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开入黎巴嫩 各国海陆空大撤侨
黎以冲突升级伤亡加剧,多名外国公民丧生,我使馆人员及其他中国公民从陆路安全撤至叙利亚
黎以冲突
7月17日,黎巴嫩和以色列两国上空依旧硝烟弥漫。 在真主党向以色列城市海法发射数十枚火箭弹造成数十死伤后,以军对黎巴嫩南部进行新一轮狂轰滥炸。16日夜至17日凌晨,以军小股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南部,摧毁了真主党武装的多个阵地。这是双方12日爆发冲突以来,以军地面部队首次进入黎巴嫩。
地面部队突袭真主党阵地
海法遇袭后,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宣布,遭受火箭弹威胁的加利利与戈兰高地从当天起进入48小时国土安全紧急状态,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将紧急状态再延长5天。
这次遇袭令更多以色列民众支持总理奥尔默特对黎巴嫩目标发动大规模报复行动。17日,以军继续空袭贝鲁特的基础设施,目标包括港口、燃料库、发电站、雷达站等。此外,以战机还重点打击了真主党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大楼,以及真主党控制下的一家广播电台。美联社说,以军战机共炸死17人,其中8人是黎巴嫩士兵,另有至少53人受伤。
在此前一天,以军空袭了黎巴嫩南部城镇提尔和南部村庄霍拉,19名黎巴嫩军人和平民在袭击中丧生。驻扎在霍拉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一个哨所被击中,一名印度士兵被炸伤。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7日还宣布,16日夜至17日凌晨,以军派出小股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南部,在摧毁了真主党武装的多个阵地后迅速返回以境内。这是双方12日爆发冲突以来,以军地面部队首次进入黎巴嫩。以军还暗示,正在考虑对黎巴嫩南部采取大规模地面行动。
真主党总书记出镜“打气”
面对以军的猛烈攻势,真主党毫不示弱。在向海法发射火箭弹后,真主党控制的“灯塔”电视台16日播出了真主党游击队总书记纳斯鲁拉的讲话。戴着黑色头巾的纳斯鲁拉显出疲惫,但自信地宣布真主党游击队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我们的弹药库仍然满满的,我们有能力发动更多、更多的袭击。让以色列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我们将选择发动袭击的时间和地点。”
纳斯鲁拉说,在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平民后,真主党游击队除了向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发射火箭弹袭击外,已经“别无选择”。
纳斯鲁拉还否认了伊朗帮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目标的指责。他同时强调,一旦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地面侵略,真主党游击队有信心击败来犯之敌,以色列军队将“自取其辱”。
再袭海法声称击落F-16
真主党当天还威胁说,如果以军继续空袭贝鲁特,他们将会把海法的化工厂当成袭击对象。据悉,以色列半数以上的炼油厂都设在海法。
17日,真主党再度向海法发射火箭弹,一处民居被击中,两人受伤。
黎巴嫩电视台17日报道称,以色列一架F-16战机当天被击落,电视台还播放了坠毁战机的残骸,但以色列军方否认了这一报道。
8名加拿大人丧生
随着黎以冲突加剧,双方的伤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冲突发生5天来,以方已有24人丧生,上百人受伤。黎方伤亡更加惨重,仅16日当天就有至少45人丧生,111人受伤。冲突爆发以来黎境内有至少148人死亡,355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平民,其中不乏外国公民。
