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丁志伟(秦淮区九龙雅苑,54岁)
编者按:蓦然回首,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过去5年。5年间,南京城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城市面貌、百姓生活诸方面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今年9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隆重召开。 值此之际,本报推出“迎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百姓话变化”栏目,通过普通百姓视角,畅谈5年来生活变化,感受南京发展脉搏,分享南京前进的喜悦,激励全城上下团结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往每次朋友、同事聚餐,我们总爱喝酒助兴。这两年,我发现聚餐时豪饮的人渐渐少了,不少人一入席就宣布自己只喝果汁、饮料。
“开车来的,不能喝酒。”这句话现在常能在酒席上听见,我自己也经常说,它一度成为我婉拒喝酒的妙招。而车友聚会时,酒已被我们拒之门外。
当然,开车的好处并不只在酒席上。5年前,我在一家国企上班,每天从秦虹小区赶到河西所街,先骑自行车,再转两次公交车,一趟路程足足要花1个小时。那时候,私家车还是有钱人的奢侈品,花上万元买辆摩托车也是挺时髦的事。当时河西的马路没有现在宽阔,公交车也少,冬天的早晨,天不亮就得出门。遇上雨雪天,还得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地里转车。这一转,就是4年。
直到今年年初我买了车,同样的路程和距离,现在只需15分钟。想想5年前,15分钟我才刚到车站。
时间省下来了,陪伴家人的机会也多了。这几年来一家三口各忙各的,不要说周末旅游,就算全家人一起逛街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从这里走距离最近”、“这里是高速,路好走”、“这里有收费站”……每个月,女儿总要拿来地图,我们一家人商量周末的出游计划。
从江宁的将军山到奥体绿博园,再到镇江和苏北。买车才半年,一家人旅游的次数已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去镇江那次是走亲戚。这亲戚家早去过很多次了,以往亲戚总带我们坐车直奔金山景区。开车去才发现,原来镇江还有焦山、南郊这么多优美景点。
去苏北我们走了长江二桥。走上二桥气势恢宏的桥面那一刻,我们全家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当年只有大桥一条横架南北的通道时,过桥时的拥堵和颤抖。女儿说,这颤抖我们以后再不会体验了。因为除了大桥,我们还有二桥、三桥可以选择,将来还会有四桥、过江隧道可以选择,自驾游也将会越来越方便。
今年4月,女儿去武汉出差,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离家半个月之久,她妈妈给她带了大包小包的行李,我们把它全部塞进了后备厢。开车去机场,时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相比3年前去太原赶飞机时的忙乱,这次从容多了。
生活的方便和性情的改变相比,其实微不足道。开车半年,因为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我发现,自己以往急躁的脾气在开车时渐渐被改变,变得宽容和耐心。宽容地对待别人,处处为别人考虑,这些以往虽明白的道理,如今已深入到生活的时时处处。
细想5年来生活的改变,我始终对私家车平民化的政策、对道路交通的改善心存感激,是它们让我的家庭更加和谐,生活日渐美妙。
南京日报记者 顾雯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