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裂痕加深
□冯武勇
持续一周的黎以冲突至今未有平息迹象,外交斡旋迟迟未能打开局面。作为利益攸关方,中东及阿拉伯各主要国家为何没能采取行动?
中东出现两大阵营
在中东主要国家中,围绕黎以冲突,目前出现两个对立阵营。 一方以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国为首,另一方以叙利亚、伊朗为代表。
前者与美国关系比较密切,对黎巴嫩真主党的行动基本持否定态度。7月14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亲自打电话给约旦、埃及和沙特领导人,要求他们帮助克服危机。
随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谴责真主党的“冒险主义不符合阿拉伯利益”。很快,沙特一名政府发言人也以同样的措辞指责真主党。
另一方面,叙利亚和伊朗态度鲜明地站在真主党一边。叙利亚新闻部长穆赫辛·比拉勒16日在一份声明中警告以色列,如果叙利亚遭到攻击,他们将做出“坚决而直接的回应”,“抵抗力量已经能打到以色列纵深,敌人没有料到”。
伊朗也在同一时间遥相呼应。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6日表态支持真主党,并把以色列描绘为伊斯兰世界中的“一个恶魔和癌症肿瘤”。伊朗还表示,如果以色列攻击叙利亚,以将蒙受“不可想象的损失”。
真主党性质引分歧
除了与美国的关系问题,造成两个阵营对立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真主党的性质。真主党游击队是一个什叶派军事组织。由于宗教和历史原因,中东地区的逊尼派领导人不愿意看到什叶派势力的崛起,尤其在什叶派政治力量掌握伊拉克政局后。
黎以冲突发生以来,在阿拉伯世界,真主党赢得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约旦政治分析人士拉巴尼认为,“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政权看来,真主党是伊朗势力的一种延伸”。
《洛杉矶时报》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曾在一年前警告说,要防止出现从伊朗经伊拉克到黎巴嫩的“什叶派弧圈”。
但阿拉伯政权的消极姿态,和真主党的抵抗姿态在一些国家内部造成民众对政权的不满。
设在埃及首都开罗的美国大学政治学者伊曼·哈姆迪说:“埃及政府为阻止以色列侵略做了什么?当一个小小民族主义者的抵抗运动最终做出所有拥有强大军队的阿拉伯政府所不敢为的事情时,在民众眼中,那些政权的威信受到很大损害。”
亲美势力很“受伤”
美国至今为止的“不介入”姿态也让黎巴嫩政府的亲美势力很“受伤”,公众也因此产生遭到背叛的感觉。
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冲突发生后,黎巴嫩政府希望美国能出面干预,促成停火,但美国袖手旁观的做法令黎巴嫩人大失所望。
由黎前总理哈里里的儿子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黎政府主要派别是“中东地区最亲美的阿拉伯人。他们曾向人们承诺,如果反对叙利亚,美国会保护黎巴嫩,”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中东问题专家约书亚·兰迪斯说。
“但当以色列狂轰滥炸他们的时候,美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保护他们,”兰迪斯说,“整个阿拉伯世界看到,哈里里成为以色列权力祭坛上的牺牲品。对阿拉伯人来说,这等于剥下了(美式)民主的脸皮。”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