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mangazine|名牌》杂志 > 大道/极乐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时间:2006年07月19日13:46 我来说两句  

 
有奖评新闻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六方套瓶
中国民间夺宝奇兵征战录

王处直墓武士浮雕

  专题策划/胡海卿 执行/胡海卿 韩雨亭 图片统筹/范雨翔 设计/孙海

  今年五六月间,一次由半官方机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下称“专项基金”)组织的“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日本淘宝之旅引起了公众极大的争论。

  14位报名参加此次行动的民间收藏家,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身份由“到海外抢救国宝的英雄”一下子被人说成了“文物贩子”。

  这种语境的变化,反映出民众在面对“如何看待文物收藏和投资”以及“流失文物应该以何种方式回流”等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一个国家的文物,的确是一国文明最为形象的浓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智慧,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与尊严。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以投资为目的的文物收藏也不应归结为对一国文明的不敬,甚至说是亵渎。

  说到底,这次所谓的“海外淘宝行动”不过是一次带有半官方色彩的“主题旅游”—一群民间收藏家浮出水面,带着各自的目的去了一趟日本,一览异国风光的同时,又能一路与志趣相投者切磋交流,一起“淘宝”。

  我们遍访了这群民间收藏家,试图将他们原本低调的面貌呈现出来;我们摘录了“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日本之行的“淘宝日记”,人们也许能在其字里行间看到情怀;我们采访和邀请了国内文物界一流的专家学者,让他们来谈论和发表自己对中国文物流失与回购行为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发现了国内这样一个分有三六九等的民间收藏家群体。

  他们中,有的家族背景极深,财力无限,收藏目的纯粹,完全达到审美境界;有的尽管财力强大,但也只能以卖养藏,以期调整自己藏品的精纯度;有的以古玩买卖为生,但对于爱极之物,也会“在资金流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尽量让这件东西在手里多压一压”……

  得承认,参与此次“海外淘宝行动”的收藏者之中,想法现实者有之,但也因其直白而显得可爱,“希望能淘回跟国内有差价的东西,即使没发现好的,也淘上一两件,先把路费赚回来”。

  商业社会,用商业手段解决问题,对于文物收藏来说,应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做法。当然,运用商业手段进行投资回购,只应是针对通过合法渠道流失出去的文物。针对那些因战争抢掠、盗凿、盗掘等不道德的和非法的手段而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我们也同意,“回购是再次被掠,二次被盗”的观点。

  有人统计过,若要将中国因被抢掠和盗取而流失在海外的“国宝”全部回购,大概需要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现阶段中国两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我们钦佩希腊人民,他们为争取古代巴特农神庙埃尔金大理石雕的归还(现存大英博物馆),至今仍在与英国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不惜采用强硬的外交手段)。请听,希腊方面的谈判代表多会说话:“连香港都可以归还中国,为什么古希腊文物就不能物归原主?”(文/胡海卿)

  日本

  淘宝日记

  “风可以吹去国宝上的尘埃,能否吹散历史的迷雾、吹开心头的疑问。生活在别处,他乡亦成故乡?国宝的生活没有别处,他乡永远是异乡。”

  —牛宪锋

  ⊙第一天(5月3日) 晴 北京-东京

  文、图/牛宪锋(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

  5:00,天气很好。开车送我去机场的老胡一路上猛踩油门,我说,别急,安全第一。他跟我急了:你去日本是为了咱们中国的文物,把你耽误了我可担待不起。

  6:00,首都机场国际出发四号门,“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日本淘宝团”的20位成员都到齐了。团长马保平,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执行主任;领队杨秀方,天鹅国旅日本部经理,负责这次日本淘宝的行程安排;专项基金王维明总干事;两位“护驾”专家王莉英和潘深亮都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

  与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的藏家朋友都是初次见面,趁着发护照和填出境申报单的机会,跟大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寒暄。虽然多少都带着点早起的倦意,但每个人都很兴奋,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热情与期待。

  8:25,日航JL780腾空的刹那,我的心也悬了一下:这将是一段有计划、却充满未知的旅程。

  淘宝团还在报名阶段的时候,我们专项基金就已经通过日本的关系跟一些古董店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为淘宝团专门准备。

  飞越渤海、朝鲜半岛、日本海那蜿蜒而清晰的海岸线。12:50,飞机降落在成田机场。入住成田国际花园酒店。吃过晚饭,我把组建“国宝工程海外寻宝藏友会”的章程和报名表发给团员,这是临出发前才准备好的,我心里没底。但大家对藏友会的认同和积极响应出乎我意料,甚至有人还表示,如果这次淘到宝贝,会向国宝工程捐款,支持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公益事业。我感动,但更欣慰。

  从酒店房间眺望,一个金色的塔尖自浓密的碧绿树丛后刺出,是成田山新胜寺的三重塔。去往新胜寺的路,高低起伏、曲径通幽,两边是保持着古代原貌的店铺和餐馆。流连穿行,体会自百年前流淌而下的民风,为一种纯朴而自在的气氛所包围。这天也是日本的黄金周假期,很多人到新胜寺祭拜游玩。时已傍晚,人群已散,寺中清明静寂。三重塔是日本重要文化财产,古意昭彰。作为小而有形的古建,它承载和传承的是大而无形的文化。文物亦然。

  ⊙第二天(5月4日) 晴 东京

  醒来,清澈而有力的阳光撞入眼睛。窗外,春风在翠绿的山岗间荡漾,空气清爽而冷冽。在如此一个温润的早晨,我们将纵穿东京,目标:和平岛。

  在和平岛东京物流中心举办的古董博览会这次已是第113届。该博览会是日本最大的古董、艺术品市场,已经有30年的历史。起初是每年两届,随着规模和影响的扩大,后来改为每年四届,每届三天。这届古董博览会是昨天开幕的。

  今天是日本的国民休息日。淘宝团10:00进到会场,人不是很多,但也络绎不绝。在门口放眼望去,宽敞的大厅全是展卖古董、艺术品的铺位,估计有300来个。淘宝团四散开来,分头去找寻自己钟意的宝贝。毕竟市场上占多数的还是日本的古董,字画、瓷器、玉器、雕刻、手工艺品、古籍、饰物……中国古董夹杂其间,真正是要“淘”呀。但对藏家而言,乐在其中的是淘宝的过程,买到喜欢的东西则是一种快感。

  我跟潘深亮研究员同行,轻松闲适地走过每一个铺位。淘宝需要这样的心态,淘宝更多是偶然的发现。但态度必须是认真和严谨的,否则将轻易地错过正等着你的宝贝。没想到真发现了一家专门展卖中国字画的,以吴昌硕款的作品居多。店主是个老者,据他讲,这些画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朋友赠送给他的。不靠谱,你不过也就70岁嘛。

  老潘在故宫专门研究字画,在中央电视台的 《鉴宝》 也时常上镜。他告诉我,吴昌硕在日本办过画展,很受日本人追捧,很多仿品流到了日本。这几件是20世纪20年代仿吴昌硕的作品,但水平不低。此类作品在国内拍卖会上曾拍到十万多。提到价格,店主称 《花卉四条屏》 280万日元(人民币约20万)、 《松石图》 180万日元(人民币约13万)。看我们兴趣不大,店主又拿出一幅号称“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一幅字。老潘看了一眼就摇头了,店主竖起大拇指,笑着承认:假的。

  不时碰见淘宝团的藏友,均小有斩获:花梨木摆件、玉佩、手杖。但我感觉这只是找感觉,好戏在后头。突然碰见王维明,她昨天一下飞机就单独行动了。她告诉我,昨天见到真东西了,大件儿。还告诉我,刚才看到一件金代的瓷器,国内少见,但有残。

  看看离集合的时间差不多了,我准备撤。在门口碰见来自浙江的叶英挺,他正在犹豫,但决定再回去看看。这是件青瓷胡人跪侍油灯,叶先生是做青瓷博物馆的,对这样一件器型独特的宝贝自然不想错过。由于语言问题,双方把价钱写在纸上讨价还价。几经反复终于成交,叶先生长舒一口气、展露笑容。

  离开会场回大巴的路上,看到上海的字画藏家朱勇年和浙江的青瓷藏家王旭平急匆匆赶回会场。20多分钟后,两人捧着两个纸箱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果真高潮总在最后?!两个小时的淘宝,时间比较短,但对于眼光独到的藏家,绝对不虚此行。

  中午在东京塔吃饭。下午,大部队去了新宿和银座的当铺,但没有收获,一是规模太小,二是当铺里充斥名牌手包、首饰、手表,不合藏友们淘宝的胃口。银座是可以逛逛的,但我没有饱满的情致领略日本最时尚的繁华。

  晚饭在号称日本年轻人时尚风向标的涩谷吃神户川牛肉,喝了啤酒。晚上入住的晴海大酒店紧邻一条运河,从窗口可以眺望银座灿烂的光影和东京塔射向夜空的明亮。弦月含诗情,夜色流画意。

  ⊙第三天(5月5日) 晴 东京

  皇居碧水依绕,林木苍翠,院落几重深。

  在皇居内苑,有保存近代以来日本历次对外战争所获“战利品”的五座“御府”:振天府(中日甲午战争)、怀远府(北满事变)、建安府(日俄战争)、忄享明府(日德战争、出兵西伯利亚)、显忠府(济南事变、满洲事变、上海事变)。哪个与中国没有关系?

