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张善玉。
蒋书
2006年4月4日中午12时,湖南安化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在距县城东坪镇14公里的资江河边,发现了一具3岁左右男孩的尸体。警方立即赶至现场,发现其五官端正、发育正常,四肢健全,衣着完整:不仅上身穿着棉衣,且帽子还端正地戴在头上。 经初步检查,其尸体外表无明显伤痕。资江每年都有意外淹死者,而这个孩子又极似落水溺亡,但警方仍对此产生了怀疑。
小男孩死因迷雾
经法医初步检验:该男孩死于窒息,死亡时间应在15天左右。让警方奇怪的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重点,尤其是这个年龄的小男孩走失了,警方早就应该接到报警了。可这么长时间,该县的30个派出所,包括110,皆没接到孩子丢失的报警:一个孩子失踪10多天没人报警,此情况极不正常。但由此就推断该男孩是死于他杀,其中又有很多让人无法理解之处:若是要把孩子弄死,为何又把他打扮得如此整齐?若是人为地把孩子窒息,按常理孩子一定要挣扎、反抗,可其脸、鼻、嘴上又没有什么伤。
就在警方对该小孩从何处来,因何故死感到疑惑时,围观的居民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部分人认为:这孩子穿戴如此整齐,不可能是被杀,而是意外落水而亡;另一些居民则表示反对,他们有一种带迷信色彩的说法:孩子的尸体在河里反复地漂上来又漂去,其中必有冤情。
到底是把此男孩的死定为溺水死亡,还是他杀?一时间,此问题让一直是命案侦破先进单位的安化警方觉得左右为难,尤其是负责刑侦工作的大队长谌嘉球,更觉身上的压力陡增:若是定错了,不是他杀而按他杀来办案,那就没有嫌疑人,此案肯定破不了。该刑警大队连续三年皆是命案侦破率百分之百,刚从省里捧回侦破命案先进单位的牌子。且全市同系统其他单位的命案侦破工作都做得较好,若是此案拿不下来,就会拖全市命案侦破的后腿。但若是命案,而把它定为非命案,那自己就失职了,从道德、良心上也说不过去。不能草率下结论,定要弄清事情真相。
考虑再三,为确保不错漏案件,警方决定:马上请求上级部门———益阳市刑侦支队给予支援,对男孩尸体做进一步地深入检验;同时,立即按他杀案对其身份展开调查:查人口、现场,查旅店、车站、码头的流动者。可几天查下来,警方一无所获,没得到任何一点关于该小孩的信息:其姓甚名谁,来自何方,生活在何处,平常和谁在一起?皆是一头雾水。
拨迷雾警方调查
面对眼前的种种困难和疑问,安化警方对此案进行了反复讨论,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若是溺亡,就要找到其家人;若是他杀,就要找到凶手。虽说是个疑难案,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要竭尽全力拿下此案,弄清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样,即使万一不是他杀,就不会背上一个案子;若是他杀,也不会漏掉犯罪嫌疑人。
此时,在益阳市刑侦支队的帮助下,经过市县两级联合检验,小男孩的死因终于有了明确的结论。警方在其一些关键部位,如颈部做了解剖,发现此处有皮下出血现象,此意味着生前此处受到外力挤压。经反复检验,最后确定其窒息死亡是外力所致,为机械窒息死亡,非溺水窒息死亡。检验结果虽然证实了警方开始对案件的定性分析,但并不能对男孩的来历提供有用的信息,其身份仍是个谜:此孩子究竟是何处人?本地,还是外地?安化是个较偏僻的山区县,流动人口不多,外地人少,这孩子来到此处,一是被拐或绑架来,弄死后丢在这里,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二是这孩子有病,其监护人把他当包袱甩了。警方即定下如此思路:侦查立足本地,兼顾外地。
根据水流规律,警方经反复实验确定:小男孩的尸体是在资江北岸发现的,因此凶手抛尸的地点应该在北岸县城这一侧,重点在县城到尸体浮上来的唐市居委会这一带距离范围内。于是,警方在电视里打广告,又四处张贴寻找尸源的启示。通过警方宣传,群众已人尽皆知:安化发生了一起3岁儿童被杀案件。警方人员到每个村的田间地头找群众了解情况,群众皆对此事较为关注,反响较大。本来,若警方不这样四处张扬,此案即使破不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可如此一来,警方就把自己的退路断了,只有一心破案。
十多天过去了,专案组走访了30多个村2000多人,还有20多个幼儿园,仍没发现作案现场,也没接到任何有关该小男孩的报案。根据该小男孩的年龄推断,每个村、居委会地逐个确认,皆没发现有用线索。
捡回男孩被宠爱
警方据此分析:该男孩很可能是外地来的,是从资江沿线外的地方来的。于是有人提出:是否把专案组撤了?加强、加宽对外的通报密度和范围,让别人看到通报后来报案,我们再去查。但这样一来,此案就可能搁下来成为一个破不了的积案。作为主要任务是侦查破案的刑侦大队,若有案不能破,大家有何脸面见人。而队领导的压力更大:此案不破,就会影响今年的工作,带来不利的被动。
参战民警不肯撤案放弃,还有另一个原因: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就这么死了,确实太残忍了。大家想着这事,总觉得不是滋味:一个幼小的生命被他人剥夺了生存的权利,我们一定要抓到凶手,为孩子讨回公道。谌嘉球带领专案组把侦查重点进一步扩大,从县城附近的乡镇一直扩展到偏远山区。这次,专案组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2006年4月16日,拓溪派出所一个老民警,突然打电话给专案组的成员,说他有个线索值得调查。
据群众反映:在远离县城30多公里的南金乡,有一个海拔1600米的偏僻山村———石子坪村,3月20日左右,村民张人楚家里一个3岁大的男孩突然不见了。此小孩的年龄、性别,符合专案组正调查的小孩的情况,也与根据推断的案发时间相符。专案组人员兴奋异常,即展开调查。经过一天的侦查走访,于当晚11时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张善玉。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竟是死亡男孩的姑姑。身为姑姑的张善玉,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侄子,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事实真相?
