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在线
来自“洛阳妈妈”的思念
(本报记者 刘珲 洛阳晚报记者) 杨海彤本报与洛阳晚报联合开展的“搜寻30年前的感动”行动开始后,在唐山和洛阳两地均引起了强烈反响。 尘封了30年的记忆被重新擦亮,爱心像重燃的火焰跳动在两地人们心中,大家纷纷通过两地媒体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昨天,一位“洛阳妈妈”与我们取得了联系,希望找到她朝思暮想的“儿子”郭保军。“每当想起小保军,就像想起自己失散的孩子一样。30年了,我一直牵挂着他。”回忆起当年救治过的唐山小伤员郭保军,牛小芳的心中有无尽牵挂。是什么样的爱让当时10岁的小保军脱口而出喊她“妈妈”,如今的保军,你在哪儿?
今年58岁的牛小芳,1976年时正是洛阳的一位年轻护士。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她被紧急抽调到白马寺正骨医院参与救治伤员。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10岁的郭保军。小家伙被砸断了一条腿,躺在病床上显得格外惹人怜。牛小芳回忆说,病房里还有一个和妈妈一起住院的孩子,每当他叫妈妈的时候,小保军总是用特别羡慕的眼光看着。当时已是母亲的牛小芳被小保军的眼神深深打动了,从此对他格外照顾。那时大部分伤员还没有从大地震的惊吓中恢复过来,刮风,下雨、打雷甚至大一点的响动,都可能引起病房中一阵骚乱。每当这时,牛小芳就会来到小保军的病床前,哄他、安慰他。
牛小芳对小保军的照顾很快得到了回应,小保军一能够下床活动,就拄着拐杖像小尾巴一样跟在牛小芳身后,牛小芳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由于需要护理的伤员多,工作累,牛小芳那时的饭量很大。一次食堂包包子,牛小芳一下子吃了9个。同伴们笑她,她不好意思地荒称自己特别爱吃包子。没想到这话被跟在身后的小保军听到并记在了心里。过了一段时间食堂又包包子,小保军利用伤员吃饭不限量的“优势”偷偷藏起了一大袋,放在牛小芳宿舍的暖气片后面。牛小芳发现后又气又感动,她把小保军叫来批评了一顿,并让他把包子送回去。小保军虽然答应了,但他提出了一个出乎牛小芳意料的条件;要在没人的时候叫牛小芳一声“妈妈”。牛小芳愣了几秒钟,转而抱住小保军哭了。从这以后,没人的时候小保军就叫牛小芳“妈妈”。牛小芳后来才知道,在没人的时候叫是因为小家伙害羞。
随着一声声的“妈妈”,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3个月后,小保军该回家了。走时,小家伙再也顾不上害羞了,抱着牛小芳的腿一声声叫着:“妈妈,我不走!妈妈,我不走!”而牛小芳也抱着小保军哭得成了泪人。后来牛小芳答应小保军过一段时间去唐山看他,如果他真的没了家人,就把他领回来,小保军这才恋恋不舍地上了车。
隔年,牛小芳如约来到唐山,再次见到了小保军。了解到小保军还有一个姐姐,政府把他们照顾得也很好,牛小芳才放心地回了家。
以后,她和小保军就再也没有联系上。牛小芳说,30年过去了,她常在心里念叨:他现在不知长成啥样了?生活过得还好吗?那条伤腿早已好利索了吧……
如果您知道保军的消息,请致电:2819945 2126100。(唐山晚报)
(未经长城在线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刘育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