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电 虽然蒙牛(尚志)公司投产已有数月,可是关于尚志奶牛产业的争论还没有结束。6月28日,蒙牛斥资2亿多元在尚志兴建万头奶牛牧场,再度引发这一焦点话题。
奶源供给不足之虑
尚志奶牛产业的发展,是龙江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由于拥有自然、牧草等资源优势,早在建国初期,尚志便有零星的奶牛养殖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奶牛存栏数达7000多头。但此后畜牧业发展缓慢,整体养殖水平偏低。原因是没有引领发展的“龙头”企业。
“引资蒙牛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招商引资,而是实施主辅换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能需求。”尚志市长董凤山介绍说。2003年尚志被列为全省奶牛发展重点市(县),畜牧业发展被作为兴牧富民的支柱产业,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此,他们将引进“龙头”企业的目标定格在蒙牛集团。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引得蒙牛入驻尚志。
奶源,一直被乳品行业视为“生命线”。而尚志奶牛存栏量少、本地奶源供给能力有限。人们对于尚志与蒙牛的“对接”颇有疑虑。
在奶源基地建设上,尚志将如何作为?“那些认为尚志没有奶源的担忧是不了解情况,实际上在蒙牛建厂过程中,我们已经建成了38个奶站、26个养殖小区,拥有1万多头的奶牛。尽管现在每天供给蒙牛鲜奶量有限,尚需从周边地区调剂部分奶源,但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到明年底,日提供蒙牛鲜奶量将达到其加工量的70%。”尚志市畜牧局局长陈树胜说。尚志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养殖大户入驻小区,牛舍无偿提供使用3年;凡落户尚志境内的奶牛养殖户,政府出资为其免费办理奶牛保险;每头成牛可提供3000元贷款;蒙牛尚志公司收购鲜奶实行最低保护价;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0万元,健全和完善17个乡镇畜牧服务体系。
6月15日,尚志市委、市政府与蒙牛总部协商:尚志市内收奶价格从1.72元/公斤调整为1.9元/公斤(不含万头牧场),此举的目的是增强鲜奶收购的价格优势。业内人士分析,鲜奶收购价上扬,传递着产业新一轮发展的信息,使得供需市场波澜迭起。
战略转型刻不容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尚志奶牛数量快速增长,但鲜奶供给总量却增幅不大。主要原因是农户分散养殖与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的矛盾。
蒙牛集团副董事长邓九强说,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而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由于饲养方式、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鲜奶品质相对来说不稳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经济发展与之相差近50年,尚志奶牛产业如果从传统“小牧业”起步,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正因为如此,蒙牛与尚志两者的合作战略定位于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欲与国际化标准接轨。
然而,尚志究竟能否跟进乳业巨子的步伐?尚志市畜牧局局长陈树胜说,尚志奶牛养殖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重点发展大型牧场和养殖小区,扶持松江铜业、蒙牛这两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引导散户入区饲养集中榨奶。另一方面逐步规范农户散养,利用养殖小区、奶站建设牵动,规划建设奶牛养殖专业村屯。对把奶牛数量较多、农户发展奶牛积极性较高和建有奶站的村屯规划为专业村屯,提供政策扶持、贷款支持,扶持奶牛养殖大户。
东北农业大学李传威博士说,在经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已开始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战略转型的关键期稍纵即逝,把握不住,将坐失产业升级的良机。
平衡多元利益是关键
近年来,环境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鉴于此,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生态型牧场,蒙牛尚志万头奶牛牧场选择了生态型养殖的新模式,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散栏式工业化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种植、畜牧业循环经济,变畜粪等废弃物为有机肥料和新生物能源,实现自然环境与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省农科院畜牧专家指出,畜牧业快速发展,也由此带来了草原退化、空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实际上是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间的抉择。发展生态效益型养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合”是唯一的选择。
蒙牛现代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丽娜说,万头奶牛牧场年末投入使用后,将成为科学饲养、技术指导、牧草种植、配种等多功能的养殖基地,示范、引领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在种植、养殖等产业链条中,形成各自分工,追求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最大化地实现个体农户的利益。
尚志市委书记杨靖武说,现代畜牧业是集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其产业链条的形成、发展、成熟,绝非一蹴而就。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合作有效运营的关键,政府应协调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实现合作多赢。畜牧业呈现出崛起的态势,“龙头”舞起,尚志又该如何借“势”而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