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以生命相托,这就是责任”
医疗界有“金外科,银内科”之说,不少外科医生凭一把手术刀就可一生衣食无忧。华益慰对自己的学生说,做外科医生要有境界,不要满足于会做什么手术,那就变成了“开刀匠”。 他说,“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病人以生命相托,这就是一种责任。”
1993年10月,刚刚42岁的克拉玛依油田职工刘树河被当地医院确诊为胃癌,单位安排他去北京进一步检查治疗。经亲戚介绍,刘树河奔着华益慰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经胃镜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必须马上做手术。当听说华益慰正在休假时,刘树河刚刚定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心想:一个大专家能为一个普通百姓专程赶回来做手术吗?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华益慰知道情况后,及时赶回到了科里。最终,手术做得非常成功。
华益慰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成全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患者张燕平说,华益慰是她家两代人的救命恩人。
1968年,张燕平的父亲患胃癌住院,华益慰为她父亲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10年过去了,张燕平的父亲又不幸患上了淋巴癌,华益慰再次给他做了手术。术后,老人的生命奇迹般地延续了13年。
1990年,张燕平的爱人患了小肠癌等多种疾病,华益慰先后给他做了3次大手术,最终挽救了他的生命。无以为报的张燕平经常对人说:“华主任是个好医生,到他那里看病,肯定错不了。”
“能遇到华医生,是病人三生有幸”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退休干部王宏敏被确诊为胃癌,华益慰为她手术后,王宏敏身体恢复得很快。朋友和同事看到她,谁都不相信她是一个胃被切掉了4/5的癌症患者。王宏敏说:“遇到华主任这样的好大夫,真是三生有幸。”
75岁的张虎宝老人,2004年因为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同时伴有较严重的吞咽障碍。当时,按照传统方法,采取了鼻饲管进食。由于长期带管,病人的鼻咽部疼痛不适,经常呛咳,每日的进食量无法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更糟的是,老人的肺部还出现了感染。
张虎宝的老伴儿心急如焚。看着老张每况愈下的身体,她找到国内外有名的爱博康复中心。那里的专家按照国外的疗法,建议病人做胃造瘘术,以解决病人进食困难问题,达到改善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力的目的。听到这个建议,不少专家摇头否定,认为还是带鼻饲管更可靠。就这样,张虎宝的老伴儿找到了华益慰。华益慰在检查了病人的身体,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病史后,以温和、坚定的口气对老人说:“手术方法虽然传统,但是很保险,这个手术我来给你们做。”
手术做得非常成功。随着手术的成功,老张的身体状况发生了质的改变。慢慢地,他学会了发音,而这些发音是从“华”字开始的。每当老张见到华益慰时,他都会努力地抬起那只有知觉的手,与华益慰握手,口中发出并不太清晰的“华主任好”。握着老张的手,华益慰微笑着点着头,他用亲切的眼神告诉老张:我听懂了。
“得到病人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幸福”
救人之命,当涌泉相报。可是,华益慰从来不求回报。他说:“从医这么多年,能够得到病人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华益慰一生受父母影响深远。1985年,华益慰82岁的老母亲病危住进301医院。在母亲弥留之际,华益慰的姐姐打电话催他和母亲去见最后一面。可是,华益慰事先已经安排好了一台大手术。等华益慰手术完后赶到301医院时,老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华益慰的父母在去世前都留下了“捐遗体、做解剖”的遗嘱,因为两位老人知道捐献遗体对于医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2006年春节,华益慰做完第二次大手术后,将家人叫到病床前,立下了遗嘱:“作为医生,在多年的工作中,为病人所做的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还有许多惦念我的好战友、好同事,很难得,我很满足,也很感激。而身后一切的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做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捐出遗体做解剖用。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如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标本可以保留。其他有关事情,我愿按照我妻子张燕容的安排进行。”
连日来,华益慰的姐姐妹妹们守在老华的床头。这是他们兄弟姐妹难得的团圆时刻,姐妹们要陪伴她们的兄弟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