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报报道进入4月份以来,多个交易周的星期四,股市都表现得较为疲弱,4月13日、4月20日即是如此,7月13日也不例外,又是一个黑色星期四。
当天,沪深两市双双放量下挫,上证综指下跌84点,几乎接近6月7日的大跌89点,这也是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事实上,这两个交易日的走势如出一辙,均是高位大幅下跌,“消息面的负面影响先后两次造成股市出现5%左右的大跌,说明现在的市场心态已经十分脆弱。”业内人士认为。
7月13日市场小幅低开的走势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更多注意,随之而来的是大幅下挫,沪指连破5日、10日和20日三条均线,而沪深个股也全面暴跌,前期领涨品种有色金属板块、航天军工板块、津滨板块都成了重灾区。当天,两市共有近300只A股跌停,690多只个股跌幅超过7%。股指的几次大幅破位都是由大盘指标股领跌造成的。
同时,成交量也大幅放大,沪市成交401亿元,深市257亿元,创出了一个多月来的新高。
中信建投分析师林阳表示:“现在市场比较敏感,一些宏观数据、再融资以及加息传言都在影响着情绪,这就好像多米诺骨牌,如果一个倒下,其他的会跟着都倒下。”
7月13日当天,多家券商的客户经理得到一份咨询公司内参,其中提到“央行正在向国务院提出紧急加息,加息的时间预计在7月15日”,于是这些客户经理立即通过业务员向客户们发送信息,建议客户尽快减仓。
据了解,很多投资者因此立刻进行了抛售,才会出现大幅暴跌的局面。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消息的可信度显然不大。中银国际的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央行真的要采取紧缩措施,也要等上半年数据完全出来才可能做决定,而上半年数据至少要到7月底才能出来,因此7月15日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力度显然加大了。据统计,上周公开市场的资金回笼量至少达到1850亿元,同比增加54%,创下8周以来的新高。其中仅央行票据发行量就达到了900亿元,同比翻了一番。业内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结束了延续两个月以来温和回笼的基调。
而在7月13日一大早,利空的消息就纷纷出现。首先,固定投资增速仍然达到30%以上,这显然预示着国家可能出台更严厉的调整政策;其次,在扩容方面,大秦铁路等多只新股等待发行,而中石油和工行也传出会在近期登陆A股的说法,再融资公司数量继续增多,这些都在加剧市场做空的气氛。
虽然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目前的股市已经处于牛市,虽然“每一次调整都是建仓机会”的说法盛行,但有专家还是认为,从短期而言,获利回吐的压力十分大,加上消息面的诸多变化,其实已经造成市场心态十分脆弱。
不过,在包括基金等一些有计划的机构眼里,7月13日的调整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一直在1700点附近进行着结构性的调仓,减持前期的热点而买入次新股等有挖掘潜力的股票。
据了解,机构现在比较关注的股票是最近上市的新股。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新股已经成为代表大盘走势的风向标,7月10日同洲电子涨停、云南盐化上涨、中工国际开始企稳、大同煤业、中国银行的缓慢上涨,这些都表示机构资金已经开始流入这一板块,而市场也逐渐对新股发行较为认可,对再融资已经有了承接能力。
现在,1750点是市场新的“坎”。尽管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长期来看,市场肯定是好的,不过,他们给出的建议仍然是,近期内市场还会进入一定时间的调整,减仓是上策。
(编辑 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