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西夏学专家、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李范文昨天表示,由于西夏的汉文史料极度匮乏,西夏文文献又长期处于馆藏状态,国图馆藏文献的出版,将令世界范围内西夏学研究更为“兴旺”。
此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历经十余年,先后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和西夏文世俗文献的大部分1-11册,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合作完成了《英藏黑水城文献》的1-4册。 至此,除即将开始编辑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教文献》外,俄、英、中国这世界三大西夏文献藏家的藏品、传世九成以上的西夏文献均已经公之于世。
该丛书责任编辑府宪展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国对灵武出土西夏文献自1930年就开始进行研究。1930年,著名佛学家周叔迦首先对此藏品进行编目,凭借其研究佛教文献的功力,由“初亦不识西夏文字”,到“逐字比文,梳篇栉目。不一月中而标名定号,正其散乱,识其缺佚,无不竣事,诚非始料所及。”
1931年我国为纪念1917年的这一重大发现,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中推出“西夏文专号”,刊载了罗福成、罗福苌、王静如、陈寅恪以及苏联聂历山、日本石滨纯太郎等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不少经典之作至今都是必读文章。学者王静如更是因其三卷本《西夏研究》,于1936年获得“法国东方儒莲奖”,这是我国近代获得的首个国际学术奖项。
“1987年,丹麦著名西夏文字专家格林斯坦德在印度出版了九大册西夏文献,其中包括国图的部分藏品。自宁夏灵武发现这批重要文献已经近90年了,上海古籍的此次出版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全面公布。”府宪展说。
据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的出版遵循清晰、集约、实用的原则,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已经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统一版式和标准,采取影印方式,分4册出版,包含全部国图馆藏的17种120余卷灵武出土的西夏文献。内容方面由宁夏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编纂。对每一文献都在汲取最新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比定考证,尤其释读了大量楷书和草书文献。每册前都发表了主要文献的彩色图片,并在最后一册附录中编写了《叙录》、《分类目录》、《编号对照表》和《编辑后记》,以便于使用。
西夏文献再发现
作为我国中古时期西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王朝,西夏(1038年~1227年)前后经历十个皇帝,在不足两百年中,不仅创造了独有的文字———西夏文,并留下大量的文献。由于西夏王国的灭亡,西夏文献也随之灰飞烟灭。西夏文是流行于宋初到明代的西北党项民族的文字,到清代已经完全死亡,无人能够释读。
19世纪初
对于西夏文的重新认识,最早始于19世纪初,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在武威发现西夏《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不仅使这一重要文物重现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开始又为世人所知。19世纪末,英、法学者考证北京居庸关过街塔门洞壁上六体文字是否有西夏文,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
1909年
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1908年在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发掘到了西夏文写本。1909年,再次到黑水城继续发掘寻找,在故城西面河岸边著名的大塔发现了一个皇家的“地下图书馆”,探险队用40匹骆驼驮远至圣彼得堡,共有数千卷册。这次发现,被誉为和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并称的20世纪初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为西夏学和其他各项研究奠定了材料学的基础,并形成崭新学科。
1914年5月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同一地点发掘收获大批西夏文献,现存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西夏文文献的编号为4000号以上。黑水城的文献目前大多均保存在俄国以及英国。1957年苏联政府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1卷,此后北京图书馆又陆续收购入藏数卷。
1917年
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的发现同样具有传奇色彩。在1917年,宁夏灵武县修葺城墙时掘得5个瓦罐,内有许多西夏文写本和刻本经典,以后辗转送抵官署,间有流失到日本、美国、法国等10多卷。1929年由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收购,当时粗略统计为17种99卷。
(本文鸣谢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室编辑刘景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