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上海、云南、大连、深圳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具有三千年人文历史的重庆如何凸显个性文化?近日,一位游客的网文《重庆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热点。
他仅仅寓居重庆56天,却“突发奇想,把这几个月里的重庆生活记录下来”,因此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本土论坛历史上最为疯狂的点击率”、“深圳人《重庆印象》惹火千人网络论战”的报道使事件富有传奇色彩。
美女、棒棒、解放碑、大轰炸遗址……当抽象的重庆人文精神以具体的“重庆形象”闪现时,常常通过某个熟悉的生活场景折射出光芒。这使我们注意到,在“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方向指引下,只有让3100万重庆人广泛参与重庆人文精神的讨论、总结,才能在争论中真正提炼出重庆的人文精髓,加以培育和发展。
这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精神符号。不论身在何处,重庆人都将以一个人文基点来定位自己所处的人生坐标。解放碑地区的现代建筑。(日报记者魏中元、刘强摄)
“城市的形象系统建设就是城市的精神符号的确立。它的功能在于:促成城市的人文精神凝聚力,形成城市内部的社会团结;促成城市的审美吸引力,形成外界对城市的关注和进行沟通的意向;促成城市的创造活力,形成城市创新活动的号召和呼吁。”采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鹏程研究员的一席话令人深思。
“我用平视,看重庆”
署名为“老虎不吃鱼”的系列网络帖子《重庆印象》,是一个深圳人自述的重庆寓居生活,以及对重庆山水、城市、人文等方面的感受。自2006年4月此帖在大渝网现身,点击率及回帖量便开始迅速飙升。数万重庆网友分为正反双方在论坛上展开激辩,一时硝烟四起。
“一个深圳人的重庆印象”经我市媒体广泛报道后,这场在大渝网上的“口水战”进一步白热化。为了应对成级数增加的日访问量,大渝网甚至专门为该帖开辟出一个专题网页。两个月来,40余万的点击率,3400余篇回复,此帖创造出重庆网络点击率的历史纪录。重庆组图
6月3日,这位“大渝网山城茶馆论坛上最著名的过客”———“老虎不吃鱼”离开重庆返回深圳,论坛上充斥火药味的争辩也差不多“口水流尽”。理性地反观整个事件,至今已可盖棺定论。
“我只是努力平视———对于重庆,我不仰望,更不俯视。”这句话,在《重庆印象》中被作者“老虎不吃鱼”数次提及。以中性的眼光看待重庆,本身就代表着严肃和尊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绝对意义上的客观。重庆组图
在《重庆印象(终篇):重庆,晚安!》篇中,作者总结性地点出“56天中经历了并会记住的印象”:
———某日在观音桥,一位楚楚女孩弯腰拾起不知谁丢下的纸巾,急走几步,丢进垃圾筒内,然后招呼前面的女伴等她一下啊。我扫视四周,异常确认:运气不错,很荣幸地见识了真正的重庆美女。
———我今天在重庆刻意地看了看它的桥下聚着几个棒棒,围成一团,在打牌。看了之后微笑浮到脸上,“重庆好牌”的说法,看来不是大风乱吹的。
———五一时,与那位下岗职工蹲在街边闲聊,一支烟后,我随手从口袋拿出烟盒欲续,他拦住我,给我一支他的烟说:你是客人,不请你吃饭了,抽烟吧。一个多小时他没说一句我听不懂的重庆话,我俩各空了半包烟。坐在车上回头望,他像所有尚礼的主人一样久久目送。重庆,永远是他的。重庆组图
重庆正是以上述草根化的平民情节令一位32岁的深圳寓居者印象既深刻又模糊。作者最终抛出了一种假设:“也许以后会有人问:知道重庆吗?我会回答:当然知道啊,美女火锅山城雾都啊。又问:感觉重庆怎么样呢?沉吟片刻后:喔,挺好啊,不太清楚哦。”
这样的假设未免让重庆人有些汗颜。正如“大连是旅游文化、深圳是移民文化、上海是大都市文化、北京是京城文化”,不论褒贬都有些自己的味道,可重庆该用哪种文化来命名自己?
这使我们看到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即如何确立城市的主体文化、特色文化。3000年的历史积淀使得重庆向来不缺少自己的文化路标,3100万的人口基数更是使重庆人文精神的总结、提炼成为一项当代的文化壮举。
重庆人文精神是山城的眼中神情和心灵之光。文化的多元化为我们这座城市披上雾气朦胧的迷离与美感的同时,也带来主体文化的不确定,城市生命活力的生动形象和内在气质也因此模糊。
“重庆的形象系统作为重庆的文化符号系列组合,其中有的要素是历史形成的,有的是一些重大事件的遗留形式演变为城市风俗,而有的则是城市中的人们在不断变化的当代风向下的用心创造。”李鹏程研究员说。
一位普通重庆寓居者的码字与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壮举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谁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但时间的确验证过一个道理,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往往是由日常生活里某个细节揭开序幕。激进、保守与扬弃
其实,“老虎不吃鱼”笔下的《重庆印象》,更多的是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整理重庆给予自身的直观感受,甚至可以认为,这仅仅是相当私人化的日记形式的写作。反观论坛里数万重庆网民对此的口诛、笔伐、追捧、谩骂,许多理性与非理性的评论使其变成一块良莠不齐的“实验田”。从中倒是凸显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议题:3100万重庆人广泛参与重庆人文精神的讨论与总结,应该存在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大众评议规则作为制度保障。
“今天有N个人加我,大多是训斥,更精彩、火药味儿重,甚至满篇侮辱性的语言也常常出现。这是来重庆一个多月来头一次在QQ上被如此猛烈的轰炸,以前有过,可与今天相比,很温柔。”“老虎不吃鱼”在其中第12帖连载中有些自嘲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倡导重庆人文精神时特别强调:“人文精神也是一个城市的道德约束。”人文精神贯穿在每个重庆人的言行举止中,有道德约束才明礼仪,行为规范才有整体形象。城市的道德系统是基于城市的人文传统而存在,以及由这个传统所铸造的城市道德个性。它表现为城市人群的精神风气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标志着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中的文化水平。在“一个深圳人的重庆印象”事件中网友的浮躁,明显透露出当下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结重庆网友对《重庆印象》的诸多评论,不难看出鼓噪背后的两大误区:一是以各地域文化的价值尺度为标准,肤浅地对比重庆文化,简单否定、妄自菲薄,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以“热爱家乡”的名义,对外界批评、外来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辱骂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不可否认,这两种意识在参与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
在讨论重庆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同时也需要这种道德约束力。“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发展方向恰好使两大认识误区中的难题迎刃而解。“自强不息”就是肯定重庆历史文化的价值,是对文化激进派观点的修正;而“开拓、开放”则是敞开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是对文化保守派观点的纠偏。
文化激进或保守,都意味着一种情绪化的躁动,而在我们所处的多元文化时代,仍应坚持“一元主导,多元阐释”的文化格局。如何扬弃历史文化遗产、大众生活风俗、传统文化习惯,如何确立当代重庆人文精神符号,成为亟待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
去年,中国作协和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中国著名作家看重庆”活动中,“重庆让我吃惊”、“重庆让我感动”、“重庆让我难忘”……来自文化精英层的颂歌至今回响山城上空;1个多月前,这场过客的私语所引发的激辩,却让我们听到了另一种来自民间的呼声,同样值得关注。两者相加说明一个问题,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既需要精英层坐而论道的深刻,也期待更多民众广泛的参与。
解放碑地区的现代建筑。(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魏中元、刘强摄)重庆组图
来源: 2006-07-17 06: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