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两年时间,刘德义领头的养牛协会就组织了900多头杂交牛销往香港、广东、云南等地,自己赚了一把,乡亲们也获利30多万元。回首自己返乡当“牛状元”的初衷,刘德义说:“在外打工10多年,有了一些积蓄,但看到乡亲们还是和原来一样穷,心里不是滋味。 加上看准养牛的市场前景,便回来了。”
6月底,记者来到刘德义居住的织金县金龙乡实兴村,昔日的不少坡耕地和草山已经种上优质牧草,村里兴起了改圈、改厕、改灶和建沼气池的热潮。“这里生存条件恶劣,土地不适宜种烟,种粮产量也不高,但草山多,具有发展养牛的优势。”副乡长叶红介绍,2002年开始,乡里帮助实兴村改良草山450亩,并通过政府贴息引导农民贷款养牛,但由于观念落后,草种下了,却没有人敢去贷款。2004年初,外出打工多年的刘德义回家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并向信用社贷款6.5万元,修建了房屋、圈舍、青贮饲料窖,买了8头杂交母牛,租了上百亩土地种植绿肥和牧草,做起了养殖母牛、瘦牛育肥和销售牛的“一条龙产业”。他还给40多农户担保贷款养母牛,买38头母牛给10多户乡亲喂养实行利益分成,带领10多名乡亲到周围乡镇从事活牛收购和网上销售,使金龙乡的养牛业声名鹊起。在他的带动下,实心村从过去3户人家才有1头耕牛变为全村250户人家户均饲养3头以上杂交母牛,多的人家达到七八头。
实兴村群众的腰包逐渐鼓了,他们开始追求生活的档次和质量。“去年搞农网改造,我动员每户出资400元,对于出不起钱的20户人家,我为每户垫了200元,接通了到一家一户的电线。为了改坑圈为平圈,我借给了25户人家每户2000元。养牛的草料不够用,去年我向村民收购了几十万斤包谷秆搞青贮,最多的人家卖得了800元,这些包谷秆在过去是管不了钱的。”刘德义说。
在毕节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像刘德义这样通过外出务工带回观念、资金和技术,改变一个村寨贫穷面貌的例子俯拾皆是。纳雍县新房乡长沟村农民李姿元等80多位农民,到昆明当了几年的菜贩子后返回家乡种植蔬菜,使村里的100多户菜农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农民。2005年底,为了把通村的小马路扩展成为通大卡车的宽公路,127户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民主动筹集资金4万多元,解决了占用19亩土地的补偿款。大方县鼎新乡高中文化的农民何正林在广东打工增长见识后,于2000年回到家乡承包荒山500亩,目前已造林360亩,还创办了绿色养殖场,种植绿肥1000亩,年养猪200多头,鸡2万多只,牛17头,并搞起了燕麦加工销售,引领当地群众“点土成金”。毕节市的省级一类贫困乡千溪乡,两位张姓青年在外打工时“偷师学艺”,回家创办了糖果厂,解决了50多名青年的就业。
毕节是胡锦涛总书记1988年倡导创办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的试验区。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世界性难题,自成立试验区以来,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需要农民工的机遇,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据统计,到2005年底,毕节地区农村外出人口达134万人,其中务工和经商人数达115万人,年带回现金超过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劳务输出以不争的事实成为毕节地区辐射面最广、农民增收最多的新兴产业,并对“三大主题”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唱响了毕节试验区和谐发展主旋律:一是推动了人口包袱向人力资源的转变,为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民的小康步伐。二是带回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观念反哺了家乡,不少有打工经历的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三是解决了人口过多对生存环境的压力,农民们主动放弃了广种薄收的低收入劳动,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四是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改变了生活和生育观念,主动送子女入学,促进了计划生育的开展。
作者:刘莹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