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需要创新。“十五”期间,银川在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中,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硬环境及软环境建设、对外开放、各工业园区功能完善、招商引资、“一强五优”产业格局的初步形成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初步积累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应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使其尽快地转化成经济实力是关系到今后能否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兴工强市”的战略中,招商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共识。五年来,招商工作坚持“近联、远引、外拓”的战略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采取开展节会招商、光彩事业银川行、考察招商等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际引资16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4倍,特别是一些大项目落户银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实际取得的效果与我们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通过创新,力促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满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创新招商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一方面要摒弃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即:一提到招商工作往往以经费不足或不好开展为借口,舍不得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存在着水到渠成的思想,认为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你不招,如果他认为有利总会来的,如果没有利,招也不来;再有就是认为招商工作就是一味让利,招商不成功就是优惠不够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就是要深刻地认识到招商对银川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要牢固地树立起“不招商难发展”、“不招商就要落后”的观念,把全市的思想统一到“招商是解决发展后劲的关键”上来。同时要建设好招商队伍,使其既要体现广泛性,更要突出主体性,使招商队伍及招商人员实现专业化。在招商对象的选择上由来者不拒的、不加甄别的“饥渴型”招商方式向科学的招商方式转变。
二是要创新招商体系。创新招商工作体系,改变过去的枝状结构,使其向扁平状结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各区、县、市在招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与主动行为。着重发挥商协会、在银企业的积极作用,通过“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以获得招商工作最大的成效。进一步鼓励我市企业与优势企业、优势资本、优势技术进行合资合作,新上项目,对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及奖励。通过体系创新达到参与招商工作的面更广泛,主体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
三是要创新招商机制。创新机制主要是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对招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促使招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强化对招商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协调解决我市招商工作和项目落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通过实施招商项目领导负责制、招商主体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培训招商干部、加强队伍建设等手段实现体制上的创新,为招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四是要创新招商载体。创新载体就是要转变以往人人、每个组织都是招商载体,实则都不能有效发挥载体作用的状况。通过载体创新确立招商主体单位,非主体单位既要做好自己的招商工作,又要为招商主体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作为招商主体的各有关单位,特别是各区、市、县,商协会、驻外机构及在银企业要进一步挖掘主体的有利资源与条件,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
五是要创新招商方式。创新招商方式就是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经验,保留好的做法,根据形势、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新的方式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我们要在“远引、近联、外拓”思想的指导下,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搞好光彩事业等节会招商活动的前提下,重点在驻点招商上下功夫,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派出驻点招商小分队,较长期开展驻在地招商工作,并选聘在当地有影响、有能力、热衷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中介人作为中介招商联络员,充分挖掘外地的人力资源为招商工作服务。驻点招商要通过当地媒体、工商联等社会团体、招商中介联络人等有效方式深入到驻在地知名且有意到西部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深入的项目洽谈以取得突破。同时各招商主体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特点、发展方向,认真做好科学、准确的定位分析,要在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研究上下功夫,确定招商引资对象,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要尝试以研究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聚集所需的内在条件与因素为主题,召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集中讨论与研究落户银川的可行性,开展主题招商活动。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创新,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招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