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刘超
文/图
人物简介
戴连第,出生于1948年,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山诗词学会常任理事、副会长,唐山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参与了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1976年的大地震,颠覆了整个唐山,毁灭了无数生命。为了缅怀在地震中消逝的灵魂,为了纪念为灾后重建而做出贡献的英雄,一座倾注了悲愤和感激、执著和火热的抗震纪念碑拔地而起。
走过她,谁都不忘满怀深情地诵读那篇饱含了从地震走来的唐山人特有情感的纪念碑碑文。30年过去了,记者有幸重访了曾参加纪念碑碑文撰写和修改工作的大地震幸存者—————戴连第。
目睹了大地震的整个过程,亲历了大地震带来的惨痛和无奈,戴连第和其他参与者一起呈现给人们一篇饱含激情的抗震纪念碑碑文。
遗憾:为救邻居失去家人
1976年的大地震前,28岁的戴连第刚到唐山市委办公室工作两年多。地震发生时,戴连第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地震了!”睡梦中的戴连第被妻子的一声大叫惊醒,而当时两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都爬起身撑在了孩子的上方。
说话间,房顶已经没了,墙体、石头、木头疯狂地砸了下来。等到睁眼看时,戴连第已经被砸进了炕洞,腰以下被石头埋着,头上还流了血。而当他抬起头时,发现妻子后背上压着半山倒下来的砖墙,身体紧紧护着孩子。戴连第用仅露的那只手,几次拼尽力气,最终把墙从妻子背上推开。
夫妻二人从废墟中爬出来时,看到远近的房子全都平了,呼救声四处响起。戴连第让妻子看着满脸灰尘的孩子,自己准备去救母亲一家。
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在他走后不久就呼吸困难,后来发烧不退。“由于当时大家都忙着救人,根本顾不上给孩子治病,不到两天,孩子就匆匆离开了世界。”说起孩子,戴连第的眼睛向窗外看去,闪出了一抹泪光。
好不容易找到了母亲家住的胡同,却看到各家都有爬出的或仍被埋着的人,听到高喊救命求援,戴连第停住了脚步,扒出了四五个人后,才赶到母亲家中。
赶到家时,戴连第看到母亲和姐姐家的两个小外甥女已经从废墟中挣扎脱险。而年仅13岁的小妹妹和姐姐家的大外甥女却还没出来。
戴连第立刻钻进了塌房,发现大外甥女的脸已经被憋得变了形,他拼命地掏掉她胸口处的土石,又费了很大劲才把她拉出来。可当他再挖小妹妹时,却怎么也拉不出。
当时,小妹妹已经没了知觉。戴连第只好爬出来,砸开房顶,大范围地掏挖,这时才发现,小妹妹的背上不仅有房顶厚墙,一个檩子还戳穿了她的脚。“当我把她抱在怀里时,她的鼻子、嘴中已经溢出了黑血,估计是上压下挤时间过长给憋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