  的确想进这御苑禁地一探究竟,可我连二重桥都靠近不得。皇居外偌大广场铺满碎石,踏上去铿锵作响,据说是古代为防刺客而设。

  皇居外走马观花之后,我们赶往小川古董店。今天是日本的儿童节,以前是男孩节,现在男女老幼一起过。所以,很多公司是不上班营业的。但由于提前打过招呼,有日本朋友引荐,小川为淘宝团专门进行了准备。果然一进店,满目皆是中国的文玩古董。十多人一拥而入,顿时人满为患,让小川有点措手不及地紧张。

  但摆在外面的古董普遍意思不大。尤其难入京城知名大藏家刘文杰的法眼,他让小川尽管把最好的拿出来。小川有点犹豫,希望大家都坐好、安静下来。但随后小川解释说,有一些藏品拿到香港的拍卖会做预展了。或者,他还是有顾虑,也可能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我看差不多了,遂让日本朋友带刘文杰和朱勇年去另一个收藏家那里看画,他们对书画收藏都颇有建树。这也是事先安排好的,王维明和老潘一大早就过去打前阵了。

  有心人自有专注。叶英挺对几件青瓷很感兴趣,反反复复研判多时,还饶有兴致地与小川切磋。其中一件他比较中意的清仿龙泉窑琮式瓶,品相虽不尽完美,但他有意拿下。叶先生专门收藏青瓷,只要认为值,他不会太在意价格。小川认为这件瓷瓶是明仿的,开出的价位明显高出叶先生的心理认同。最终只有放弃,还是不值得解囊收纳。

  中午,淘宝团在浅草司附近吃饭,然后顺便去了雷门。恰逢假日,香火旺盛,人山人海,只得随了人流往前走,又怕挤散走丢,连两旁售卖各式风俗工艺品的摊位也无暇顾及。突然传来消息:因为假期,本来计划下午去的聚友画廊准备没有到位,去不成了。另外,刘文杰和朱勇年去看画的那边,也无甚收获,应了一句俗语:话不投机半句多。日本的古董商人普遍谨慎,与他们打交道没有足够的沟通和信任、不讲究方式方法是不行的。凡事皆需战略战术。

  索性直奔东京国立博物馆。在游人如织的上野公园,国立博物馆闹中取静、曲径通幽,其中的东洋馆内汇集了众多中国文物:佛造像、青铜器、瓷器、书画……可以说各种门类无所不包。我花了大部分时间在东洋馆一层,这里有中国精美的佛造像,但每一个都是残缺的。

  残缺诉说了真相,它们只可能是被硬生生从原来的位置凿下来的。但我们却无法因这种对文明的伤害、对艺术的犯罪来指责博物馆。多么的无奈,无奈中有一丝悲哀的欣慰:能够用仰望来审视不失为一种幸运。虽然不能用三角架,我还是用DV把所有中国文物拍了下来。走出东洋馆我才发觉手臂已僵直,不过也值了。

  ⊙第四天(5月6日) 大风 晴 东京-横滨-箱根-笛吹

  疾风,突如其来,掠过横滨奔放的海面,追逐天边云的脚步。在21世纪未来港的摩天大厦中,在倾泻而下的破碎日光里,我遭遇时空交错的怦然一击。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国宝兮在他乡。风可以吹去国宝上的尘埃,能否吹散历史的迷雾、吹开心头的疑问。生活在别处,他乡亦成故乡?国宝的生活没有别处,他乡永远是异乡。

  “我有个多年交情的哥们,也是搞文物的,来日本十几年了。”来自北京的李春建有点胖,说话少有顾忌,却往往一语中的,“就在横滨,没准能在他店里买点东西。”当时,我们正在中华街一家餐馆门口,预订吃饭的时间没到,就一边翻看店里的招贴,一边闲聊。我笑,“没这么巧吧。我感觉这里还没昨晚上在新宿歌舞伎町碰见的老乡多呢。”

  “你说什么来着,他就那么巧!”李指着地图说,“看见没,这就是我那哥们开的店。”此言一出,地图马上成为众人的焦点: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去,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尤其几个这两天没有充分释放淘宝欲的团员跃跃欲试。

  说去就去,按图索骥,转过两个街角,便看见了招牌。进店一看,果然名副其实,内外两间屋子摆满中国古董。不巧的是,老板还没回来,李春建没见到哥们。但这已不重要,淘宝才是主旋律。日本女店员热情也懂中文,交流不存在障碍。来自江西景德镇的王文庆没怎么还价就在第一时间搞定一件龙泉双耳套环花瓶,数钱的动作专业而夸张,透着激动和兴奋。店主回来了,顺便带着一箱子古董,寒暄的同时也透露了一些信息:日本民间的中国文物非常多,只可惜手上的钱总是不够用。

  叶英挺又有斩获,这次是件龙泉袋足鬲,釉色均匀,炉耳曾断裂,但用金镶过,据说在国内没见过同型制的。他还看上了一个大罐,但被告知已经售出,留下一点遗憾。已经饿了,但团员兴致高昂,即使没淘到宝,也非常满足。

  饭后离开横滨,逐风疾行,转过几座山,富士山于眼前乍现。远方有点阴天,富士山雪顶映衬出多情的柔白。在前往箱根的山路上,富士山一路陪伴,偶有云雾飘过,线条刚劲的山体呈现几分朦胧的美感。

  在和平公园稍作停留后,沿山路盘旋而上,经过芦之湖,上到大涌谷。这是座活火山,喷发着滚滚白烟,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道。天空阴沉,山风凛冽,寒意顿生。鸡蛋在火山高温和硫磺气体的双重作用下,蛋壳成为黑色,美其名曰:黑玉子。据说吃一个多活七年,我吃了五个。

  ⊙第五天(5月7日) 雨 笛吹-名古 屋-京都

  从笛吹到名古屋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丝雨迷蒙、云遮雾罩,松涛竹林,白墙黑瓦,山樱花烂漫,小河水轻轻拂过田野……一切的一切,在车窗中催生一派怀旧。何尝不是怀旧?不怀念那些随历史凋落的旧物,谁会千里迢迢且奔波?!

  随行记者发回国内的第一篇报道已经见报,并且上了新浪的新闻头条,网上的反应很热烈。但我对这种热烈深感悲哀,因为网友的评论相当不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认为现在海外的中国文物都是被掠夺出去的,不应该买回来云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多么的无知,多么无所谓的愤青情绪。其实对淘宝,我不反对有异议乃至负面的论调。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尤其在网上。

  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超过一千万件,到海外的渠道和方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强盛的古代,通过贸易、文化交流、外交等途经去到国外的,有的确实在懦弱的近代通过战争、盗掘、盗凿等非法的、不道德的方式流失的。但即便是血痕,也因岁月的流逝而无从找寻。对于国外市场上的中国文物,要想它回来,商业的手段和市场的渠道是最直接的。更何况,我们不是没有买回来的能力。

  这两天困扰我的,还有老朱(朱勇年)在和平岛淘到的一幅画。前天和昨天晚上,我都近距离仔细研判了它:绢,薄如蝉翼,角有腐痕。老朱告诉我,其题材取自密宗,多见于唐卡。“当时我几乎没有发现满意的东西,有一点失望,走出会场后又有点心不甘,就返回去看了两眼,没想到摊主向我出示了这件让人震惊的宝贝。”左上有题款,虽不全,但“广德元年癸卯”字样清晰可辨。我立即上网搜索:广德元年是唐代宗的年号,为公元763年,也恰是癸卯年。

