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登陆求学潮难以阻挡
大陆的一项权威机构统计显示:1987年由台湾前往大陆就学的人数仅有1人,1989年增至12人,1990年增至180人,1993年以后台生人数开始直线上升。1996年,国家教委等8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为在祖国大陆(内地)学习的台港澳学生提供方便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台生在大陆学习“应视为国民教育,享受国民待遇”,在交通、住宿和购买景点门票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学生同等待遇,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国家和学校发放的奖学金。 据统计,自1985年大陆实施招收台生政策到2005年底,大陆各高校累计招收台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预科、插班生和进修生等多种层次的学生逾万人,就读专业也由传统的中医、古汉语、历史等扩大至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目前,在祖国大陆就学的台湾大学生已逾5000人。
近年来,随着大陆投资热、移民热,跨越海峡到祖国大陆重点大学就学的台湾同胞也在逐年递增。不少专业人士基于大陆专业知识需要或当地人脉布局,甚至不惜暂时放下手边高薪工作,一心要赴大陆就学深造,一些知名的政治人物和民意代表也抽空到大陆研究所攻读。台湾文化大学曾针对岛内北部大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高达三成的学生想到大陆高校深造,其中有35%的学生是为了就业市场、有25.7%的学生纯粹为文凭、有15.5%的学生认为大陆学术资源丰富。调查还显示,有意前往大陆就业的大学生高达43.3%,其中以台湾大学居首,有近62%的台大学生想到大陆发展。
陈水扁称“任内决不承认大陆学历”
有关台湾承认大陆学历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国民党执政时期。在吴京担任台湾“教育部长”期间,曾对外宣布将承认大陆73所高校学历,该政策的出台,曾获得了台湾民众约95%的支持率以及大部分高教界人士的欢迎。正当众多台湾学子殷切期盼此类政策实施之际,台湾当局随即又宣布“暂缓承认大陆73所大学学历”,并将此计划“无限期搁置”。从承认到“暂缓执行”前后不足70天。直到2001年曾志朗接任台湾“教育部长”时,这件事又被重新拿出来讨论,台湾“教育部”研究准备承认的大陆高校学历约有40所。黄荣村接任“教育部长”后,曾在2003年派人到大陆考察,也一并把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的案子纳入评估之中。
但是,陈水扁上台后放话宣称,他“任内不会承认大陆学历”。之后,陈水扁在多种场合重申这一政策。2005年9月4日,陈水扁甚至宣称,“只要在位一天,绝不可能承认大陆学历”。但这种违背民心的做法根本无法阻挡民众来大陆求学的热潮。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高校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两岸民间交流的日益频繁,登陆求学已成趋势。
大陆20年前便开始招收台湾学生
与台湾当局相反,祖国大陆早在1985年就本着“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开始办理招收台湾学生的工作。招生原则规定,台生可报考祖国大陆除军事院校外的所有高校,落榜生可入预科班学习,台生可向学校申请进修和旁听,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台生可申请插班读本科。
事实上,该规定是在承认台湾“大专以上学历”与“大陆高校本科学历具有衔接或对等关系”的前提下做出的具有善意的回应与表态。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大陆方面推荐参与“联招”港、澳、台学生的高校,都是大陆最好、国际知名的院校,在学术积淀、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方面,毫不逊色于台湾的知名大学。即便是在台湾“暂缓承认”大陆学历之后,大陆方面也仍在继续为台生来大陆求学提供各种方便,其中包括继续放宽招收台湾学生的渠道;不设统一分数线,由高校自主决定;审批权由教育部下放到各省、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台湾学生同等收费、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等。
台当局不承认大陆学历违背民意
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大陆学历,其实质不过是害怕更多的青年学生到大陆求学、就业,从而更多的了解大陆,害怕两岸人民在情感上更加接近,从而不利于他推动“台独”,但是,这种违背民意的做法根本阻挡不住台湾民众到大陆求学或深造的脚步。
由于只有省属重点大学以上的大学才可以招收台湾大学生,因此绝大多数台生在大陆上的都是名牌高校,而且国际上对于中国大陆各大名牌学校的学历、学位均予以承认,这样台生在大陆读完大学后,就可以轻易赴欧美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相反,由于目前台湾人口减少、大专院校过多以及学校本身缺乏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台湾高校遇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台生在经过大陆大学的磨练后,不仅更有能力到欧美留学,而且在大陆就业也能较快的适应大陆环境。另外,台湾学子到大陆求学,多半是看好未来在大陆从商或就业的机会,希望先在校园奠定人脉基础,更深入地了解大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体系。
开放承认大陆学历,就像我们赞成开放两岸经贸与“三通”一样,纯粹是因为两岸人民有需要,再由主管部门加以配合,此种政策与意识形态应该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要强调的是,台湾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台湾的进步是来自于开放与竞争,而不是来自于闭关自守。不承认祖国大陆学历是一种固步自封的“锁岛心态”,长期以往下去会造成台湾竞争力的下降,这绝对不是台湾岛内人民所希望看到的。
(作者系教育系统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