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一段时期以来,天津市塘沽区的洋货市场内有一些不法之徒倒卖具备一定杀伤力的钢珠枪和仿真枪。这些枪贩子专门把目标放在去那里休闲购物的外地人身上,并且有选择地故意向一些北京游客兜售仿真枪支、电警棍及弩等违禁品。
6月2日开始,公安部在全国开展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对枪贩子进行了严厉打击。
“中间人”搭桥转入地下交易
6月10日,记者在洋货市场里转了一大圈,没有一家店主表示敢卖记者枪。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叫住了记者并问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家伙(枪)?”记者说:“能打钢珠的。”“那你留下电话我帮你联系,现在这里管得太紧了,估计以后都不会有人再卖了,我也是在帮朋友清理一下货底子,卖完后就洗手不干了!”那人边说边和记者交换了联系电话,随后走开。
就在与这名“中间商”交换了联络方式后的第7天,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进了记者的手机里,对方是一个操着东北口音的男人:“是你要货(枪)吗?”
外地口音成枪贩“定心丸”
这名枪贩子开始并不急于和记者谈论要什么样式的枪支,而是详细地调查了记者的“户口”——是什么地方的人、家在什么城市什么地区等。在一切都“核对”无误后,枪贩子表示歉意地说:“大哥,对不起,不是我太多疑,实在是查得太紧了……”
“一般买我们枪的人,都是北京的,也有东北人在北京做生意的。操本地口音的人买枪,我们根本就不卖,谁知道是不是警察?”枪贩子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生意经”。
最后,枪贩子向记者推荐了“仿六四”和“沙漠之鹰”两种枪型,并初步约定了交易价格:“两支钢珠枪5700块钱,你等我电话通知你来取货。”
枪贩谨小慎微交易地换七个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7月15日晚上,枪贩子给记者打来电话称,第二天可以交易。
7月16日下午2时整,记者如约来到枪贩子指定的地点。就在侦查员准备张网以待的时候,枪贩子打来电话:“出了宾馆门,往右转,走到头儿。”
2时05分,记者按照枪贩子的指示来到一个菜市场门前,等了不到5分钟,枪贩子再次打来电话:“往后退20米,然后进一个胡同。”
记者又按照枪贩子的指示进到第三个交易地点——一幢居民楼后面的一片很大的空地。就在记者准备打电话给枪贩子的时候,一名穿白色背心的男子出现在记者的车前并开始绕着车转圈,随后离去。
几分钟后,枪贩子再次打来电话,通知记者赶往第四个交易地点——附近一个居民小区的门口。在那里,“白背心”上了记者的车,但是他并没像电话里约定的那样带着枪来,而是要求记者先交钱。
“白背心”在看到了记者手中装钱的信封后放下心来,让记者在原地等候,随后便下了车。一名一直在附近转悠的黑衣女子突然快步走向“白背心”,一阵耳语后紧张地离开,随即记者便接到“白背心”打来的电话:“附近有警察,换地点!”
第五个交易地点是小区附近的路边,但是当记者刚刚赶到这个地点时,他又改变了主意——“你继续往前开,到洋货市场附近的路边等我。”
当时已经是下午2时40分左右,当记者赶到第六个交易地点后,枪贩子就不再主动与记者联系。他给记者发了条短信:“想要货就等等,附近好像有警察……”
在经历了近两个小时的等待后,枪贩子终于有了回信,并约定了最后一个交易地点——胜利宾馆的院外,同时他要求记者把车停在逆向行车道上。
一沓白纸“钓”住枪贩子
就在记者等待的时候,枪贩子再次打来电话,不过这次电话不是变换交易地点,而是让记者从车上下来与其在地面进行交易。
下午4时30分,记者看到从对面驶来一辆墨绿色的出租车,“白背心”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出租车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记者车辆的后面,枪贩子拎着一个大的纸袋从车上下来并向记者的车跑了过来。
记者接过纸袋后故意放在了驾驶座位上,打开包装纸,两把乌黑的钢珠枪出现在记者的面前。“白背心”接过装着“钱”的信封,紧张地四处看了看,然后准备打开信封查看钱数。
就在这时,5名警察出现在他身后,发现情况不妙的他扔下信封撒腿就跑,却正好跑进了警方预先设好的包围圈,最终束手就擒。
贩“枪”利润诱人
经过警方突审,枪贩子交代了枪支的来源和成本。这两支枪是在警方开始对塘沽洋货市场重点整治之前上的货,每支成本600元。其实他在交易时已经有很强烈的预感要出事,但是之所以冒险交易也是因为交易的利润太诱人了。毕竟,两支枪1200元的成本,利润却高达4500元。
购销仿真枪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22条之规定,国家禁止制造、销售仿真枪。制造、销售仿真枪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法制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