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毕业忙,对散伙饭、谢师宴的批评声也随之多了起来。批评的缘由无非是大吃大喝不好,攀比消费不应该,个别媒体还报道说大学生是拿着父母的钱请客不知道心疼。
原本普普通通的人之常情,因为批评声音多了而成了议论的话题;原本无可厚非的散伙饭谢师宴,因为批评声多了而变得“形象不佳”大有异化之嫌。 弄到后来,新一代大学生们的社会形象也免不了大打折扣。
问题是,对散伙饭、谢师宴真有苛责的必要吗?说到底,散伙饭、谢师宴,与诸如家庭聚会、生日聚餐、休闲社交之类的活动,本质上没啥两样,都是情感交流表示感恩的一种形式。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而言,能够相聚一地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大学时代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是迈向社会之前弥足珍贵的一段记忆,在即将开始不同人生之路前,用中国传统的聚会方式表达对同学情、师生情的那份眷恋,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笔者还想问一句批评者,他们所说的大手大脚浪费挥霍有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呢?不否认会有这样的现象,但不可能是主流。据笔者了解,承接谢师宴、散伙饭的主力都是学校周边的饭店酒楼,这些地方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价位本身不可能高到哪里去,一般一桌也就五六百元。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告诉笔者,请客的钱也不像个别媒体所说的都是父母掏钱,而是奖学金中的一部分。整个学院一般会为毕业活动筹资,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拿出50%,没有奖学金的学生拿几十元不等,这些钱就是用来搞散伙饭、谢师宴、做毕业衫之类的活动的。除了学院的散伙饭之外,各个班级或者一些要好的朋友还会搞一些小规模的散伙饭,都是AA制,搞一桌人均支出基本上在四五十元上下。对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散伙饭、谢师宴,我们本没有指责的权利,而无中生有仅仅凭场面上的热闹就轻易批评更是不应该。目前,上海一年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10万,这么多人要“散伙”“谢师”,学校周边饭店的生意当然会不错,这难道也能成为批评的理由吗?即使有个别一掷千金者,但相比于那些利用公款消费大吃大喝的人来说,也是难以与“浪费”划上等号的。
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