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06年7月12日完成台本
——就想当个好医生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人在困难的时候最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特别对深患重病人来说更是如此。内蒙古包头市的一位农民妻子两年前突然身患重病,经过多方治疗病情没有好转,还使得家里倾家荡产。 就在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位好医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解说:
张建忠是内蒙古包头市哈业脑包的农民。2004年底,他的妻子突然出现腹痛并伴随着高烧,当时他带着妻子到当地一家大医院进行治疗,可做了三次手术都不见好转。
张建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业脑包农民:
做了三次手术。把肠切掉以后,外头挂了一个粪斗,她要从外头排便,但是回来还不行,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她就趴下睡。
解说:
三次手术总共花掉了六万多块钱,家里的积蓄没了,值钱的东西也变卖了,病人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张建忠:
除了伺候她,该吃的该喝的,再就是最担心的就是防止她寻短见。
解说:
直到2005年6月,夫妻俩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当地的解放军第291医院。这里的医生答应帮助他们联系北京的一位专家来做手术。
尹剑 解放军第291医院外一科主任:
就说是我把这条命交给你们,能不能解决?我说我的能力有限,我要请我们上级医院的华教授过来,看看他能不能有办法。最后,我们又联系了华教授。
解说:
这就是他们说的华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一位有56年从医经验的权威医生。这样的老专家能专程到包头来给一个农民看病,这在张建忠夫妻看来简直不敢相信。
张建忠:
当时一下飞机,我瞅着在四楼上站着的像,尹主任陪着。那个老头岁数不小了,白头发。通知下午,不可能当时人家就上来吧?没过五分钟,两个人就穿了白大褂就上来问我们病情。我给我老婆看了七、八年病,我是第一次遇见这么温和、这么温柔的,我们在地方叫老汉汉。
尹剑:
华教授当天中午的飞机到了之后,下午就认真检查完病人之后说,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解说:
到达291医院的当天,华主任就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下午开始为病人做手术。
陈天荣 解放军第291医院外科主任:
根据华主任自己的手术高超技术,顺利完成了,按第一套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所以病人愈合得非常顺利。
贺粉 患者:
现在我效果很好,很好。我又能吃饭,又爱吃饭,我心情相当好,华主任给我做的这个手术我相当感谢。
解说:
这次手术让张建忠的妻子彻底痊愈了。用她的话说,华主任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实际上在这里做手术,华益慰早已经不是第一次。由于他所在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和291医院建立了帮带关系,从1987年开始,华益慰就经常来这里为基层官兵和驻地群众看病。
陈良军 解放军第291医院医务办公室主任:
他每次来就住这个地方,每年都要来个几次,我们有时候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些大的手术去不了北京了,那么我们一叫他就到。
解说:
华主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医生呢?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些资料,这是三年前医院拍摄的他查房时的一段镜头。
华益慰 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原主任:
看还有什么要问我们的吗?