张家有五个子女,张善玉是大姐,惟一的儿子张人楚40多岁了,一直没有结婚,在家里和7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当地虽是贫困山区,却有一个观念:人到了这个年纪,一定要带个孩子,到时候为他养老送终。正好,张人楚一个在广东打工的妹妹,于2004年2月捡到一个男孩,身上没留生辰八字,从其当时只长了两颗门牙分析,估计也就是五六个月大,从外表上其比较正常。妹妹问张人楚:是否愿意把他带着养老?张人楚说愿意。他们在当地医院给孩子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张人楚就把孩子带回留下了。给孩子办了收养手续后,觉得生活有了盼头的张人楚,把孩子取名叫张涛,在家里叫涛宝。张善玉叫孩子弟宝,意思是弟弟的宝贝。既然一家人都很疼爱这个小男孩,为什么张善玉又要杀害他呢?
原来,张人楚带了这小男孩两年多,发现他一直不会走路、说话,连自己吃东西也不会,睡觉时还翻不了身,才知道小男孩得了医学上说的软骨病,这下给家里增添了一个大负担。从此,张人楚忧心忡忡。今年3月21日这天给他父亲扫墓时,姊妹们一起在家里会面谈到孩子的情况,觉得孩子即使带大了,今后不但不能养老、继承香火,还更加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即萌生了送走小张涛的念头。
不该发生的悲哀
开始,她们并不想加害他,只是想把他送到孤儿院、民政局或公安机关。张善玉问弟弟怎么办,张人楚舍不得,还要带一段时间看。张善玉说:你越带就越舍不得。张人楚仍不同意把孩子送走,他希望有奇迹发生。
2006年1月,张人楚70多岁的老母亲突然病倒了,这下他既要照看张涛,又要照顾母亲,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打零工养家糊口了。见此情景,张善玉说:只有把这个孩子送走,送到益阳孤儿院去。带了这么长时间,已和孩子有了一定感情的张人楚和另一个妹妹张小梅,心有不舍的眼泪直流。张善玉说:老弟,舍不得也没办法,做姐妹的也是为你好,如果带得好的话,做姐妹的也不会把带了两年多的孩子不要。
在大家的坚持下,张人楚最后默认了张善玉的意见。第二天,妹妹张小梅给自己亲手带大的小张涛洗了个澡,换上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然后和大姐张善玉一起,抱着小张涛出了家门。
3月22日,张善玉和张小梅抱着孩子乘车来到了安化县城东坪镇。本来还准备去益阳,但到安化县城后,张小梅说她晕车,不想到益阳去了,让姐姐张善玉一个人送小张涛去益阳。见妹妹不肯陪自己去益阳,从没出过远门的张善玉脑子一下懵了没了主意,想到听别人说:无论你送到民政局、公安局,那些单位都有看门的,不让你送进去的。她不知该怎么办。
一方面不敢一个人去益阳,另一方面又担心孤儿院不会接收这个孩子,张善玉和妹妹抱着小张涛在县城里转了几圈,最后来到了资江河边。张善玉在一家农药店里买了一点农药。天已经黑了,三人沿着资江走到一个偏僻处,喂农药给孩子吃。
呛人的气味使孩子挣扎着不肯吃,张善玉和张小梅二人,一人抱着他,一人掐着他的脖子捂着他的鼻子往嘴里灌农药。就这样,小张涛渐渐停止了呼吸,张善玉抱着他走到资江桥上,从桥上把他抛到了资江河里。
面对警方人员,张善玉感到万分悔恨:我做错了事好后悔啊,我从小就教育子女莫做坏事,没想到自己做出这样的事,真是鬼蒙了头啊!此案侦破后,专案组人员不仅不像以往破获杀人案后那么高兴,而且心里更多的是沉重:此案不应该发生,可是却发生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些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太淡薄了,对人的生命太漠视了。由此看来,对村民的法律教育丞待加强。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