加拿大外交部长彼得·麦凯16日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有8名黎裔加拿大人在以对黎边境小镇艾泰龙的空袭中死亡,还有6人伤势严重。黎巴嫩警方此前称,一对拥有加拿大和黎巴嫩双重国籍的夫妇10天前从加拿大来到黎巴嫩南部城镇艾泰龙度假,不料遇上了黎以爆发激烈冲突。这对夫妇和他们的3个孩子在以军对艾泰龙的空袭中丧生,几个孩子的尸体被炸得面目全非,其状惨不忍睹。
新华社特稿
为撤侨法国租大船英国派军舰
飞机航母运人忙
随着在以黎冲突中伤亡的外国公民人数不断攀升,在黎巴嫩的外国人纷纷撤离,众多国家17日水陆空三管齐下,全面展开撤侨行动。英俄法等国的飞机和舰船都已启程开往黎巴嫩,成千上万辆汽车挤在公路上,涌向叙利亚。
海路为先
由于贝鲁特国际机场遭以军空袭,各国主要选择途经塞浦路斯的海路撤侨方案。法国外交部16日说,他们已经租下一艘可载1600人的希腊渡船,当日晚可抵达黎巴嫩。这艘渡船为被困黎巴嫩的约两万法国游客和侨民提供援助,同时也将为愿意离开的其他欧洲国家公民提供帮助。此外,法国还派出了一艘可载2500人的军舰。
英国也派出“卓越”号航空母舰及“堡垒”号两栖攻击舰前往撤侨,目前黎巴嫩约有一万名英国公民。
陆路繁忙
大多数在黎巴嫩的外国人急不可耐,选择乘坐汽车通过黎巴嫩同叙利亚之间的公路离开黎巴嫩。瑞典、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则组织大巴,运送本国公民离开。
在黎巴嫩的中国公民主要通过陆路离开。17日,中国驻黎巴嫩使馆部分馆员和家属,以及在黎的其他中国公民共44人乘大巴撤离黎巴嫩。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刘向华说,这次撤离的人员中包括2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家属、20名从国内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商人员、4名香港同胞。他们在政务参赞王书平等使馆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一早乘大巴前往黎巴嫩北部,然后过境进入叙利亚。大部分撤离人员将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乘飞机回国。
此前两天,中国使馆已组织两批共计60多名中国公民撤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则积极配合黎巴嫩的撤侨行动,驻叙使馆政务参赞李鸿昱16日说,驻叙使馆15日与叙利亚移民局、海关以及边境检查站联系,要求为中国公民入境提供便利。
驻叙使馆工作人员还驱车前往叙利亚通往黎巴嫩的两处主要边界口岸,迎候从贝鲁特经陆路撤离过来的50余名中资公司人员。
空运很险
当然,乘飞机离开最为快捷,经陆路抵达大马士革的希腊等国公民已乘政府包机离开。17日,第一批约40名英国公民乘直升机抵达塞浦路斯,在此前一天,第一批撤出黎巴嫩的21名美国公民也已乘直升机抵达塞浦路斯。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6日说,俄政府也将在17日晨派出飞机前往黎巴嫩,撤出74名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公民,主要是妇女和儿童。
不过,从黎巴嫩本土直接空运侨民离开有一定难度。法新社援引英国官员的话说:“直接派遣直升机进入(黎巴嫩)不明智,很多人都可能把它们打下来。”
新华社
相关
以战机摧毁巴外交部大楼
在与黎巴嫩真主党激烈交火的同时,以色列也没有忘记巴勒斯坦。17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空袭了位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大楼,大楼几遭夷平。在西岸,7名以色列士兵在与巴武装人员的交火中伤亡。
这是以军在不到一周内第二次轰炸巴外交部大楼。巨大的爆炸使得大楼一侧8层高的楼体发生坍塌,周围相当大范围内的民宅也受到破坏,至少有50栋房屋受损严重,窗玻璃被震碎,家具被毁,墙壁倒塌,一些店铺的大门被炸飞。与外交部在同一个大院内的其他4个部的建筑也遭受损失。幸运的是,由于空袭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1时20分左右,外交部大楼内没有人。
以色列13日曾空袭过这栋大楼,理由是它被用于策划“恐怖袭击”。巴外交部长马哈茂德·扎哈尔是哈马斯高级领导人。
