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套方案
1.以色列:真主党释放绑架的两名以色列士兵;停止向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真主党武装撤离黎南部地区,由黎巴嫩军队进驻部署。
2.伊朗:双方首先实现停火,然后交换关押的囚犯和被俘的以色列士兵。
3.欧盟:派遣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黎南部地区,监督双方停火,避免冲突升级。
4.以军方:派遣地面部队进占黎南部部分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区”,阻止真主党武装直接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袭击。
5.部分安理会成员国:要求所有外国军队撤离黎巴嫩,包括真主党游击队在内的黎境内的所有准军事组织解除武装,由黎巴嫩政府军控制这一地区。
黎以冲突持续多日,给双方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主任李伟建认为,黎以冲突为本已动荡的中东局势更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但扩大为一场中东地区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局势一旦失控,对涉及这场冲突的各方都不利。从利益考虑,他们也会适时收手。”
以色列摆出的停火条件是三条:真主党释放绑架的两名以色列士兵;停止向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真主党武装撤离黎南部地区,由黎巴嫩军队进驻部署。
而与冲突的另一方黎巴嫩真主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叙利亚和伊朗,则在17日通过访问大马士革的伊朗外长穆塔基之口明确表态:双方先停火,再交换犯人和以军士兵———这也正是真主党的停火要求。
这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冲突要如何收场呢?
“我认为,这要看双方什么时候认为自己已经达到目的而定。”李伟建说。正如美国总统布什挥军伊拉克就是要颠覆萨达姆政权一样,由真主党绑架并打死数名以色列士兵而引爆冲突的双方,也在你来我往的炮火攻击中,努力达到各自目标。
李伟建指出,虽然以色列外长利夫尼称“解除真主党武装”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但这更像是一种威慑和警告的姿态。“以色列其实知道,不可能消灭真主党,解除真主党武装也不现实。对以色列来说,重创真主党才是比较现实的目标。”而真主党则是要通过强硬的反击告诉以色列,他们的力量更加强大,也不能用对付巴勒斯坦的那一套来对付他们。当双方的目标都基本达成后,则是国际社会适时介入并发挥力量的时候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部分欧盟国家领导人提出:派遣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黎南部地区,监督双方停火,避免冲突升级。
从目前的局势看,以色列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牢牢控制着局面,黎以冲突远未到“失控”阶段。此外,各方都表现出了克制,没有试图将冲突扩大升级的意图。
各自在一些问题上备受国际社会压力的叙利亚和伊朗都不希望真主党袭击行动升级。缺乏强大的外部支持,真主党的袭击行动难以持久。
而对以色列政府来说,尽管美国和欧盟都承认了以色列“自卫”的权利,但是并不鼓励以方将冲突升级,换言之,“自卫”行动也应该有所限制。受伊战影响在中东地区激起反美浪潮的美国,为了避免阿拉伯世界的一致反对,美国更不会纵容以色列无限制地打击,一定会适时介入。
从上述情况分析,通过外交斡旋解决黎以冲突的前景比较乐观,相反,冲突升级的可能不大。
李伟建说:“到底具体将拿出一个什么方案实现停火,现在还不好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士兵将被释放。人质危机虽然引发了如此激烈的军事对抗,但人质本身仍然安全。这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质将是解决问题的底牌,也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