  老潘告诉我,他虽然对唐卡和绢画研究不深,但哪怕唐朝的一片纸现在也是宝。如果通过科学检测和专家鉴定,确定属唐代文物,则是填补空白的惊天之举。这就是淘宝,有那么多的意外惊喜和不可预知。而团员们能有如此切磋和交流,又何尝不兴奋和畅快!我还看到了来自浙江的王旭平在和平岛淘到的一件据称是日本绳文时代的陶罐,距今五千年之久。“等日本人想看他们的宝贝,只能来中国了,哈哈。”虽没淘到中国文物,但这话说得痛快,听着舒服。

  车停了,我的思绪马上被拉回现实:京都到了。雨还在下,新门前通美术街曲折幽深,数十家古董、艺术品店散落于几条古色古香的小巷中。王维明先带老潘、老朱等人去事先联系好的古东阁看画。其他人分头结伴而行,淘宝去也。

  已是下午三点,因为假期和天气原因有个别店已经关门。我冒雨独行,接连看了十多家店,但并没有发现值得关注的古董。毕竟我不太懂,而且语言问题妨碍我和店主交流。实际上,王维明他们从古东阁出来,进了几家店,经过简单的沟通后,店主都从内室拿出了不错的东西,只是因为价格谈不妥而放弃。没有沟通和了解,是很难从古董店淘到宝的。

  ⊙第六天(5月8日) 晴 京都-大阪

  最早看到金阁寺,是在动画片 《聪明的一休》 中。建于1379年的金阁寺起初是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足利义满是一休时代最大的掌权者,1402年8岁的一休曾在金阁寺与他有过一次会面。位于镜池湖畔的金阁寺,是京都最负盛名的庙宇和世界文化遗产,与富士山、艺伎并称日本三大经典。但其正式名为鹿苑寺,因重建后整个建筑镶以金箔,故名金阁。

  金阁在阳光下金碧辉煌?通体闪耀着明亮的金光,将湖面映衬得金水旖旎。目光越过金阁顶端展翅的金凤凰,是葱茏的青色山峦和层林叠嶂。早上离开酒店时,淘宝心切的藏友提出直接去大阪。在金阁寺停留半小时足矣,因为这点时间省略一次震撼的心动和沉醉的迷离,那是相当遗憾。

  三岛由纪夫在小说 《金阁寺》 中写到:金阁处处皆是,而在现实里却看不见。我想不是看不见,是没有发现金阁的兰心慧眼,所以这次淘宝是不会有遗憾的。昨天晚上与团长马保平有过一席聊天,他提到,在三四十年前,日本和韩国经济腾飞后,都曾从海外买回大量本国文物。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增强,海外中国文物回流已成趋势和热点。所谓盛世兴收藏也,而且国家也鼓励藏宝于民。

  我们今天的淘宝是顺势而行,通过基金会组织引导,有专家随团咨询,国内的收藏家组团成行。这何尝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淘宝模式,尤其是我们做到了信息先行,并事先了解了团员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事先联系日本的收藏家和古董商。而这种模式的固化,就是“国宝工程海外寻宝藏友会”,为藏友创造开眼界和长见识的条件、提供沟通和切磋的平台、为海外中国文物回流开辟新的渠道。这何尝不是一次丰收?!

  中午,淘宝团来到大阪,淘宝之旅的最后一站:高潮总在最后!老松通古董街比京都规模更大,店铺更集中。虽没有京都的古静,但商业气息更浓。我们也特意事先联系了三家专营中国古董的店。一下车,团员们便沉浸在古董的包围中,抓紧享受淘宝的乐趣。陈蒙(化名)就在这里淘到一件品相完好、雕饰精美的青铜三足鬲。据他讲,这件铜器的年代为商末周初,有四字铭文。“回国进关后一定要按规定报关,只有拥有合法的手续,才能保证不会遇到麻烦。”他的话也提醒了每一个团员。

  穿过闹市,灯火渐次升起;沿海岸线疾驰,越过跨海的虹桥。晚上,住在关西机场日航酒店,明天将从这里直接进入机场,踏上归途。“下次淘宝一定记着通知我们呐!”我无从想象明天迎接我的是怎样的天空,因为那不过又是一个轮回的开始。

  谁藏了

  中国的流失国宝?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英国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一向被认作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的中国文物的博物馆。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中所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藏品目前已接近700万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000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比如,清代乾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 唐代摹本最为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盗宝第一人”)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

  书画:顾恺之 《女史箴图》 唐代摹本、李思训 《青绿山水图》 、巨然 《茂林叠嶂图》 、李公麟 《华岩变相图》 、范宽 《携琴访友图》 、燕文贵 《群峰雪霁图》 、苏轼 《墨竹图》 、马远 《山水再游图》 等。

  青铜器: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大英图书馆

  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 《永乐大典》 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包括刻版印刷的 《金刚经》 )和地图。

  法国

  枫丹白露宫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枫丹白露,原意为“蓝色之泉”,在巴黎东南90公里处,周围有2500公顷的森林,自古这里就是狩猎、避暑的胜地。法王路易六世时期(约公元1137年前后),这里最早开始兴建宫殿。经过几代帝王的不断扩建,枫丹白露宫日益完善并富丽豪华起来。

  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巴黎国立图书馆

  馆内目前收藏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 《圆明园四十景图》 ;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 《圆明园四十景图》 ;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 《格登鄂拉斫营》 ,以及 《圆明园菊花迷宫图》 等。

  巴黎东方博物院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巴黎集美博物馆

  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馆内还收藏有圆明园艺术品珍品:郎世宁绘制的 《乾隆肖像》 ,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为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陀螺状,造型精美,画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图案种类各异,绚丽多彩、万紫千红,非常美观,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珍品。

  日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最大的博物馆。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的 《洞山渡水图》 、 《寒江独钓图》 ,梁楷的 《雪景山水图》 、 《李白行吟图》 、 《六祖截竹图》 、李迪的 《红白芙蓉图》 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据 《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 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美国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馆内收藏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白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又在巴黎拍卖会上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馆

  该馆以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 《捣练图》 ,宋代摹本、宋徽宗 《五色鹦鹉》 。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收藏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郎世宁绘制的 《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乾隆只见过3次,即绘制完成之时,70岁时和他退位之际。

  芝加哥美术馆

  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件战国提梁孟。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收藏有一座原藏圆明园的乾隆大玉山子。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崖下露出亭台殿阁,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极为壮观而精致。在峭壁之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的 《兰亭序》 。

  挪威

  伯尔根实用艺术博物馆

  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挪威人蒙茨的捐献。1887年蒙茨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了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个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多年,收集了两千五百多件中国文物。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资料提供/李红霞)

  文/韩雨亭 图/贾树森

  欲真知刘文杰者,其再思,其再思,其再思,请试思。

  这是刘文杰一句戏谑之词,说完之后,哈哈一笑,声音爽朗而狂放,旁若无人,没有任何的顾忌。

  对,就是狂放。在这次去日本的“淘宝团”中,也数他最“酷”,几天下来,什么东西都没买。

  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什么可买的,全是假的。”

  刘文杰主收藏字画。之前,他去过几次日本,都没淘到什么货真价实的东西,都是空着两只手,打道回府。原本对此次日本之行寄予极高期望,没想到,这一次仍然是空手而往,空手而归。习惯了。

  走完京都、大阪、东京,看到的那些如王铎、傅山、吴昌硕等中国名家的字画,一趟下来,从古玩市场到商店,竟是清一色的假。甚至,徐邦达、启功等人题过的一张 《沅江》 ,更是假得离谱。有的假画,日本人至今都还信以为真,甚至还公开在画册上出版。

  他甚至断言,日本回流的字画,目前为止,虽然不能说是全假,但基本上全是假的。真的微乎其微,即便那些被专家和媒体认定的中国字画,也不排除造假的嫌疑。

  日本人不能鉴定中国画,或者不完全能鉴定中国画的真伪。可能出现的现实是,多年以前从中国买过去的假文物,极有机会被我们再满腔热情地买回来。

  这是一个历史的怪圈。

  收藏齐白石

  他出身高干家庭,父亲是老党员,担任过某机关重要领导,毕业后,他也进入到了机关工作,后离职赋闲在家。这便是刘文杰向我们袒露的一切。

  他搞收藏的历史很长,中国最早的收藏圈多以老干部为主,他是圈子里最年轻的收藏者。那时,名人字画也便宜,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张齐白石的画,他家墙上挂的全是齐大师的真迹。

