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归·贾又福作
书麟
上世纪90年代,一件几千元的书画作品如今已经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艺术品投资显示出比股票和房地产更大的回报率。加上一些媒体的炒作,艺术品市场被描绘成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梦幻投资舞台,全民投资的热潮开始在艺术品市场出现,收藏热迅速转变为艺术品投资热。
这一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可以用两个转变来概括,第一个转变是收藏家变成了投资者。过去20年,国内艺术品价格翻了十倍甚至百倍,这恐怕不是所有收藏家都能预见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富人们忙于四处寻找艺术品,这与80年代日本艺术热潮中的市场环境极为相似,眼光敏锐的收藏家纷纷趁此机会将藏品套利兑现。
以往,国内藏家通常是通过其他行业赚钱,艺术品收藏只是一种乐趣。而今天的市场情况使艺术品成为回报丰厚的投资对象,藏家在买家和卖家间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些藏家甚至自己开画廊、办基金,以更积极的手段从艺术品中获取更大利润。由于藏家对艺术品的理性了解,加之长期积累的市场资源和资金实力,使藏家成为艺术品投资者中的佼佼者。
进入新世纪,艺术品市场持续升温。2003年,中国股票市场跌入谷底,市值萎缩50%,众多怀揣资金的投资者开始把眼光转向艺术品市场。一些人将资金从股市和其他投资领域中撤出,投入艺术品市场,大量资金的涌入使艺术品市场迅速膨胀。2002年,国内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约为6亿元人民币,2003年达到25亿元,到2005年年底,仅国内7大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7亿元。而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约为200亿元。
很多投资者曾是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成功者,他们试图通过同样的方式在艺术品市场获利。这些人进入艺术品市场,并不是基于对艺术的需要或对艺术品未来价值的预期,他们是希望能在上涨的市场中迅速获利。除了充裕的资金外,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这类资金盲目进入艺术品市场,被一些有准备的业内人士牵引,在高价中购买艺术品。这些人由于缺少专业的艺术投资判断力,只套用金融市场的炒作方式,最终蒙受巨大损失。如2005年最热门的近现代书画,在今年的春拍中,成交率仅为60%左右,价格跌幅达到30%至40%,表现出大幅回调的趋势。那些用高价购入的买家无法短期兑现,大量作品滞压手中,投资人变成了收藏者。
在收藏与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艺术品价格被迅速抬高,这是蓄积已久的艺术品价值回归。对艺术市场而言,高价是好事,能促进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而短短三年热潮之后出现调整势头同样是好事,它使投资者能够更深刻认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规律,更理性地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诚如《福布斯》杂志所言:艺术品收藏需要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