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却称不得已 1000张床位住进了1800人
一件尴尬事引出冷思考
一间病房,却同时住着男病人和女病人,如果是你碰到这种情况,你能接受吗?
张先生说:我不能接受!
A话题·事件回放
这个病房男女混住
上个星期,张先生的妻子住进了一家大医院的骨科病房。 可是,刚住进病房,张先生就觉得不对劲———病房里还住着一位男病人。这让张先生心中很窝火。
张先生马上向医院反映这个问题,但医院却说,已经没有其他病房了,只能暂时将就一下,等有其他病房了,马上就安排换房。尽管医院的回答似乎也“合理”,可张先生还是想不通。
A话题·医院无奈
床位不够很难调配
其实类似张先生碰到的尴尬事,杭州日报热线以前也曾接到过多起反映。记者检索后发现,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大医院。
大医院病房和床位都很多,怎么还会发生男女混住的情况呢?“其实,相对于来自全省各地的病人来说,这点床位还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一家省级大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大医院、特别是一些知名医院,床位分配还是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
“作为医院,从管理上讲,肯定不希望出现男女混住的情况。可是,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段,整个医院或者病区只剩下一个病房有床位,而这个病房已经住了一位异性病人,那么,我们只能和新来的患者商量,能不能将就一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沟通,患者和家属都能理解,毕竟不住就只能住加床甚至过道上去了。”
B调查·记者走访
大医院普遍“超负荷”
记者走访了位于杭州的一些医院后发现,包括省级和市级部分大医院都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一些医院的病床使用率甚至常年超过100%。
张明(化名)是一家省级大医院的办公室主任,说起大医院的繁忙,他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们的医护人员是很辛苦的。”这家医院卫生管理部门核定的床位是1000张左右,但通过不断加床,现在实际使用的床位有1800张左右。而医护人员的编制,只能按照核定的1000张床位配备,这使得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非常大。
“加床在大医院是普遍现象。”张明说,医院要承担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总不可能病人来了却拒之门外吧!”
B调查·专家分析
看病观念需要改进
和大医院的热闹相比,一些区级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显得有些冷清。
省人大常委、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陈意一直关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曾对这种现象分析说:这里面就有个看病观念的问题。
陈意说,大医院的看病难,其实就是看专家难。专家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很多患者非专家不看,这使得有限的专家资源更加稀缺。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病人并没有必要上大医院找专家,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完全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解决。什么病都找专家,反而造成了专家资源的浪费。
前两天,杭州日报连续报道了英国医生在杭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事情。这位叫布莱尔的“洋医生”就说:社区医疗保健体系是整个卫生系统的“守门人”。每个居民要指定一位全科医师作为自己的家庭医师,生病了必须先找自己的全科医师,这样政府就能用较少的钱解决大多数病人的问题。
C观察·纷纷“变脸”
民营医院期待患者认可
尽管大医院里人满为患,但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我市的民营医院却纷纷“变脸”,期待得到患者认可。
我市的民营医院现在数量已比较多,规模也比较大,已有民营医院(即设有2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近40家。但是,由于定位不同以及经营方式的差异,各家民营医院的生存状态也各不相同。加上在这里看病无法使用医保卡等原因,民营医院的床位基本上都空着,门诊的人也不多。
今年开始,在我市不少公立医院开设惠民病床、爱心门诊以后,不少民营医院也纷纷跟进。如广仁医院、同济医院等都较早开设了爱心门诊,为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减轻负担。
还有一些医院为了打破去民营医院看病贵的传统思维,定价上向公立医院靠拢。如城西最大非公立医院———杭州天目山医院就把所有收费定在和公立医院相同的水平上。
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表示,由于起点不一,加上前段时间有医院因虚假宣传被查处,杭州的民营医院要想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并最终分流大医院的患者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也认为,经过一轮轮的洗牌,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像国外的模式一样,成为群众接受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
此外,我市还鼓励投资者在下沙、丁桥、半山、留下、滨江等区域新建二级甲等(可以理解为中型)以上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鼓励兴建康复、护理、老年病、精神病、传染病等公益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D记者手记:
张先生碰到的尴尬事,虽然只是个例,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
社会发展了,大家都渴望拥有优质医疗服务,大医院拥有优质医疗资源,所以大家都要往大医院去。这似乎很合理,但其实却有问题。
优质医疗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高端的医疗服务,很多时候,最适合个人的医疗服务就是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然,如果我们的社区医生制度能真正建立起来,像“洋医生”说的那样做好“守门人”的工作,我们的民营医院能更加实实在在一些,我们的群众也不必舍近求远去大医院看病;如果优质医疗资源不都在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各地的人也不一定都要赶到杭州来看病。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管理部门也在想办法,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愿再过若干年后,像张先生这样的尴尬事不用再那么无奈了。
(热线记者孟铁实习生李晗君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