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记者 邵娟 实习生孙薇)武汉市14所省级示范高中征集志愿已经结束。大部分学校志愿完成情况良好,少数学校为了完成计划,采取降低录取标准等措施吸引学生。对于在征集志愿的过程中家长们产生的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征集志愿如此多,是优质资源过剩吗
去年中招,武汉市中心城区只有4所省级示范高中征集409个志愿。今年,这一数据飙升到14所省级示范高中征集1556个志愿。这说明优质资源过剩了吗?情况并非如此。一位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如此多的学校计划招不满,与今年中招改革按位置值录取有一定关系。新的录取规则让学校和考生均不适应,让新老省示范学校都面临征集志愿的现状。数据表明,武汉市高中优质资源在扩大,因此,在考生总人数减少,优质资源变多的情况下,征集志愿的数量也会相应上升。另外,武汉市各个中心城区优质资源不均衡,造成有些区的学校志愿扎堆,有些区的学校“吃不饱”。如武昌区有7所省示范学校,洪山区只有1所。
学校为什么要求一次性付清三限生费用
“教育局明明说,三限生费用可以分期付,可学校为什么非要家长一次性付清?”近日,楚天金报接到不少类似的电话。汉口一位省示范高中负责人说,原因有两点,一是往年出现过少数家长不守诚信的情况,第一次付款后,后面的就不支付了。二是学校担心有些学生中途转学,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干脆要求家长一次性付清。
录取标准和收费为什么一降再降
昨日,一些还未完成计划的学校将录取标准和三限生的费用一降再降。武昌区一所省示范高中的三限生录取位置值由原来的26降到28,汉口一学校则打电话给还在犹豫的家长,将三限生费用降到1.9万元,希望孩子能来就读。这些举措无非是想完成招生计划。武汉市招考办有关人士认为,按照政策,三限生费用只要不超过2.7万元就行,所以学校这样做并不违规,另外,降低录取标准招收学生,也反映了一种市场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