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龙华区龙桥镇笔点村村民吴丕真脚下,是坚硬的火山石。他周围,是一片挖坑填土栽种的果树。 周元
“基地跟路走,水跟基地走”,海口市龙华区根据羊山地区荒坡多的情况,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本报讯 (记者周元特约记者罗海睿实习生徐珂)走进海口羊山地区,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土地“宽不过一尺,厚不过三寸。”由于农业产值低,该地历来是海口有名的贫困区。
“没水浇地,土下石头多,也难蓄水,只能种木薯、芝麻、黑豆之类,以前刚够解决温饱,根本谈不上经济收入。”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永东村委会笔点村村长吴祖欢说。
笔点村约有5000亩坡地、荒山,上面几乎全覆盖着火山石,因缺水少土,只有些杂草野树生长。从1998年起,部分村民开始上山开荒,吴祖欢就是当时最早的拓荒者之一。
记者到过许多果园,但吴祖欢的果园绝对是“另类”。从远看,果园仿佛建在空中,用火山石垒的高高地基挡住了里面的风景;而踏上去,脚下硬邦邦的,丝毫没有泥土绵软的感觉。仔细一看,原来只有树下才有点泥土,其他全是火山石。“这些树都是在石头上挖坑,从下面挑土来种的。”吴祖欢说。然而,由于没路没水,他的果园发展得并不那么顺利。水果熟了,全靠人一担一担挑下山,冬天到了,打的简易井就没水了。
今年,龙华区根据羊山地区荒坡多的情况,在该地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区政府遵照“基地跟路走,水跟基地走”的原则,投资300万元为生产基地修路引水,把昔日荒坡变成了瓜果飘香的果园子、菜篮子。
6月份,永东村委会的基地专用路通车。吴祖欢高兴地说,刚通车,收水果的老板就把车开到了果园下。“只要通水通车,基地把成熟期不同的水果长短结合,并在园内养羊、养蜂、养鸡,发展立体农业,荒坡也能变‘金山’”他说。
记者来到龙泉镇扬亭村委会扬亭东村时,工人们正忙着修路。该村村长蔡於奋说,村里要在后面坡地建橄榄基地,这条路是通往基地的,水管也沿着路铺上去。“我们村主要养猪,基本都用上了沼气。等基地建成了,沼气液还可以拿来浇橄榄。”他说。此外,在龙泉镇扬贤村,村民改坡引水种茄子,一亩地纯利最少有4000多元,而以前种甘蔗,一亩地一年不过400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