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家屯区永乐乡引进美国无核白鸡心葡萄,采用温室反季栽培技术,利用市场空白获得高效益。7月份,7000多亩葡萄喜获大丰收。本版照片由图片中心记者廉勇摄
编者按:市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确保三年实现“一村一业”。要集中全市力量抓一批有影响的产业化龙头项目,带动“一村一业”;用开放的办法引进项目,形成“一村一业”,用本地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发展“一村一业”。法库县丁家房镇发掘当地旅游资源;康平县沙金台乡打造“花果之乡”;新城子区马刚乡王岗台村借“百泉王”之誉做大饮料业……这种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村镇产业的作法,为全市“一村一业”局面的形成开了个好头。
商机来自“农家院”
7月15日,家住沈河区的王玉明开着私家车,拉上妻儿,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法库县五龙山风景区。他说,大景点一到节假日就人满为患,而且到这些地方不仅花费大,而且往往玩不好,放假本来是放松,结果却搞得很累,反倒不如找个清静的乡村休闲一下。
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不愿意凑热闹到大景点去旅游,而是选择乡村田园去放松休闲。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给乡村经济带来机遇,也给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开发五龙山风景区的法库县丁家房镇,牢牢抓住了这个契机。他们充分发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一村一业”、“多村一业”上做文章,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目标。
实际上,乡村旅游、农家院游,在国外已相当成熟,并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欧美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国内,近些年也有不少农村从发展乡村旅游中受益。[记者点评]在我市以农家游为主体的乡村游景点遍地开花,南有苏家屯的白清寨,北有新城子区的马刚,远郊有法库的五龙山、康平的卧龙湖,还有新民的小西湖、三农园等,美不胜收。农村的旅游资源大有潜力可挖。
“花果之乡”栽树忙
“咱一亩大扁杏,就能收入1500元,真是栽上了‘摇钱树’!”7月15日,康平县沙金台乡西扎气村的农民杨延林,一边给果树施肥,一边眉开眼笑地说。
康平县沙金台乡与内蒙古交界,这里土地贫瘠,风沙频繁。为找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个乡通过沈阳农业大学和省半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针对土壤特点,因地制宜地为农民引进苹果梨矮化密植和美国大扁杏两项栽植新品种和新技术。在为农民传授管理和技术的同时,专家还到果园为农民精心修剪果树,指导施农家肥、进行人工授粉服务,大大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据当地农民郑密山介绍,他家的苹果梨亩产量达1000公斤,纯收入2500元以上;大扁杏盛果期亩产200公斤,收入可达1500元。今年为鼓励农民搞特色种植,乡里无偿提供大扁杏苗,并负责技术指导,农民种植积极性特别高,今春新增种植面积就达5200亩。[记者点评]只有形成“一村一业”的局面,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快发展,这已是当地农民的共识。如今,沙金台乡苹果梨和大扁杏的面积已经发展到1.1万亩,由过去一个少林无果的乡镇,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为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全乡还将继续在荒山、荒坡、荒沟上挖潜,计划除耕地外所有能栽树的地方都搞特色种植。他们的目标是,人均一亩扁杏园。
“龙头”项目致富快
说起“一村一业”、“多村一业”,新城子区马刚乡的农民倍感欣喜。
该乡的铁营子村、董楼子村依托地势,大力发展果品产业,生产的苹果梨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而该乡的王岗台村,则利用当地享有“百泉王”美誉的大龙眼天然矿泉水,开发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饮料,闻名省内外。矿泉水出名了,用此水生产的豆制品也非常畅销,生产豆制品的渣料也成了畜禽饲料,家禽粪成了附近果园肥料,家禽及鲜蛋成了城里人欢迎的绿色食品。就这样,形成了由水衍生出来的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寺是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专线的最近沿线村,商家看准商机,在此兴建发展农家小院,逐步形成了“吃山菜、粗粮,尝野生、绿色”、“睡大炕、喝羊汤、品小烧”的农家特色小院旅游“龙头”。“农家乐”,成了远近闻名的独特风景,也成了城里人喜爱的“香饽饽”……[记者点评]这些乡村,始终坚持把培育新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乡村特色产业。10个行政村逐渐形成以果品、矿泉水、“农家乐”、畜牧、蔬菜、劳务输出等产业为主,各具特色的集约化生产经营形式,“一村一业”的格局已具雏形。本报记者赵永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