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油滑行器在汉率先投入生产
每台车可以“装”一个“王静”
本报记者 卢平川 宋效忠
核心提示
“缓加速,多滑行,少刹车,勤保养”。武汉公交五公司司机王静这样开车,18年里节油4万余升。 王静被誉为江城“节油王”。
早在两年多前,练就“耳听故障”绝活的汽修工李建新就开始研发车轮节油滑行器。节油原理与“王静操作法”类似。
去年10月,李建新的发明获国家专利。今年上半年,经专家鉴定和检验,认定李建新的发明节油效果明显。
本月13日,李建新与 “海归”人士刘嵚签约合资,准备在汉阳批量生产高效车轮节油滑行器。
专家认为,李建新的发明,通过技术装置实现了“王静操作法”的效果,“造就了成千上万个王静。”
汽修高手命运坎坷
练就“听诊”“盲装”绝技
7月13日,在武汉晴川饭店,李建新与刘嵚签约,准备在汉阳合资生产高效车轮节油滑行器。
当李建新借助假肢颤抖着站立起来时,很多人吃了一惊。
今年54岁的李建新只有初中学历,1973年开始在江岸区一家运输公司从事汽车修理。3年后,他已可将零散的部件,拚成一台整车。1987年上半年,公司请他担任汽车修理组组长。当时,公司60%的车子出现故障不能上路,两个月内,他就让99%的车子出行。当年,他获得区“双增双节标兵”称号,并晋升为技术员,出任公司总检验。
1987年11月25日,一场飞来横祸将他甩入命运的谷底:在骑摩托车外出办公时,他遭遇车祸,右腿被迫高位截肢。
1988年6月,李建新又上了班。他全身心扑到汽车里,借以解除心中的痛苦。这时,奇迹发生了:不用眼看,仅通过耳听,他即可判断出油路、电路和发动机内许多异常故障。
1989年,因眼底充血,他右眼几近失明,左眼视力也迅速下降。为防双眼变瞎后难以生存,李建新决定练习盲装(不用眼睛拚装汽车变速箱)。有天晚上,他关掉电灯,将许多零件放在指定位置上,利用手感拚装成变速箱,然后又将变速箱拆除,再重新拚装。第一次,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拚装,到了第二天凌晨4时许,他仅需半个小时即可完成拚装。单位保管员看到他的怪异举动,以为他疯了,急忙报告单位领导。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他的右眼几乎看不见东西了。
在从事汽车修理的过程中,李建新发现:作为汽车发动机“心脏”的化油器,容易出现供油不稳定、燃烧不完全、漫溢等现象,造成汽油耗费大、废气排放量大。为此,他买来书本自学,并向大学教授请教,于1997年发明了多功能化油器节能装置。通过专利出让,他获得了20万元。
痴迷汽车节油
梦中“破解”滑行器难题
1998年4月,李建新发明的化油器节能装置已投入批量生产,省和武汉市政府发文推广。不料,没过多久,更先进的电喷技术出现了,化油器的推广失去了意义。
尽管这次发明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但汽车节油的概念一直在李建新脑海中盘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被沿海地区多家企业聘请担任技术指导。在全国各地奔波的过程中,他一直掂记着“节油”。
2003年元月,李建新在广西南宁市发现,摩托车装上一种滑行器后,能够节油30%,他萌发了发明汽车滑行器的念头。
当时,全国已有50多家企业开展这项研究,但都未能实现产业化,原因是无法突破技术上的瓶颈:陡坡禁止滑行和倒车问题。
经过慎重考虑,李建新拿出所有的积蓄,还劝说两个朋友拿出资金,一起投资研发汽车节油滑行器。很快,他们研制的第一个产品出炉了。
2004年4月,滑行器安到车上后,跑了不到一公里,齿轮就坏了。当时他非常失望和惭愧,想把钱还给朋友,然后散伙。一天上午,他向好友郑杰倾诉自己的苦恼,两人一直谈到下午5时。“你肯定能成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应该放弃!”这句话,久久在他耳边回响。
谈话那天晚上,李建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中眼前出现“幻觉”:滑行器上的两个齿轮,在眼前不停地旋转,转着转着转到了一块。第二天早上醒来,他迅速依据幻觉中的景象,画出图纸。
随后,所有的技术问题都迎刃而解。去年10月26日,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即节油又安全
将“王静节油法”装置化
武汉市公交公司专家朱乔生认为,汽车滑行器的原理,与王静的“节油秘诀”有相似之处。
武汉公交五公司司机王静开车18年,节油4万余升,被誉为江城“节油王”。人们将她的操作方法综合为“缓加速,多滑行,少刹车,勤保养”。
朱乔生分析,汽车滑行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靠惯性保持运动,当然油耗较低。“王静的操作方法,从原理上说来不稀奇,但要十数年如一日地坚持,非常人所能为。”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吴森教授认为,李建新发明的汽车滑行器与“王静操作法”一样,利用了滑行节油的原理。所不同的是,普及“王静操作法”,要靠经验和人为控制,而且空档滑行时司机容易疲劳,在下坡时属严重违规。公汽若安装李建新发明的滑行器,除在起步时需踩离合器外,其它任何时候均无需踩离合器。前进时松开油门,无需换成空档,车子即可滑行。由于踩离合器、挂空档等一系列人为操作,都可以交给机械装置来完成,汽车在节油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这两位专家都认为,李建新的这一发明,通过技术装置达到了“王静操作法”的效果,“无需人为,即可造就上百万个王静。”
节油效果明显
汽车迷圆了“节油梦”
去年底,李建新与合伙人投资20余万元,购买了一台公交车,对其改装后进行科学试验。
今年元月,一位省领导得知此事,批示相关部门进行验证。4月,武汉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 7位权威专家一致认为,汽车滑行器是汽车节能方面的重大创新。
5月17日—19日,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工程师曾三华应邀来汉,对这台车的节油性能进行了为期3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况下,该车节油率可达17%或18.3%。
吴森教授认为,17%或18.3%的节油率是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结论。只有将汽车滑行器放在车队运行条件下对比检测,才能得出实际运用时的节油率。
他预计,在安装滑行器后,普通公交车可以节油5%至8%。安装一台滑行器,单车增加成本千元左右,年节油价值万元左右。
从专利到要转化为商产品,并被用户所接受,还有大量的试验和推广工作要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
今年5月,李建新和几个合伙人已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又借了18万多元的外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在这时,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刘嵚找到了他。
刘嵚今年24 岁,去年底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刘嵚说,有一个多月的接触中,他发现李建新不仅意志顽强,而且十分节俭。平时,他在用车跑业务时,只要气温不高,他都不开空调。遇上需要等人的时候,哪怕只有几分钟,他都将车熄火,以免浪费。看到这些细节后,刘嵚坚定了合作信心。
7月13日,刘嵚下定决心:投资200万元,与李建新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推广汽车滑行器。
据悉,这一项目目前得到东风扬子江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武汉市车管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汉阳区委书记郑永新表示,对于这个造福社会的好项目,汉阳区一定会全力支持,让其发展壮大,早日形成批量生产。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