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7月13日电(记者李斌 谢湘堵力原春琳)“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今天,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领导人思考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特别注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周济说,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周济说,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设计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抓住招生制度、课程设置、研究选题、科学研究、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系统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注重在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培养研究生。
周济说,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力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于广大教师是否能热情关注和主动参与。
没有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能走向成功。这一点或许是一个大学领导者思考、设计和组织教学改革,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所需要注意的着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