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长春7月19日电 7月18日,长春市市长祝业精与“首届中国网络媒体吉林行”的数十名记者会面,并接受了采访。
祝业精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长春市在谋求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遵循的总体思路就是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新”,即“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具体到长春市,长春把振兴的重点归结为“十个字”,即“改革、开放、放开、环境、协调”。“改革”,就是改革现有的国有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开放”,就是要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植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放开”,就是放开民营经济发展手脚,使民营经济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力军。“环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协调”就是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就是到2010年,把长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祝业精称,振兴战略提出至今转眼间已近三年。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实现了较快发展。GDP平均增速超过两位数,预计到今年年底可突破1900亿,比2003年增加560多亿元。二是实现了良性的发展。有两个主要标志:一个是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以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10%以上。另一个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03年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41.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45天。三是实现了全面的发展。有三个主要标志:第一个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市本级财政用于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支出年均增长34%左右,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民心工程,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第二个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所辖四县(市)GDP平均增速达到14.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三个是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截止到2005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65元和4180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7.3%和22.5%。
祝业精还强调,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去长春发展比较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项目上的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振兴战略提出后,长春把上项目、增后劲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推动长春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长春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觉得国家要调控的主要是过热的地区、过热的行业,只要长春规划的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长春发展,就大胆地上。在具体实施上,长春做到了“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确保项目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在发展方向上,按照“南拓东展北优西控”的原则,实施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城市西南和东北方向,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26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开发区和近47平方公里的玉米工业区。这两个开发区成立时间虽然不到一年,已经有“阿文美驰汽车门内板”、“20万吨玉米化工醇”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大项目已经纷纷落地,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城市东南方向,正在规划建设净月生态城,科技文化综合中心、汽车文化园等一大批项目正蓄势待发。在城市北部,改造大铁北战役全面打响。规划的五大类、65个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31项。可以说,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长春大发展、快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拉开。在项目选择上,长春是本着“着眼长远、环保第一”的建设理念。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不管短期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长春都坚决不上。
二是坚持多管齐下。通过“上争、下促、外引、内培”,深挖项目潜力,扩大投资增量。“上争”,就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项目。比如,长春仅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工业项目就争取到两批14个,总投资70多个亿,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是比较多的。“下促”,就是与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行政压力激发各责任单位搞项目的动力。例如,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32个重点项目实行了市级主管领导重点包保,将172个重大项目分别下达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落实的都比较好。“外引”,就是盯住500强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寻求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内培”,就是根据产业特色和资源特点,培育自己的品牌企业和优势项目。例如,大成、皓月等一大批企业集团,都是在长春“土生土长”的。
三是坚持重点突破。努力破解土地和资金“两大难题”。土地和资金历来是制约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两大瓶颈。随着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这两大制约因素得到了有效缓解。土地利用方面,省里给了长春市大力支持,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都优先保证长春市发展需要。资金筹措方面,全面加强了与开行、农发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到了较多的贷款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