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记者彭波报道:随着一大批重点大中型水利项目的建成完工,新疆农业长期缺水的状况已经得到基本改善。“有水就有地”的新疆,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新疆是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没有灌溉也就没有农业,水利设施就是新疆农业的生命线。 十五期间,新疆共完成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投资235.4亿元,一大批大中型水利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塔河治理已经初见成效,引额济乌一期供水工程建成供水,伊犁河流域开发进展迅速,以“三河一区一带”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此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水土保持、防洪工程等农牧区水利建设也取得新突破,以防洪、灌溉、调水为主要功能的的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成。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水库498座,总库容80多亿立方米,各级灌溉渠道近35万公里,配套机电井4.6万眼,灌溉面积达到7000余万亩。
作为干旱地区,新疆一直把节水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节水项目相继实施,先进适用节水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新疆全区喷滴灌面积已达8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8%。同时,新疆还积极推行以“供水到户”为核心的水利改革,目前实现供水到户的面积近3000万亩,年节水7亿多立方米,成为我国推广节水规模最大的地区。
水利快速发展为新疆农业生产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条件。灌溉条件不断改善,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使得新疆可耕土地面积以及单位平均产量都不断攀高。2005年,新疆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204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36万亩,粮食总产量876万吨。优质棉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棉花播种面积1747万亩,增加56万亩,其中单产超过120公斤的高产棉面积达到850万亩,棉花总产量18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位居全国首位。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