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大旱之年无旱象的启示
都说“人定胜天”是个神话,但是在双城,降服旱魔已成现实。
持续的高温、充足的降水,盛夏的双城大地正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地膜覆盖的玉米,已经蹿缨拔蓼;没覆膜的也已齐胸高。 连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副省长申立国,市委副书记邹新生,副市长方世昌等省市领导相继来到双城。他们想要探究的是,今年双城曾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春旱,作为大面积旱作农区,十年九旱的双城,今年是怎样度过浩劫的?
据双城市气象资料显示,今年前几个月是双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旱年。1至5月,双城市降雨量为37.4毫米,历年平均值为96毫米。其中,春耕最需要雨水的5月份,降雨量仅为17.8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少22.7毫米。
双城市委副书记丁顺说,双城在大旱之年一次春种保全苗,是人力因素战胜天气不利因素的结果。
相信科学克服侥幸心理
双城的地理位置决定这里十年九春旱。但没哪年像今年这样,提前半年就开始张罗抗旱。
从气象资料分析,2006年的春天,将是双城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旱的春天,同时又将是气温最低的春天。
气温低、回暖晚、春旱重,双城市春耕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而战胜困难的前提是,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立足早抗旱。
从去年秋天以来,大会小会上,双城市委书记乔树江、市长裴君都要强调今年的气象问题,都要求建立抗旱保全苗的信心。大旱小旱,要从抗大旱角度出发研究工作。大灾小灾,要做好抗大灾准备。要相信科学,不能有侥幸心理。
入春后,双城市通过召开会议、举办电视讲座、拉练参观、印发传单、下派工作队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把今年春耕旱情讲透彻、说明白,在全双城牢固树立了抗旱意识,从思想上赢得了春耕生产主动权。
严阵以待抓紧所有环节
抗旱离不开水,找水、运水、保墒、促墒等相关环节决定抗旱能力。
最先行动的是水利部门。他们投入抗旱资金1360万元,新打大井150眼、小井110眼,维修病井35眼。新焊水桶1350个,使这个市1万多台农机全部配备了抗旱水桶。
农机部门根据解冻深度,适时组织机车整地作业。从4月8日到22日,双城平均每天出动机车8000多台,昼夜突击,抢时间争进度,实现深松、灭茬、起垄一次完成,在大风刮起之前完成整地作业,保住了极为珍贵的底墒。
农技部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每亩增施农家肥3立方米,提高了苗期抗旱能力。双城全市大田播种,全部实现催芽坐水种,亩浇水2至3吨,用水500多万吨,仅此一项双城增加投入6000多万元。
卫生防疫部门投入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县统一灭鼠行动,减少了一成苗损失,可增产粮食两亿斤,增收1亿元。
强力推进摒弃靠天吃饭
农民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市场经济状况下,还需不需要政府进行“催耕催种”?双城市今年春耕的实践表明,科学、适度、合理的行政手段,到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
农民多数凭经验种地,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让农民科学种地,当然不能靠行政命令。双城市采取市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带示范户、示范户连农户的方法,将农户发动起来。
双城市委、市政府采取多年不用的“检查验收”方式,推动各乡镇春耕生产。对进度慢、质量差的乡镇,市委、市政府帮助分析原因,看问题根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气候的还是人为的。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帮助,唯一的出路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行政命令”把事办好。4月18日至24日的春耕突击周里,双城市委副书记丁顺、副市长刘士文吃住在乡下,逐地块进行监督检查。
强力推进,也改变了双城市春耕生产多年固有的“西好东差”现象。过去,西部乡镇开铲开耥了,东部乡镇还在种地。双城如果有补种毁种现象,那一定发生在东部。而今年,东部乡镇的庄稼并不亚于西部。
一年之计在于春,粮食生产在于苗。没有一亩地需要补种,没有一条垄需要补苗。双城的种植业,已经走出了“弱质”的樊篱,让旱魔牵着鼻子走,已经成为了历史。
把农业做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农业不丰收,新农村建设打折扣。”三农问题的重点是什么?农业问题。农业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载体是农村。农业不强,农民怎么富?农民不富,农村怎么新?
如何做强农业?我们现在说的农业不是传统农业,不是专指粮食生产,是指在市场经济下的大农业。但是,作为畜牧大市、农畜产品加工大市的双城,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抓住粮食生产这个重要环节,就是抓住了关键。面对十年九春旱的现实,双城敢于创造人定胜天的神话,摒弃靠天吃饭思想,终于把命运抓在了自己手上。
农业生产粗放问题这些年始终解决得不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欠账太多,不少地方还没有达到“边界效益”。一旦老天不作美时,便束手无策。作为农业人口众多且畜牧业相对发达的哈尔滨,首先必须做到把地精雕细刻,连地都种不好,农业能发展吗?双城也是旱作农区,这些年的发展,就是从先种好地开始的。没有“大玉米”,就没有“大奶牛”;没有“大奶牛”就没有“大乳品”;没有“大乳品”,就没有大发展。
高楼万丈平地起,双城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意义要远比战胜干旱深远得多。
王立春 本报记者 杨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