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为主题的中日安全问题研讨会上,日方提出,中国军费也许并非公开发表的那些数字,还有一些相关数字没有统计进去,有“不透明”的部分,令日本担心。
这种观点并不新颖。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曾鼓吹“中国威胁论”,日本每年的《防卫白皮书》关注中国军力,其主要“根据”都是中国连续17年军费增长为双位数,加之中国军费不透明。日美“2+2”联合声明也把敦促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作为共同战略目标。
但是,用所谓的“军费透明度”来衡量威胁,将存在很大的误区,搞得不好容易形成战略误判,甚至造成本不存在的敌对关系。
日本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军工企业,防卫厅主要是通过招标向民间公司订购军火,这些企业就需要一些退役将官来建立人脉和业务关系。然而,这些公司的军品产值和资本金等均未列入日本的军费。
另外,日方还要看到,中国军费占本国经济总量(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在大幅下降,目前中日两国大体处于同等水平。如果考虑到日美同盟的因素,中国军费与日本相比决不算高。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1973年时日本没有说中国是威胁,而现在却说中国是威胁?这是令人难以容忍的误判。
针对上述观点,日本退役高级将领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只是强调日本防卫白皮书从来没有把中国说成威胁。坦率地讲,日本一些人之所以产生“中国威胁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的威胁消失后,他们主张把防卫战略重点转向台海和东海,从而增大了同中国大陆发生冲突的恐惧感而已。对于中国军费的自然增长,也纯属于疑神疑鬼,自寻烦恼。从这些分析看,日本对中国的军费存在着严重的战略误判,而所谓的“军费数字问题”不过是某些人为散布“中国威胁论”寻找的“幌子”而已。(刘江永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