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垂地,晚霞似锦,龙亭湖和包公湖上晚归水鸟的羽翼和朦胧的夜色,即将融合。我站在开封西城墙的大梁门城楼上,端详城墙拱卫的万家灯火。
这古老苍劲的城墙,堞留晚照,光映垛口,想象那是一张古老的琴瑟。 在茫茫的暮色中,开封城墙,弹奏着它对时空流转、时事代谢的咏叹。“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诗句,袭上心头。开封城墙,有理由追思她的“华年”!
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十大都城,北宋都城开封是其中之一;在当今世界上,仍保留有人类祖先为后代遗留的两座最大城垣建筑,这便是中国南京城墙和开封城墙。雄伟的北京城墙,在近现代的兵燹和城建中大部毁损了;壮观的西安城墙,比开封城墙的周长少1里半。
开封历史上最早的城墙,是建筑于公元前362年的魏国大梁城。史载,大梁城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6.4公里,还稍大于现今的开封城墙圈。大梁城有城门12座,约在今铁塔附近的东门,称“夷门”。“夷门自古帝王州”,指的就是这座城门了。春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当年为出兵救赵,就在这夷门内外,导演了“如姬夜盗虎符”、“侯生北乡自刭”的历史活剧。
现今的开封城墙,则是除去魏大梁城以外,中国历史上8个朝代都城的见证。公元576年,北周武帝占领梁州,因梁州城濒临汴水,故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简称“汴”的由来。唐建中二年,宣武军节度使治所由商丘移来汴州。时任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筑汴州城,将汴河圈入城中,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基础。从五代的梁、晋、汉、周,到北宋,到金,到张邦昌的伪楚、刘豫的伪齐和刘福通的韩宋,先后都以开封为首都。
我在这古城墙上踱步,远观城垣边上的野草,遥想无数先人在这门洞鱼贯出入,许多王朝在这城楼上变换旗帜,心中涌起一言难尽的情愫。
开封城墙,拱卫了中国千百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想想看,“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这城内高谈阔论、雷厉风行实行他的变法主张;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见这城内城外柳絮飘飞,脱口吟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名句;宫廷画家张择端以这城门内外的瑰丽风光为背景,描摹了千年不朽的《清明上河图》;老将宗泽在这城楼上指挥若定,“东京保卫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例。
开封的朋友告诉我,开封城墙还是城中人民的保护神。与黄河为邻的开封,古籍上就有“城在釜底,仰视黄流,其地最可称患”的记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悬河”。史载,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口达370余次,其中直接围困开封城的达15次之多。水入护城堤内,但因城墙之阻而未进入城区的,就有10多次。“高筑墙”,被列为朱元璋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国策之一。大将徐达攻克开封,朱元璋遂以开封为“北京”,以今北京为“大都”。开封城于是以“陪都”的地位,重修城墙,以砖石砌就,由原来的土城变为名副其实的砖城。至明末,开封城墙高至5丈,有城门5座。城门外,均环绕有又阔又深的护城河。
在开封,认知城墙,心系城墙,维护城墙,成为人们的普遍行动。
开封市营造文物古建筑工程处承担了城墙的主要修葺任务。每维修一处,老工人都会一再嘱咐:这可是上要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子孙的事儿,千万马虎不得啊!工人们的口头禅是“干咱这一行的,永世不改行!”工程处经理感慨万端地对我说:“我们在整修西门城楼两侧墙体时,发现城砖上有‘永顺窑匠人陈子坤’、‘义盛窑匠人汪元’等字样。数百年前的工人,把他们的责任心砌进了每一块砖石,我们也要把今人的责任心砌进去,留给后人!”
在开封城墙维修现场,我流泪了,不是被风沙迷的,是心灵受到了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