  这让刘文杰甚为得意,他甚至扬言,单字画的精品程度而言,全中国“独此一家”,不可能有第二家达到他的收藏水平。

  “我这里的东西,你一看就知道是不是好东西。”

  齐白石是他的艺术启蒙者,也是激发起刘文杰收藏欲的画家。他从小就喜欢看齐白石花鸟虫草,虾、蟹、蝉、蝶、鱼,他说这些能把他带入到一种充满生趣的自然世界。

  在刘文杰看来,相比之下,齐良昆的花鸟虫草跟他的父亲相比,则更像一个熟练的手艺人。齐白石喜欢把自己全身心投向大自然的花花草草,而齐良昆则全身心地把自己扑向父亲的作品。如此一来,自然没有父亲齐白石的花鸟虫草那么生动、灵气、传神。

  “中间隔了老大一层,那怎么能一样呢?”刘文杰说。

  二十年没上过班,让刘文杰早已忘记每天朝九晚五是一种什么滋味。最近,一所大学聘请他做教授,专门讲文物鉴赏课程,他嫌太远,在路上无谓地耗费生命,索性把自己家里一个大客厅腾出来,让十几个学生到家里听课。

  这样正好。他家里的客厅、卧室、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四处搜罗来的名家字画,一共50多幅。齐白石各个时期的精品,他家里差不多都有,还没算那些深藏于某个角落里的珍藏品。比如,1959年齐白石出版在他画册封面的画,便是从齐白石孙女手上买到的。这完全可以让他在教学生辨认中国字画时,有图为鉴。

  在他靠客厅窗子的角落,摆了一幅黄永玉的 《春江花月夜》 ,这是去年黄永玉在沱江边的玉氏山房里给他画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目前,黄永玉一共只画了三张 《春江花月夜》 。

  真假之辨

  在刘文杰的眼睛里,没有善恶,只有真假。

  造假之风已成传统。“南宋四家”的米芾便是一位造假高手;清代“扬州八怪”的郑燮为应付络绎不绝的讨画者,也曾戏墨假画糊弄他人。

  字画沼泽,深不可测。常常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没有火眼金睛,实在难以应付。所以,若不深谙真假之道,轻者损失钱财,重者倾家荡产。

  鉴定就是比较,只有知道什么是真的,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假的。

  刘文杰家里藏有很多老版的画册,这为他鉴定字画的真伪打下了基础,没事他就拿这些书来翻阅,将其烂熟于心,化成眼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也看过不少真迹。

  辨别真伪,除了拿真的与假的相比,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假画与假画比,以此找出不同的造假方式。譬如,齐家门造的齐白石的画,章是真的,字也接近齐白石的笔迹,画的总体风格也接近齐白石,可仔细一看,都有差距。

  北京画院曾给了他一张齐白石的 《东方朔偷桃图》 ,无论从人物的线条、款型上看,都像是齐白石之作,而当他把这幅 《东方朔偷桃图》 拿回家里,跟齐白石先生自己编辑的画册一对照,才发觉是假。问题出在东方朔的眼睛上,齐白石画的东方朔,眼珠子点得恰到好处,假画则把眼珠子点上眼皮了,该点眼珠子的地方是空着的,所谓眼大无神。齐白石的画,关键得看眼睛,因为,他本人不是画人物画的,大都是替花草传神,对人物的造型能力,并不是他的强项。

  假画也要分新假画还是老假画,老假画也有些艺术价值,毕竟,真的见不着了,只有通过假画去分析那个真的是什么模样。

  藏家心态

  二十多年没上班,刘文杰看了二十年的书,走遍天下,吃遍天下,所有没打过仗的地方他都去过。

  “饮食的最高境界不是为了让你吃饱,而是让你吃出其中的美味,只有美好的味道,才能给你美好的记忆。”

  至于收藏,刘文杰认为,最佳的收藏状态,是一种“轻松、愉快、健康”的心理体验。

  刘文杰开玩笑地拿自己和黄永玉比较,“黄永玉还有脾气,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没什么脾气,极其随和善良。”

  他经常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挂在这里的一幅幅字画,试图与他们的作者进行虚无的、却又有些真实的沟通。毕竟,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作者的心态、学问和技巧。观赏者只需将它调出来,为其所用。

  当然,那些收藏者的字画,既可以被当成艺术品,又是可实现增值的财产。

  但刘文杰很少卖画,偶尔也卖,卖掉的都是一些重复的,或者是自己又瞄上更好的作品,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收藏结构,让自己的藏品更加高、精、尖,这是收藏家与文物商最大的不同。

  早期,他曾写过一本 《刘文杰谈字画》 ,成了收藏界的入门参考,连出三版,均已脱销。最近,他又写了一本 《刘文杰再说字画》 ,即将出版。

  青瓷正反面

  尽管外界盛传,他只是一批浙江富商进行收藏品投资的前台代理人。但这丝毫不影响到他坚持的理想:建成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青瓷博物馆。

  文/韩雨亭 图/贾树森

  2005年,一条“浙江龙泉发现了明代处州官窑窑址”的新闻引发了中国收藏界的兴趣,两位叙事主角出现在了媒体面前,一位是浙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华雨农,另一位则是此次赴日“淘宝团”成员之一—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

  今年5月,他随中国“淘宝团”赶赴日本,几天下来,有所斩获。

  “日本市场还是有机会的,在做中国文物生意方面,我们肯定要比他们高明。”这是叶英挺此次日本之行得出的结论。

  5月9号,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从日本买回来的几件青瓷,只在北京住了一晚,10号便急匆匆地回到浙江老家。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大帮朋友邀请到家里,请他们欣赏。

  “我这次去日本,就是为了看看他们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坐在茶几对面的叶英挺底气十足地说完这句话,端起茶杯,自斟自饮。

  叶英挺喜欢喝茶,还专挑名贵的茶叶,沏上的这壶洞庭碧螺春获得过台湾金奖,据说每斤要花掉几万元。

  刚从日本淘回来的几件瓷器摆放在屋子的另一端。元朝时期的露胎笔贴,颜色碧如湖水,异常漂亮。东京古董展上,它的出现让叶英挺“眼前一亮”,凭其多年的经验和直觉,他深信这种颜色来自元朝的龙泉窑。除此之外,他还从日本买回来了一件(据说)同样产自元代龙泉窑的香炉。叶英挺不止一次地对外宣称:“从没在国内看到过如此造型奇特的香炉”。只是,目前这一切还尚无定论,很多人甚至认为他买到的不过是几件赝品。

  青瓷缘

  正当我们摄影师架起设备拍摄时,一位年轻女子闪进房间,叶英挺赶忙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夫人”,语气恭敬。

  此次日本之行,叶英挺并不是单枪匹马,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夫人—丘安妮,这个名字新闻中很少提到,不过,谁也没想到她是活跃于美国的华裔收藏家。她祖籍西安,出身古董世家,父亲丘小君是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1990年代初定居香港,并在香港古董店云集的好莱坞道开了一间古董店,每次到拍卖行参与竞标时,都是父亲幕后发出指令,丘安妮举牌。

  八年前,俩人相识,而他们真正走在一起,却与一桩重大的国际文物官司有关。

  2004年3月,苏富比在纽约推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国家文物局下属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委托丘氏父女代为竞投四件中国文物,分别为“康熙辛丑款铜胎珐琅花虫叶题句杯”一对、“康熙紫檀镶嵌彩绘庭院人物园十二扇围屏”一套、“唐三彩褐彩三花马”及“清雍正款豆青釉青花云螭纹折沿盘”。最终,丘氏父女以较低的价格竞投成功。

  未曾想,丘安妮当时的丈夫犹太裔艾克曼(JohnAckerman)见财眼开,提出离婚诉讼,试图以“婚姻共同财产”为由获法庭颁发禁制令,封存四件文物。最后,国家文物局派专人前往美国打官司,经法院五度审讯,四件文物才最终回国。

  丘安妮的离婚,使得叶英挺“有机可趁”。他说:“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也算是陶瓷的功劳吧。”

  弃教从商

  对于叶英挺来说,青瓷改变的不仅是他的爱情,更是他的人生轨迹。

  如果不搞青瓷收藏,叶英挺现在可能依然会是浙江丽水一所小学的教书匠,每天站在课堂上向孩子们传道授业。

  而在叶英挺的内心,他并不满足于一辈子当一名小学教师,但为了生活,他强迫自己在讲台上站了八年。压抑有时能让人滋生一种奇异的力量,他教出来的学生却大多在当地名列前茅。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务实主义者,常能有效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的青瓷之缘从读书开始,那时,龙泉师范附近山上四处可见的青瓷瓷片,让他爱不释手,自此一发不可收。每到寒暑假,便跑到宝溪、岭根等有龙泉青瓷烧制史的村里,向老艺人们讨教。

