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在新都一建筑工地打工的18岁南充小伙邓二娃,昨日下河洗澡时不幸溺水身亡。他所住的工棚由于条件差、洗澡难,包括他在内的100多名工友几乎每天都要下河冲凉。记者调查发现,成都还有不少工地存在消暑条件差的情况。
事件 工人下河洗澡身亡
昨日中午12时,新都区毗河大桥附近一楼盘建筑工地上,热浪翻滚。午饭后,18岁的邓二娃和工友蔡国才3人相约到工棚背后的毗河里洗澡。但是刚刚下水不到10分钟,邓二娃便失足踩进了水中的暗坑。等蔡国才发现险情靠近相救时,早已找不到人了。闻讯赶到的五六名工友也纷纷跳下河寻找,同样一无所获。看着岸边邓二娃留下的一堆衣物,姐夫刘东半晌说不出话来。
下午5时许,成都市消防2中队的两名蛙人将邓二娃的尸体成功打捞上岸。
原因 供水不足洗澡困难
邓二娃所住的工棚离工地约有400米左右,是由砖木和石棉瓦搭建而成,里面居住着100多名工人。在工棚入口处赫然挂着一块警示牌:严禁下河洗澡!落款时间为今年6月17日。走进大门,两侧分布着20多间10来平方米的平房,房内没有电扇,通风很差,在房内站了不到10分钟,汗水早已将记者衣服浸透。工人们说,这样的平房平均每间住七八名工人,最恼火的是没有水。一间简易浴室中,记者拧开阀门,一滴水都没有,只有厕所和洗漱池的水龙头有水,水量也不大。工人们称,供水不足的情况他们曾多次向公司反映,但始终没解决。因为洗澡太难,他们只好到工棚背后的毗河洗澡。
施工方一位姓胡的负责人说,工棚修建于5月,当时考虑的是为加快工程进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不少在外租房工人的住宿问题。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他们专门在工棚外打了一口水井,并在工棚内建了一个蓄水池。他表示,在供水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蓄水池抽满了,工人们按照顺序轮流洗澡是基本能够满足的。此外,他们还准备了很多消暑药品及茶水,并安排工人们中午吃完饭后休息,直到下午三四点才开工,避开了中午的高温时段。他称:“我们三番五次地强调不准下河洗澡,工人们的安全意识太差了。”
工人们则认为,虽然一再强调安全,但洗澡的难题仍然现实地摆在面前。
调查 多数工棚都像蒸笼
邓二娃溺水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他所住的工棚条件确实存在很多不足。记者随机调查了另外几处工地,发现几乎都存在着相同问题,工棚隔热效果差,通风条件差,没有风扇,用水不方便,而施工方也仅仅是准备了一些消暑的茶水和药品。
在武成大街一楼盘建筑工地的生活区内,整齐地排列着4排平房,墙体由红砖构成,屋顶盖着石棉瓦,屋内的通风窗口还算多,但由于屋顶的隔热效果太差,也没风扇,中午房内简直不能呆,洗澡要绕到几百米外的厕所。为了赶进度,施工方甚至要求他们中午两点就开工。
记者从劳动保障部门得知,目前还没有要求用人单位采取消暑措施的相关规定。
“企业应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说,目前政府正大力提倡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在农民工的衣、食、住、行问题上也应该考虑得周到一些,如果连洗澡这样的基本条件都无法满足,确实不应该。
本报记者 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