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丽死了。只有6岁。
丽丽的老家在湖南长沙,父母来临安打工,小小年纪的她也跟着来到了临安。
没想,却死在了异乡。
丽丽临安的家在横潭村长路畈,那只是一间很简陋的、漆黑的屋子。 丽丽父亲坐在小板凳上,神情恍惚,整个人都麻木了,无论记者怎么问他,他一句话也不说。
房东告诉记者,从知道女儿出事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样。丽丽全身发白,消防官兵心酸
事发地点是在临安市锦城镇横潭村锦江造纸厂后面的一条溪沟。
记者赶到时,丽丽的尸体刚刚被打捞上来。丽丽母亲抱着她,在家属的搀扶下,一路哭喊着回家去了。
“幸好在台风来之前打捞上来,否则下雨了,会增加打捞难度。”参与打捞工作的消防官兵张江华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前天下午3点多,他们整整排摸了21个小时,才最终找到丽丽的尸体。
“小家伙全身都发白了,背也拱了起来,肯定在水里挣扎了好一阵子。抱在手里,真的觉得心里很酸。”张江华说。出事的溪沟,当地人都很小心
出事的这条溪沟,非常长,看不到尽头,宽约10米,河流非常湍急。
当地村民说,溪沟连接的是苕溪大坝,因此一向来都是这么急,平时洗东西都要非常小心,而且本地人都知道这里很危险,不会让自家孩子来这里玩耍。
村民袁海英当时就在附近洗衣服,她告诉记者,前天下午3点多的样子,丽丽和四个小孩一起在溪边玩,结果,丽丽一个不小心失足掉入了湍急的河流里。
“当时,丽丽双手伸直,出于本能,我想尽力去拉住她,可水流得太快了,我根本就抓不住。我自己都差点被河流冲了下去。”袁海英很无奈地说。危险陷阱,却缺乏警示标志
事发地点乍一看,像是被水淹没的田地。可参与打捞的消防官兵说有五六米深。
当地人也说,这个“危险陷阱”, 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溺水事件。
而根据杭州市安委办今年17号文件,各地政府应在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河段和水域,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可是,记者在现场却未发现任何警示标志。
“标志啊,哪个来设?”村民说,根本没人来管的。警钟6岁丽丽的死让人想起7岁的文文
5月27日,余杭区临平镇红丰村三组,7岁的文文在玩耍时,跌入了刚刚搅和好的石灰塘里,全身严重烧伤。文文的父母是去年刚从安徽来杭州的。(时报曾作详细报道)
谁知,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又发生类似的事件,不得不让人痛心。
一次次的悲剧是惨痛的,对我们却是一种警醒。你家孩子的暑期安全吗?
其实,最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意外事件已经占到大多数,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外来务工家长忙,为生活奔波而没时间照顾孩子。
二是主观上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防范及安全教育不够。
三是有许多孩子都是父母临时将他们接过来,对当地环境不了解。
两个月的暑假已经来临,为此,时报也真切地希望家长不管工作多么忙,一定对孩子的暑假安全问题引起重视,让他们过好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