢绳把几十个油桶、轮胎和竹竿串连,两头分别拴在江中两艘轮船上,一个长200米、宽100米的简易天然游泳场就这样建成了。
“投入使用后,每天有两三千人下江游泳,那种热闹劲,这些年都没有见过。”高厚盛告诉记者,那年4月底,平湖门天然游泳场正式对市民开放,并且是免费的,每天吸引几千市民前往游泳。
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武昌体委还在附近居民中聘请了6名水性好的居民担任救生员,并每月给他们发60元的津贴(也就是工资)。
就这样,时年20岁的高厚盛成了平湖门天然游泳场的救生员,每天在船上、岸边巡视。“在平湖门天然游泳场开放的4个多月时间里,游泳场里没发生一起溺水事件,还受到了当时市领导的好评”。
高厚盛还说,那一年,附近单位对平湖门天然游泳场给予了大力支持,一家生物制品研究所专门为救生员提供免费午餐和酸梅汤,武汉市第三医院还承诺为溺水者免费救治。
今年68岁的武汉第二机床厂退休职工张正海也见证了当时的情景。他告诉记者,由于是免费的,很多市民都乐意到江边的游泳场玩水。“那时,江边就是人们的主要休闲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