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黎以冲突进入第6天,严峻形势进一步升级。距离真主党总部不到一公里的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办公室里,随时可以听到外面的炮火轰鸣,透过大楼的窗户,抬眼就可以见到打炮的地方和滚滚浓烟。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刘向华昨晚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外面仍然是炮火硝烟,她正在掩体下面接听电话,目前“留守”在使馆的共有8名工作人员。
使馆早已启动24小时坐班的应急状态,当天,黎巴嫩使馆还没有收到任何中国居民伤亡的消息。
外交部热线指挥救援
17日一大早,刘大使与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安排大批中国公民乘飞机撤离。中国驻黎巴嫩使馆部分馆员和家属,以及在黎的其他中国公民共44人17日乘大巴撤离黎巴嫩。
撤离的人员中包括2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家属、20名从国内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商者及4名香港同胞。“使馆工作人员的家属与孩子是11日过来探亲的。可惜,还没有欣赏到黎巴嫩的迷人风光,第二天就身临炮火轰击。”
撤离人员在政务参赞王书平等使馆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一早乘大巴前往黎巴嫩北部,然后过境进入叙利亚。大部分撤离人员将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乘飞机回国。此前两天,中国使馆已组织两批共计60多名中国公民撤离。
刘大使说,由于使馆没有公车,所以撤离行动不少都委托当地车辆。目前留守的人比较少,无法全部抵达当地。
由于工作强度很大,刘大使自15日展开撤侨工作以来,两个晚上都没合眼。
将前一批撤离工作安顿好后,刘大使回到使馆,与中国外交部进行联系。大使及时向国内通报撤侨情况与中国公民安危等。刘大使说,使馆与中国外交部每天都会有联系,领导同志还亲自表示过慰问。一些周边使馆与亲朋好友也会打来电话进行问候。
还有同胞没联系上
到吃饭时间,刘大使与其他工作人员拿出13日准备好的“物质储备”,匆匆吃完饭后,又投入新一轮工作中。刘大使说,尽管附近不少道路都遭到封锁,但是市场供应仍然在继续,超市仍然在营业,只是缩短了开放时间。他们在短时间还不用担心食品供应的问题。
下午,大使馆接到几十个不同机构打来的电话,还有些前来请求帮助的人们。刘大使说,就在记者打电话过去之前没多久,他们接到了前来声援的中国公民电话。但是有些人只是了解情况,还有些需要撤离的公民无法联系上。这些零散的中国公民各自身份、所住地方、出入环境各不相同,给大使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记者打电话的时候,正好是黎巴嫩当地时间3点左右。估计大使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与使馆人员一起,共同联系与安排下一批零散的中国居民撤出黎巴嫩。
这是驻黎巴嫩中国大使的忙碌一天。黎巴嫩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除了应付忙碌的工作之外,同样还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然而,刘大使精神抖擞的声音,一点都让人想不到这是一个两天两夜没有睡觉的人。
24小时紧盯事态发展
这是中国驻以色列新闻官参赞陆京第二次接到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电话,电话那头十分忙碌,陆京一边在与记者通话,一边在安排撤侨事宜。他告诉记者,迄今为止,以色列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据了解,在黎巴嫩的中国人、华人加驻资公司都算上大概有110人。大使馆协助华人、华侨撤出黎巴嫩是从14号开始准备的,15号大部分都撤出去了,现在在黎巴嫩剩下的华人、华侨大概还有40人左右。
16日,他们已经安排了13名在以北部城市纳哈利亚接受培训的中国人撤离,办妥提前回国手续。这些人目前都在特拉维夫的使馆工作人员朋友家安置,时刻保持联系。他们同时与外交部也在通电话。
陆京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对于处境危险地区的中国公民,大使馆都想尽办法前往援助。大使馆办公室主任季刚一秘16日不顾自身安危,开车到危险地带,将中国公民救出。从2000年9月起,大使馆就为我们准备好了防弹衣与头盔,我们去危险地带的时候,会防护起来。
陆京还说,战火爆发后,工作量剧增,工作反应时间加快。他现在24小时都盯着电视,关心事态的最新进展。“从昨天早晨起,我总共睡了20分钟,我真想休息一下。”在挂断电话的最后一刻,陆京透露出疲惫的语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