  收藏是一种昂贵的爱好,教师微薄的职务工资,远远不能满足其在收藏方面的巨额开支,为了挣钱,他动过不少脑筋。譬如,教书时,他便拿起相机给学生们拍照片,赚点小钱,随之下海经商,由温州向内地贩卖过服装、录音带、茶叶……。

  于是,原来的“叶老师”变成了“叶老板”、“叶馆长”,而这些称呼的改变,则意味着他角色的转换。

  博物馆理想

  2004年,叶英挺在浙江丽水市创办了丽水处州青瓷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家以龙泉窑青瓷为主的民营青瓷博物馆。博物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馆藏青瓷品1000余件,从三国两晋一直到宋、元、明、清,应有尽有。包括北宋的“八叶九佛瓶”、南宋的“心中有佛”、元代的“镂空乳钉三足炉”以及一批明初官窑青瓷,甚至还有宣德皇帝用过的龙盘。

  尽管外界一再传言,“‘叶馆长’只是一个前台代理人的身份,他的背后有相当一大批富有浙商撑腰,青瓷博物馆也只是这批富商搞收藏品买卖,让闲钱增值的渠道之一而已。”但叶英挺依然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没有钱怎么能维持下去?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商人”,扔出这句话时,他没有丝毫忸怩,相反很坦荡。

  的确,与其说叶英挺是一名研究青瓷的民间学者,不如说他是一名头脑精明、行为干练的商人。2005年,他和浙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华雨农抛出的“浙江龙泉发现了明代处州官窑窑址”成为了一条轰动业界的新闻。中央电视台还以 《龙泉窑谜案》 推出了上下两集专题片,出现在镜头前的主要叙事者则是叶英挺。

  新闻的迅速传播,使得龙泉青瓷成为了古玩市场的紧俏品。譬如,在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只起拍价为8万元的龙泉青瓷碗,在确定为明初官窑后,身价立刻上涨,最终以28万元的价格成交。杭州的“二百大”收藏品市场,相同碎瓷片也受此影响,涨了好几倍。

  青瓷博物馆作为一个载体,既是叶英挺对外的展览平台,也是其作为代理机构的交易平台。

  叶英挺给博物馆定义的功能是“参观、讲解、教育、宣传、购物、研究”,其中,“参观”与“购物”两大项显然能为博物馆带来不错的直接利润。为了让博物馆形成良性的循环和正常运转,从创办那天起,叶英挺便奉行“ 以物养物,以藏养藏”的原则,因为,“博物馆每天都在花钱”。

  字画人生

  文/丁 图/姚松鑫

  “现在情况比较复杂。”专家鉴定会结束当天下午,电话那头,朱勇年的声音平静中略带一丝黯然,“单国强等书画专家认定这是一幅古画,但唐卡专家对画的内容还有疑问,因此无法做出结论。”尽管朱勇年平静地表示,对文物鉴定存在疑问是很正常的事,但听得出来,他多少有些失望。一个星期前,刚从日本“淘宝”回来的朱勇年反复强调:“如果专家鉴定这是真的,它将填补中国文物的一个空白。”

  朱勇年从日本购回的是一幅帛画唐卡。绢帛主体保存相当完好,除去左边有些破损。画的主体是一大鹏金翅鸟,下方左右两侧为“空行母"(密宗中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属典型的密宗题材。帛画色彩非常鲜艳,造型栩栩如生。最让朱勇年兴奋的,是帛画左上脚的几行题字:右边第一行“神贵者泰一”的字样十分清晰,这是《汉书》里的话;左首第一行落款年份是“广德元年癸卯”,这是唐代宗的年号,为公元763年。

  要知道,唐代留下的一片纸都是宝贝,如果这真是一件公元763年的唐卡,那毫无疑问将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现在的争议是:书画专家根据帛画本身的情况倾向于认定这是真的,尽管无法精确到具体年份;而唐卡专家则根据画的内容以及风格,倾向于认为这是伪作。朱勇年为这幅画拍了很多微焦照片,从照片看,绢帛的风化非常自然,且颜料渗入织物内部,很难想象造伪可以做到如此逼真。朱勇年介绍说,根据多年收藏字画的经验,他在日本第一眼看到这件帛画,就认定是一件古物,回来看这些微焦照片,完全可以排除现代人造假的可能。根据他的推测,这幅帛画得以如此好地保存,必定是在一封闭的环境中,很有可能就是敦煌石窟。如果是传代作品的话,根据中国人的习惯,画是要装裱的,几次装裱下来,颜色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鲜艳。

  朱勇年曾于2001年赴四川学习藏族文化数月,后又前往藏区德钦县学习密宗画—唐卡。他认为,这幅帛画一种可能是西藏密宗的唐卡。“吐蕃曾占领敦煌达67年之久,甚至还占领过唐都长安,这画可能是吐蕃势力留下的文化遗迹,一部分汉民接受了西藏宗教,供奉其神灵,并用 《汉书》 里的文字来记录他们的祭祀活动。”而另一种可能则是,这是汉人自己的密宗,尽管与西藏密宗同出于印度密宗,但并非西藏密宗。

  然而在专家鉴定会上,朱勇年的这些推测并没有得到支持。一些专家谨慎地提出质疑,另一些则干脆断言这是伪作,理由是这和他们从前看到的不一样。据旁听者介绍,有专家直言不讳地宣称:一看这画的“气”就知道是假的。

  这样的结果显然无法让学物理出身的朱勇年满意。尽管由于从小对书画的爱好,大学毕业后仅仅一年,朱勇年便改行从事艺术收藏和投资;但理科出身的他坚信,艺术鉴定根本上是一门科学,诉诸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而不是纯粹的所谓经验。不过,谨慎的他在电话中没有表现出太大愤怒,只是坚定地表示,接下来会把这幅帛画送到国外进行碳-14测定,依靠科学来寻找答案。

  事实上,这正是朱勇年目前的主要着力之处。收藏字画、陶器、佛像多年的他眼下正在创办一本杂志— 《收藏家报告》 。第一期样本介绍的是他和另外一个朋友的陶器收藏,从一个收藏家的角度介绍陶器收藏和鉴别的知识。“我相信这是一门科学,我做的这个是报告,其实就是一个科学报告。将来可能我会专门出一期,就讲这幅画,怎么鉴定,哪些是有结论的,哪些是存疑的,完全做成一个科学报告。”朱勇年相信,这正是中国文物收藏界的软肋,而他的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我算是一个弄潮儿吧。”朱勇年如此评价自己。文物收藏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主要的经济来源。在他眼中,文物收藏者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投资者,纯粹以赚钱为目的;一类是发烧友,只进不出,当然前提是有钱;最后一类介于前两者之间,占绝大多数,也包括他自己。十几年来,他已经收藏了一百多个佛像,几百件陶器,几百幅字画。这些既是他的收藏,也是他的投资成果。

  “如果这幅画是真的,你会卖掉它吗?”

  “这个是不卖的。可以做买卖的东西,一般是你卖出去还可以再买回来的。而有些好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说这幅画,如果它是真的。”

  “就是说这是非卖品?”