美联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以这次空袭使原已遭到破坏的大楼再次被浓烟笼罩。救援人员说,附近民宅中至少有9人在这次袭击中受伤,其中大多数为儿童。“爆炸威力太大了,我家孩子都被从床上震落下来,他们吓得又哭又叫,”住在外交部大楼对面住宅的目击者乌姆·穆罕默德说。
巴勒斯坦安全官员称,以军当天早些时候还向加沙北部的巴武装人员目标发射了至少5发导弹,其中3发对准武装人员的一个火箭弹发射场所,另一发导弹击中一个难民营,并引发大火,最后一发导弹击中据称藏匿有武装人员的一处农场建筑。袭击造成至少一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4人受伤。
以色列军队16日早间再度进入加沙北部,试图遏制巴武装继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但以色列军方称,巴武装人员16日一早向以色列斯代罗特及其周边发射了5枚火箭弹,造成两名居民受伤。
新华社
斡旋
安南布莱尔吁派国际部队
为了缓和黎以冲突,国际社会的外交斡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遣的特使16日抵达贝鲁特,和黎巴嫩总理福阿德·西尼乌拉举行紧急会晤,他还将前往以色列,和以政府高官进行接触,商讨停火事宜。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她准备前往中东地区,为尽快结束黎以冲突展开斡旋。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16日和伊朗首席核谈代表阿里·拉里贾里通电话时,询问伊朗是否会加入国际社会为制止黎以冲突升级展开的外交斡旋行动,得到了伊朗方面肯定的答复。
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7日呼吁向黎巴嫩南部派遣国际部队,以阻止冲突继续。
布莱尔说,如果能向这些地区派遣国际部队,就能遏制从黎南部向以色列发起的袭击,这样就能给以色列一个停止攻击真主党的理由。“这是消除敌意的唯一办法,”布莱尔说。
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当天表示,反对布莱尔关于派遣国际部队的提议。美联社援引奥尔默特亲信官员的话说,奥尔默特不认为国际部队能对目前的局势有所帮助,他希望由黎巴嫩军队控制黎以边境地区,并解除真主党的武装。
新华社
亲历战火的中国人:
我看着火箭弹掉到海里
“光我亲眼看见的就有6枚火箭弹接连落到距离我们约两三百米远的海里。火箭弹入水后发生了爆炸,水面上又深又大的漩涡好久才消失,”赵春红向记者述说着。
赵春红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派到以色列的一名工人,他工作的工地就在距海法港口不远的山坡上。16日上午,海法遭到真主党武装发射的多枚火箭弹袭击,至少9人死亡,30多人受伤,赵春红和工友们目睹了火箭弹袭来时的情景。当火箭弹飞来时,以色列军方施放电子干扰,令当地电信网络瘫痪,工人们的手机完全失去信号,这令他们感到一丝恐慌。赵春红说,已经接到领导命令,当天准备南撤,到以色列中部地区躲避战火。
“我怎么能不紧张?这火箭弹又不长眼睛,一被打中了还有命吗?……如果这次真的打起来,那我可就要回国了。”来自江苏的工人老马说。海法遇袭后,老马所在工地上的七八名中国工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回家躲避。他们的驻地距发生伤亡的海法工业区不远,那里有很多地下燃油管道和大油罐,若是被火箭弹击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工人们认为,待在工地上会更安全。警报拉响时,他们还能在附近的备战房里暂避。
正在以色列工学院学习机械学的中国博士王宗刚回忆起当时的情形:“9点半左右,我在办公室里听到了七八声爆炸,然后传来了警报声。开始我还以为是演习,后来发现不像,赶紧跑到了防空设施里。”
谈到当前的紧张局势,王宗刚说他并不很害怕,因为比起自杀式爆炸袭击来,“喀秋莎”火箭弹还是可以防范的,人们毕竟能找到地方躲避,目前他和其他中国留学生还没有离开的打算。
新华社
图:
17日,一名即将撤离黎巴嫩的法国婴儿睡得正香,浑然不知周围环境之险恶。
17日,中国驻黎使馆人员和当地司机将中国国旗覆盖在撤离用的巴士上。
17日,以色列士兵在以东北边境的谢莫纳镇附近向黎巴嫩南部发射炮弹。
巴勒斯坦外交部大楼两次被炸,几成废墟。
16日,黎巴嫩南部城市提尔遭以军轰炸,平民们慌乱地寻找藏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