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7月13日电(记者 董学清)黄河三角洲在防治危害严重的美国白蛾时,引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武器”--周氏啮小蜂。这是最近几年防治美国白蛾过程中,黄河三角洲首次采用生物防治害虫,也是我国开始大规模运用“生物武器”防治美国白蛾。
周氏啮小蜂日前开始在东营市4000亩林地中陆续投放。东营市林业局林保站工程师商金杰介绍说,生物防治害虫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甚至是零污染,这是以往利用农药防治害虫所无法比拟的。
令人惊奇的是,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识别能力极强。当发现美国白蛾的幼虫后,周氏啮小蜂马上贴身追击,甚至能附在白蛾的毛刺中,一直等到美国白蛾孵化成蛹。此后,周氏啮小蜂就在蛹的身体内产卵,使其失去生存所需的养分,从根本上抑制白蛾的泛滥。
东营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李春庆说,此次投放了13万只周氏啮小蜂茧,每只茧内有5500只左右周氏啮小蜂。两天左右,周氏啮小蜂会从茧内陆续飞出。目前首先在4000亩林地中进行重点生物防治试点,为今后更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据介绍,美国白蛾有着让人称奇的“胃口”,一旦壮大起来,可大片吞噬绿色植物叶片。在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白蛾一年发生2代,而到了黄河三角洲,由于温度、湿度适宜,一年可发生3代,一只雌蛾最多可产卵2000粒,种群数量会以几何级数激增。
去冬今春,东营市对美国白蛾越冬蛹存活情况进行了两次大范围调查。调查发现,今年美国白蛾越冬蛹数量较大、分布范围广泛、存活率较高,重点发生区平均有虫株率达26.3%,虫蛹平均越冬存活率达40.7%。全市预计发生面积将超过5万亩。黄河滩区等处,有可能形成一定灾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东营市今年引用了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放蜂防治美国白蛾通常选择晴天,在10时至17时之间。放蜂最佳时期,在美国白蛾各代的化蛹初期到化蛹盛期之间。
引进周氏啮小蜂是否会引起新的生态灾害?山东省林科院研究员王西南说:“不会。因为周氏啮小蜂是天敌的一种,专门寄生在害虫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