  “也不能这么说。其实每件东西都有一个尺度,你的行为必须符合它本身的尺度。唐太宗喜欢 《兰亭集序》 ,就把它带到坟墓里面去,这也不是一件好事。好东西还是要流动。”

  最爱皇家木

  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家族传统,他比较偏向于收藏皇室木器。他认为只有皇室器物才具有那种大气、典雅、华丽、权贵的气质。

  文/韩雨亭 图/贾树森

  古董最讲缘分,赵勇钢相信这种神秘的心理暗示。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组织的“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向社会招募团员的消息公布时,第一个打进电话咨询的便是赵勇钢,可他也是最后一个报名,差点没赶上那趟飞往日本的飞机。

  得到消息,赵勇钢当时并未急着报名,而是先去了西安出差,可等他回到家,再给基金会打电话询问时,被告知报名工作已基本结束,签证都已送往日本大使馆。“算了吧,看来是缘分不够”,正当他准备放弃时,杨秀方又说:“你要真想去,我给你想办法”,于是,便给他单独办理了一个商务签证,然后,才得以随团前往日本。

  “真是巧啊!”赵勇钢嘿嘿地笑了笑。

  收藏的“本原”

  赵勇钢的办公室内古色古香,屋子里摆设着很多家具,这些,都是他多年来从古董市场或藏友那里“淘”来的宝贝。桌案、椅子、书柜、香炉、清中期的紫檀瓶式香几及莲瓣纹香几、乌木花架等名贵古董,散发出阵阵木质清幽的香味。身处其中,整个人身心舒爽,气定神闲,这可能是赵勇钢偏好收藏家具、木雕等木器古董的缘由之一。

  赵勇钢是位地道的“老北京”,母亲是满族人,出身大家,祖辈在朝廷任官,国子监现仍留有一座四合院老宅子。

  姥爷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学生,仕途坦荡,飞黄腾达,一口气就干到了少将军衔。

  某种意义上,姥爷在赵勇钢眼里,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也是自己的精神偶像。他7岁时,姥爷去世,当时恰逢“文革”,家里已穷困潦倒。这位曾经在沙场叱咤风云的慈祥老人,没给后人留下什么陶瓷书画、金银玉器,有的只是几本老书,纸张泛黄。赵勇钢那时并不太懂事,他只是觉得,留着这些书籍,或许是他与另一个世界的姥爷进行精神对话的“通道”。

  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7岁的赵勇钢找来一个小铁箱,小心翼翼地把姥爷那些发黄的书籍,还有姥爷用过的几支大毛笔,一起装了进去,锁上了。

  “这很重要,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本原。”

  这成为了赵勇钢的第一批“收藏品”,在他看来,真正的收藏,人应该保持某种宗教式的敬畏之情。

  “我不是职业玩家,也不想在这方面有多专业和权威,我不靠这个吃饭,没有任何生存压力。”

  搞古玩跟抽烟一样。有瘾。在他认识的朋友里,有的即便经济不理想,每月也要拿出几千元,身家过亿的富豪,每年拿出几千万去买古玩。

  相比之下,赵勇钢便轻松多了。他有自己的公司,经济宽裕,收藏也不占据他的主要生活。这种体验与管理公司迥然不同,一种增压,一种减压,两者彼此平衡。

  旅游、打高尔夫、吃饭、聚会可能是很多人的休闲方式,而他的休闲方式就是古玩。

  因为,平时上班都要忙工作,所以他只能抽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搞古玩收藏。古玩是一门学问,不仅要求藏者经济实力强,还要有知识储备。

  除了买一堆书来看外,赵勇钢还尽量抽出时间到故宫博物院、各大高校及学术机构,参加一些与古玩相关的知识讲座。他也常去参加一些古玩拍卖会,长长见识。这一算下来,也占用了他不少时间。

  每个收藏者都有自己的圈子,多年下来,赵勇钢也结交了不少藏友。

  他的藏友分两类,一类是古玩研究专家,通常他们手头上并没藏很多东西,但却能从他们身上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类是可能存在买卖关系的藏友,只要没有利益摩擦的话,这种关系也较为简单。看到谁的手上有好玩意儿,有能力就买下来,没能力买的,来来去去也是一种生活乐趣。

  “我是最终用户,只要价钱合适,我又很喜欢,假的也无所谓。”

  “真的能无所谓吗?”

  “也不全是。最多一两天之内,心里比较难受,过几天也就忘了。”

  古玩之道

  “跟古玩之间的关系,有点像恋爱一样,得慢慢来。”

  不知他这样的描述是否恰当,但它起码证明了自己与其关系非比寻常。

  大学毕业,赵勇钢开始自己真正的收藏史,跟窘迫的大学生活相比,工作起码让他手头上多了点闲钱,为了觅到最心仪的藏品,他四处搜罗。

  虽然,收藏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收藏不是他的职业,没有利益关系,相反,能让他始终保持一种纯粹的心态。他具有极强的精品意识,如果没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不具备古玩和文物特有的稀缺性,他基本上没有任何兴趣搭理。宁缺毋滥,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

  收藏木质古董有一套自己的讲究。第一,看材质,没有材质,其余全是空谈;第二,看器型,椅子、床、桌子等物件品位要低于条案、香几等物件,譬如,像焚香用的大香几,差不多都是用于庄重的大场合,它身上自然带有威严的气场;第三,看年代,时间能决定一件木质古董的价值。

  他办公室摆着的那个乌木花架,便是来自清早中期的皇室,乌黑发亮,古朴深沉,且做工大气、敦实。

  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家族传统,赵勇钢比较偏向于收藏皇室木器。他认为只有皇室器物才具有那种大气、典雅、华丽、权贵的气质。

  但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能接受到那些桌案、花架、椅子等皇室家具传来的远古信息?也许只有天知道。

  不过,夜深人静,当主人碰巧坐在一张康熙或者乾隆坐过的椅子上,这位主人的便会下意识的联想康熙、乾隆以及那个时代。乾隆当初是正襟危坐在这上面发号施令,还是吊儿郎当地把一条腿放在扶手上呢?

  赵勇钢说,他时常处于一种冥想的状态,那种感觉有点像他去看那些火山迸发形成的大的山岩,他便会想在多少万年前,岩浆喷发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

  他指着那两个紫檀瓶式香几说:“想想,这些东西在几百年前,究竟出现在一个什么场合?多少人在现场,多少人在说话?多威风而神圣不可侵犯!无论你是在高兴时还是郁闷时看它们,它们都能给你一种信息。这就是古玩的内涵。”

  古玩买卖人

  他曾经花50块淘弄到一个瓷瓶,最后卖了600元,心里当时对这次交易还极为满意。但后来从朋友处得知,那个买家一转手就将瓷瓶卖了16万元。

  这个瓷瓶本是康熙青花棒槌瓶(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瓷中的极品,他只能怪自己没看出来。

  文/图 胡海卿

  如果没有出去“看东西”,王文庆十有八九会端坐在他的“博古堂”古玩店里,他坐着的凳子和身边的茶几是清朝中期的,价值在10000元左右。

  身前是一张淘来的价值约3000元的大方桌,用来装烟灰的小瓷缸产自康熙年间,价格在1000元左右,他手中的小茶壶也是清代制品,估价在2000元。

  一大早,王文庆会沏上一壶龙井茶,等着客户上门、同行串门。跟行业内的人聊天、交朋友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他用以待客的是四张一套的清中期的酸枝木凳,隔壁已经有人出价到8000求购,但王文庆不卖。原因是:“凳子卖了,我给客人坐什么?”

  在他看来,现代的东西再贵再好,用着也不舒服。何况,自己是卖古玩的,店里摆些现代货,像个啥?!

  古玩生意

  王文庆从日本“花了32万日元”淘来的龙泉双耳瓶此时正呆立在深棕色的展示柜里,与身边色彩鲜亮、“个子”也大得多的古玩相比,它显现出一副愣头愣脑的模样,毫不起眼。

  下午,店里一共只来了四拨客人,是些来自河北、广东和湖北的熟客。

  进到店里,对方也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自己动手将展示柜打开,拿起有兴趣的物件端详,偶尔抬抬头,也是漫不经心地问问价。

  “这个瓶现在要多少钱?”

  “这个是民国,前年你两块不要,现在的价,四块都打不住了”。

  有意思的是,在成百件的古玩当中,来的四拨人有两拨都将那个龙泉双耳瓶拿在手中细细地看了一遍。

  “这个多少钱?”

  “六块。”王文庆回答干脆。

  “能不能低点?”

