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沈文虹)盲人专用的声导手机、实时显示公交车行驶距离的电子站牌、解决青藏铁路冻土世界级难题的“热棒”……真是不看不知道,这么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全都出自南京本土企业。自本月6日开始,这些专利成果及产品在位于南京科学会堂的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集中展示,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员前来观展。 前天上午,市委书记罗志军在市委常委、秘书长沈健,副市长许慧玲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2006南京市专利技术成果及产品展示会,为南京企业发明专利技术和专利成果“助威”。罗志军指出,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热情,调动企业创新资源,释放企业创新能量,是我市年初召开的全市自主创新大会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专利作为对创新技术的权威认定,其数量和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和地区的创新实力,专利技术必须走入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获得真正的效益。我市举办这一展示会,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一个平台、两个机制”的建设,通过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专利技术为市场所关注,推动全市专利技术的实施和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
“这是我们公司研制的GQJ型隔振器,已获得国家专利,这一产品用的是民用元器件,比进口产品的成本低很多……”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看到市领导一行到来,迫不及待地“推荐”自己公司的“拳头产品”。市领导在关注专利技术本身的同时,更关心的是技术的市场推广。“这是军用产品,你们有没有想过它的民用用途?”罗志军问。“正在研究。比如汽油管道的减振,最好是企业提出问题,我们用技术解决。”这位负责人显然对技术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罗志军说:“对,南京拥有很多像你们一样实力雄厚的军工企业,你们是南京自主创新的最好资源,也是南京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这次展览也是为你们提供寻求合作的机会,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才最重要。”
“这是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这个世界级难题的热棒技术,出自我们南京的中圣集团。”解说员的话让罗志军再次停住脚步,这时,中圣集团的一名技术人员向罗志军现场讲解热棒技术,当听说中圣集团是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创办,并已成功上市,罗志军充分肯定:“南京确立了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平台、两个机制’,大学教授、研究人员积极走向市场,让科技成果发挥效益,这是我们最提倡的。”
不仅完全替代进口产品,还制定了本行业国家标准的恒力弹簧支吊架;出自民营企业、点火能量比进口产品大3—6倍的火花塞检测器;可以广泛应用到民用产品上的头载显示器……展示会上,一项项具有开创性的技术和成果让人大开眼界。市领导边走边看,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尤为感兴趣,罗志军关心地询问电子站牌什么时候可以在南京的公交线路推广,希望盲用手机成本再低一点,让更多盲人真正用得起。
据悉,共有300多项专利和50多个专利产品在此次展会上展出,不仅得到市民的关注,还吸引了四川攀枝花、安徽滁州和本省淮安等地的客商前来参观和接洽。对以展览和推荐的方式让专利技术“走出深闺让人识”,罗志军十分满意,他寄语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想更多的办法力争早日打破瓶颈,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使南京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更多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