患者:
没有,一切都行。
华益慰:
后天咱们就准备手术了,
患者:
好。
华益慰:
把治疗上的事情都交给我们多考虑,您自己就配合,配合我们的治疗,手术后提醒您伤口要有点疼,别怕疼,自己能活动的地方,胳膊、腿呀能动的地方就动,在床上多翻身。
解说:
画面中的这位华益慰主任总是精神饱满,面对病人的第一个表情就是微笑。
章晓莉 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原护士长:
他的微笑绝对就是发自他自己内心里头,因为我跟他这么多年,我没见他跟我发过脾气。
解说:
在这些图像资料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给病人听诊,华益慰总是先把听诊器放在手里焐一焐,再放到病人身上,避免听诊器冰凉,刺激了病人的身体。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体现出这位医术精湛的老专家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章晓莉:
他查房第一个动作就是把门轻轻地关上,因为正好是门口的这个病人,就把门轻轻地关上。到了病人那儿,先是低着头弯着腰,轻轻地先笑笑。
解说:
在医院,华益慰是病人信任的知名专家。他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手术,而且实实在在地为病人着想。做肠吻合术,采用吻合器省时省力,可是病人为此要多支付一两万元的费用。为了给经济困难的病人节省费用,他常常不顾年事已高,用传统的缝合术趴在手术台上四五个小时精心地缝合。
张冬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他的基本功太扎实了,手术的技巧太好了,他缝合的技术一点不比它差。
解说:
采访中,只要谈到华益慰,无论是医生还是他曾经救治的病人,无不交口称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好医生,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记者见到他时,却躺在了病床上。
于聪慧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华主任是患有晚期胃癌,先后做过两次大的手术,一次是胃癌根治,还有一次因为术后出现了一个肠梗阻,所以第二次又进行剖腹探查。
解说:
身患晚期胃癌,华益慰的胃部已经全部切除,现在癌细胞又扩散到了其它地方,生命垂危。今年73岁的华益慰是有50年党龄的老军医,原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1998年退休后被聘为医院专家组成员。从20岁时,他由协和医学院参军,转入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先后参加了援藏医疗队、唐山大地震、海城地震的急难险重任务的医疗救护。几十年来,他的手术刀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最后却身患绝症,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当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许多经他治疗的病人自发地赶来探望。
刘菊荣 患者:
我早上来了一遍了,小护士问了问,说最近看的人挺多的,后来她说他刚睡着,她说不让看,后来我说你开开门,我看一眼,我心想我看他一眼给他鞠仨躬我就走,心踏实了。
王宏敏 患者:
华主任听说是我们俩去了,不让等,让他们进来。结果我们俩去了,去了以后第一句,他把那个舀粥的那个勺放下来以后,他说,你看我比你还彻底,我知道他的意思就是我的胃还留了五分之一,他已经全部切掉了。我说华主任,您是这个。我想不通的是我觉得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贺粉 患者:
华主任,你要能听见,知道我们患者的心情跟你的心情一样,你是最好的,好好养你的病,健康地站起来。
解说:
病床上的华益慰还有一个心愿没有了结。这个存折是九年前他以张秋海的名字开的,当时,张秋海的爱人因患小肠癌需要动手术,手术前他们到华主任家咨询手术方案,悄悄地将一千元钱放在了茶几上。华益慰发现以后,几次退钱,张秋海执意不收,于是他把钱以张秋海的名义存入了银行。如今躺在病床上的他,再三叮嘱家人一定要想法设法了结此事。经过四处查询,几天前,华益慰的爱人终于找到了张秋海的住所,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患者:
坐下歇会儿吧?
华益慰爱人:
不坐了,我们今天来吧,主要是老华让我一定把这个你多年前的一定还给你。
张秋海 患者家属:
不行,不行,那不行,不能这样做。
解说:
张秋海还是执意不肯收回这些钱,直到华益慰的爱人告诉他这是老华在病床上的嘱托。
华益慰爱人:
你别难过了,别哭。
解说:
九年前的一千块钱,到今天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大数,可是它却成了压在华益慰心头的一件大事,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家人千方百计地送回去。拿着自己都快忘掉的这一千块钱的存折,张秋海和他已经康复的老伴儿禁不住痛哭失声。
作为医院的权威医生,这些年来,患者通过各种方式给华益慰送的红包不计其数,但每一次都被他婉拒和退回。也正因为如此,在患者心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和信任的好医生。
如今华益慰躺在了自己巡视多少回的病房里,这里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第二次手术之后,他留下了这样的遗嘱。
华益慰:
我的这个病情如果不好,死后的处理不要保留尸体,不留骨灰,搞那些形式的东西没什么意义,尸体解剖我是自愿要做的,大家对我这么关心,我也很知足了。
解说:
几十年的从医生涯,华益慰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他在病床上的一段话,让我们看到了铭刻在他心中的一个信念。
华益慰:
我这一辈子做医生就想当个好医生,做一个能给病人解除痛苦,受病人信任的医生,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做一名好医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华益慰用了整整56年的行医经历实践了自己的追求。从许多患者和华益慰同事讲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华医生那种深厚的感情和深深的敬佩,而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其实是一位医生得到的最高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