  “元代的,就这个价了。”

  生意最终没能成交,王文庆坐在夕阳的阴影里继续喝着他的茶。

  “六块”代表的是六万块。行内怕真实报价惊着那些来看热闹的外行,而做如此考量。

  拿起这个通体淡青的“龙泉双耳瓶”,王文庆有时会喃喃自语:可惜没到宋,也不是全品相(瓶口有点瑕疵),否则至少可以卖到三十万。

  因为“中国海外淘宝兵团”的新闻经过媒体广泛报道,王文庆一时成为了江西省景德镇的名人,而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句“没有买到合适的东西,去银座玩也没心情”,在Google上搜索,竟然连续出现了几十遍,俨然成为了他个人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

  而对于此次前往日本的“主题旅游”,王文庆本人是颇有微词的。

  “去的人都是古玩经营和收藏者,但旅游团对我们太不放心了,给我们的自由度太小,你想想,每次都是十几二十个人一起冲进别人的古玩店,谁敢拿出好东西给你看。”

  但还好,应团员们的要求“尽最大可能的缩减旅游景点,尽量多去看古玩”,让不少人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王文庆更是与一些日本古玩界人士建立联系,“以后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先交流,看图片,聊东西,一起做些事情。”去考察日本古玩市场,建立一些人脉是王文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中年人已经有了涉足海外古玩市场的打算。

  吃亏是福

  王文庆老家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的江西婺源,此地与安徽交界,盛产茶叶和竹子,明清时代相当富庶,由此,一般人家也多有家传物什。

  一次机缘,因为帮朋友提东西卖到安徽黄山市,“四天净赚了四百块”,王文庆开始入行。他承认,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满门子心思想的都是赚钱,有时也会“蒙人”。

  一次,一相熟小贩从乡下淘到一个看上去有些年代的杯子,问王文庆,“这个木头杯子,600块要不要”。

  杯子有点被风化,外表发白,一时难以看出是什么材质。王文庆拿在手上看了看,第一感觉雕功不错,他又对着阳光照了照,杯子的纹理变得异常清晰。

  这时,王文庆的手开始抖了起来。

  他心里知道,这个杯子是难得一见的“犀角杯”—犀牛角做的!

  手抖得厉害,“杯子有点要拿不住”,为了掩饰,他赶紧将杯子放回到桌上。

  屁股往后挪了挪,双手紧紧交叉抱在胸前,王文庆让自己倚进椅子里。

  这一行干得久了,王文庆明白,同行把拿不准的东西给你看,出个价什么的,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试探一下“这东西”的价值,一旦让对方看出征兆,他立即就可能反悔。

  好不容易按压住“怦怦”乱跳的心脏,王文庆开始还价:“这个木头杯子,雕功不错,但品相差了点,大概就值个二三百吧。”

  对方退了一步,说要500元。

  “当时,我也不能表现太急切呀,对方也是精明人。”为了诱使对方出让,王文庆又想了个招,说:“要不这样,我可以出五百,但如果一个礼拜卖不掉,我拿回来退给你,你只要还我四百块。”

  “对方答应了!买卖成交。人家要留我吃饭。当时,我哪里敢留啊,东西一包,推说有事,出了门,立刻叫了辆拖拉机,给了20块钱,一口气就开出了二十几公里,这才安下心来。”

  不到两个月,这个犀角杯就脱手了,卖了一万六。

  “那可是1992年,万元户跟现在的百万元户似的。”今天说起此事,都能见王文庆满脸放光。

  当然,做这一行,王文庆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他曾经花50块弄到一个瓷瓶,最后卖了600元,心里当时对这次交易还极为满意。但由于买家也是老客户,每次买东西都讨价还价,而这次“终于爽快了一回”,这让王文庆好几天心里不踏实,他回过头去查资料、问行家,最后发现,那个瓷瓶竟然是康熙青花棒槌瓶(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瓷中的极品。

  “而那个买家一转手就卖了16万。”

  王文庆说,在卖错了的情况下,那件东西呀,想忘记都忘记不了,“没事儿它就在眼前晃呀晃呀的”。

  “吃亏也是福啊,不吃那个亏,人不会那么钻的。”行内都认同这个说法。

  经历了许多事,王文庆说自己已经领悟到了“做事就是做人”的道理。他说,这个行业,有了朋友才有货源,才能了解到行情,“钱是赚不完的,厚道些为好。我只希望,自己为人,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朋友真诚地接待。”

  “我们只能是过渡性收藏”

  经过17年的古玩钻研,也让这个当年只想着靠古玩赚钱的商人真正喜欢上了古玩艺术品。

  一张民国年间、酸枝木料的罗汉床至今仍摆在他的店里,为了这张床,王文庆曾经眼巴巴地等了5年,出价到6万,对方才终于出让。

  尽管第二年就有人报价9.5万求购,王文庆没答应,然后,一搁就是五六年。

  虽然有车有房,“家里也不会缺钱”,但王文庆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好东西,“我们只能是过渡性收藏”,碰到心里实在是喜欢的东西,“我也只能是在资金能够转得动的情况下,尽量让它在手里多压一压。”

  而对于那些自己“喜欢极了”的东西呢?

  “我会把它们封藏起来,放到一个连自己也记不太清楚的角落,尽量把它们忘记。”

  为什么?

  “毕竟自己是做古玩买卖的,如果一直惦记着,有人出个好价钱,最终可能还是会把它们卖掉,忘掉了最好。”

  王文庆承认,这种做法,代表了行内人的一种矛盾心理。

  行内还有自己的规矩,一旦听说谁淘到了一件好东西,大家都会跑去品鉴一番,看到主人喜欢,尽管个个也是心痒难搔,但一开始大家都不会开口要求对方出让。

  但心急一点儿的,三五个月后就会笑着来问了:“怎么样,那件东西你也放了这么久了,可以了吧。”双方不用说“那件东西”是什么,早已是心照不宣。

  中国文物史上的大劫掠

  数量惊人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非法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数。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而近20年来,中国文物走私海外亦形成高潮,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有报道称,香港做贮装文物匣盒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挣五六十万港元不止。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19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圆明园(1860年圆明园被劫掠、焚烧)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帝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兴建的一座规模空前的山水离宫。极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平面呈倒“品”字形,东西长6华里,南北宽约4华里,占地5200余亩。经清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150余年营建,号称“万园之园”。

  圆明园代表着中国18世纪城市风景建设与皇家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准。法国大文豪雨果将圆明园比作东方艺术的代表,称之为“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1860年圆明园被劫掠、焚烧后,圆明园旧有陈设、收藏的稀世珍宝现存国内很少,大量瑰宝流落国外。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罪恶的大火不但焚毁了一座旷世名园,对人类文化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大肆劫掠,城陷不久,各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特许士兵抢劫三日(即自1900年8月16日起至18日止)。实际上,抢劫活动早从占领北京的第一日就已经开始,到8月21日德国军队麇集北京以后,这一正式特许的抢劫活动仍在不断扩大,至少当有8日之久。

  8月19日俄军抢先占领颐和园,至10月2日撤离。10月3日,英、意联军继占该园,至翌年8月27日撤出。俄、英、意在占领期间,将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窃掳殆尽,并对园内建筑大肆破坏。俄、德、日军先后以守卫紫禁城的名义,以及其它各国侵略军以“参观”的名义,偷窃和破坏紫禁城内的稀世文物、珍本图籍和金玉宝翠。至1900年冬天,宫内已所失过半,贵重之物被劫掠无遗。而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活动,直到八国联军撤出北京之日此种野蛮行为才终止。从驻京公使、各级军官到教士也无一例外地参加了抢劫活动。从皇宫、颐和园、三海、坛庙、陵寝、王公府第、各部衙署直至民居商店,同样无例外地遭到抢劫。这次浩劫,北京积聚的大部分法物图籍、奇异珍宝皆尽为侵略者所取,大部分被劫持到国外。

  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北京城“已失数百年来巍奂之美观,旧迹留者,仅一二者”,致使“一座昔日充满着辉煌金漆房舍的北京城,现在可只是一片罗列着萧条残物的荒野”。连侵略者也供认:“北京今已成为一强盗世界。”

  殷墟甲骨散落

  1899年在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这些甲骨是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方方面面。但自出土之日起,这些甲骨便惨遭流失。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西方列强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约有26700片,遍及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等12国。其中日本最多,达12443片。这些甲骨大多藏在东洋文库、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以至于有人哀叹“甲骨文在中国,甲骨学在日本”。

  “流失”的敦煌

  1900年6月22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5月20日),敦煌莫高窟十六窟甬道北壁后沉睡了几百年的藏经洞(现编号为第十七窟)被主持王道士无意中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宝库豁然洞开。

  之后,来自俄、英、德、法等国的“探险家”接踵而来,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

  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物约5万余件,这些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囊括了世界罕见的佛教典籍(包括唐玄奘带回并翻译的佛经);文献中保存的官私文书,使敦煌地区晚唐、五代、宋初悄然湮没了近二百年的历史,再度为世人所知;文献中的经、史、子、集四部书中,有不少是宋代以后佚失无存的孤本;而文献中的古藏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等不仅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的珍贵史料,而且一些已不存在的民族语言,也因敦煌文献的发现为世人所珍视。

  “然而这五六万余件的文献只有不到1万件留在国内。”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称,“其他4万余件文物全部流失到国外。”

  黑水城文献

  黑水城文献和敦煌文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双子星座 ”。

  黑水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额济纳”即西夏语“黑水”的意思。传说西夏时一位黑将军在这里英勇守城,并于城破前在城市的一处水井里埋藏了大量金银珠宝。掘获珍宝的愿望使无数探险者对此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时光流逝,没有人发现宝藏的秘密。

  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受沙皇指派,率队来中国北部考察,其主要目标就是黑水城。考察队在这里翻找挖掘,终于,他们在黑水城外发现了一些佛塔,打开佛塔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是数千卷佛经,雕像和绘画,这些文书的发现改变了中国古籍分布的格局。也为我们能够进一步的研究宋元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些意外发现的珍宝被运到圣彼得堡,现分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国人要在那里,才可以看到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原物。

  丘小君

  中国文物流失经历四次浪潮

  对中国文物的流失情况,我经常听我的老师耿宝昌先生谈起。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有四次外流浪潮。

  明末清初,英国的大东公司专门把中国瓷器销往欧洲,英国、荷兰都是中国瓷器流散地,但那时还处于正常的贸易状态。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仍有太监又偷又买,不过,第一次浪潮到此结束。

  第二次浪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这是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当时,国民党政府无论财力还是管理上都比较弱,博物馆、考古工作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普通民众在对文物的保护上也没有任何意识。

  此时,欧美的国力强盛,强大的民间资本没有去处。于是,收藏艺术品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种风气。在中国,美国文物商几百美金便能买到中国很好的古董,一万美金可以买到最好的中国古董,这些古董大都是从大家族、古董商、古玩商店,还有老百姓家里流散出来的。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区,文物流失得更厉害,因为,这些地区经常出土汉唐文物,一些农民在耕地、掘墓时,发现了很多东西,但他们并不太懂挖到的是什么。

  古董商看到这种机会后,便专门去民间搜罗,以便宜的价格购入,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卖出。那时,一件青铜器大概能卖几百大洋,这类事件常常在古玩界引起轰动,于是便形成了一种风气。

  1937年,中国的盗墓、仿古之风盛行。在安阳,外国的古董商成天蹲在那里等着老百姓去挖商代的青铜器,而带回到美国后,一件青铜器能卖好几十万美金。

  当然,那时的中国古董商也学会了针对不同国家的客人,仿制不同的古玩,对美国人做仿铜器;对英国人做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对日本人做万历五彩;对法国人做清代的官窑粉彩瓷器等等。

  日本侵华时,他们的士兵都受过相关的教育,所以,对明、清以上的古董,都先是把它们保护起来,拿到手之后,集中起来用轮船运往日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大量日本军官举家移民美国三藩市落户,带去了很多的中国文物,我在美国三藩市便见到了不少用楠木包装好的中国宋代茶道用具,如茶碗、茶壶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中国抢去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不能不提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这可能是第三次文物外流的浪潮。那时,以国家文物商店为经营单位,政策规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却允许大量出口,嘉庆、道光时期的很多官窑瓷器、书画以极便宜的价格流失海外,甚至,很多真正是明、清时代的真文物,因鉴定失误,被当成仿制品卖了。当时,我所在的文物商店,专卖碑帖,很多都是老拓本,还没裱过的,有清朝光绪拓,还有明代的。日本旅行团一来就几十个人,进到店里,每人先抱一堆,然后进行筛选,价格便宜。

  改革开放后,中国又出现了文物走私浪潮。香港成为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内地的文物到了香港,随后流散到了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我看过最远的流失到了挪威、丹麦与荷兰,德国、法国更不用说了,直接到香港来进货。我在香港,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现在回忆起来,非常令人痛心。 (采访/韩雨亭)

  潘深亮

  “回流”提高了中国文物的地位

  文/韩雨亭 图/韩雨亭

  mangazine·名牌:国家对文物有“国宝”这样一个级别的认定吗?

  潘深亮:什么叫国宝?这个国家还没有这么规定,但我们印象当中的国宝,都是指国家一级文物,在一级里面,又分为甲、乙两个等级。从价值来看,它应具有相当大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元代以前的文物,基本上会定为一级,因为,再久远的东西便很少有了。

  mangazine·名牌:那此次“淘宝团”从日本买回来的那件青铜三足鬲(据说是商末周初的文物),算是什么级别呢?

  潘深亮:只要确认是商代的文物的话,那肯定是国家一级文物。

  mangazine·名牌:这次淘回来的很多文物,关于它们的真伪,存在着分歧和非议,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潘深亮:是的。因为,买这些文物的都是私人,要是他们不乐意拿出来鉴定的话,那也没什么办法。这次团员中有个人买了一个唐卡,署的款是唐代中期广德元年(癸卯,公元763年),关于这个唐卡的真伪还有不同看法,这意味着这个唐卡要么是唐朝的,要么便是清代的,还要测定,看到底属于哪个时期。据我了解,美国有专门仪器可以对文物的日期进行测定,如果最终测定是唐代文物的话,那肯定是国宝级的东西了,要测定是晚清的,价值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mangazine·名牌:经济的好转,让一大部分流失海外的文物,开始出现回流的趋势,中国近几年这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潘深亮:据我了解,我国流失海外的一、二级标准的文物,不少于100万件。经济的好转,让这些文物逐渐通过各种渠道,出现了回流的情况,并在2001年出现了回流的高峰。2001年,拍卖市场总共成交7800件中国文物,回流的有2000多件,占到了25%,其中有的还是一级甲等的艺术精品。比如:赵孟兆页的 《归去来辞》 行书,以高达682万人民币的价格在北京翰海成交;宋刻本 《春秋经传》 在嘉德拍卖行以159.53万元成交;清 《缂丝姜晟书乾隆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 手卷,以342万元成交;还有南宋赵构 《养生论》 行书卷,竟然以1000万元的高价成交。

  mangazine·名牌:这种纯经济的行为当然是手段之一,包括此次组团去海外“淘宝”也是一种方式,不过,很多人并不认可这种方式。

  潘深亮:我看过这方面的批评,而且批评得还很厉害。我不这么认为;首先,这样的“淘宝”不是国家掏腰包,而大多是私人掏腰包,借旅游之机,一方面是想买点好的东西回来,另外一方面看看异国山水。有的朋友认为现在买的这些文物当年是日本抢走的,现在要去把这些文物抢回来,其实,这怎么可能?再说,这些文物流失海外有很多渠道,当然,通过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抢去的,这也是事实。还有一部分是外国人花钱从中国买走,一些华侨移民时带出去的,以及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等等渠道。如果你硬要从人家手上抢,你能抢得回来吗?既然我们处于商业社会,那么用商业手段拿回来,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很有效。所谓“盛世收藏”嘛,只有盛世,才能出现今天的局面,这是一个好现象。

  mangazine·名牌:问题是,很多国宝级的文物都放在国外的博物馆里,这种通过经济手段让文物回流,大多是民间交流的方式。你认为,民间有真正的国宝级文物吗?

  潘深亮:我想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博物馆里那么集中,大多散落在民间,需要慢慢找。很多好的东西估计都在一些大收藏家的手里。

  mangazine·名牌:那你认为国宝回流最直接的好处是什么?

  潘深亮: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提高了中国文物在世界上的地位。

  mangazine·名牌:你觉得这样的行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积极的意义呢?

  潘深亮:有啊。比如让更多的富豪加入到艺术品投资的领域,就是一件很具积极意义的事情嘛。全世界有500多名千亿富豪,而真正涉足到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富豪才只有30—40人,只占7%,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其中还存在很大的空间。中国近年来不是也催生了很多富豪吗?他们也可以进入到艺术投资的领域。请一次客,花上个好几万,如果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投资艺术品岂不更好?既得到了精神享受,又能作为私人财产与理财方式,何乐而不为?

  近年国宝

  回归历程

  2000年5月,由北京市文物公司以20,944,750港币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拍得一件“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清乾隆款) ,瓶高40.6厘米。此瓶原为圆明园中乾隆皇帝的观赏瓷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由督窑管唐英亲自画样监制后进献给乾隆的创新之作。由于六方瓶不能上圆拉坯,成型困难,镂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成品率极低,故极为罕见,它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该瓶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洛克爵士掠得,原为一对,此为其中之一,现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另一只现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

  同期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还拍得圆明园牛首、猴首、虎首铜像。

  2000年6月,美籍犹太人、收藏家安思远将一块彩绘武士石雕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浮雕高约113cm,武士身着戎装,顶盔贯甲,怒目圆睁立于牛身之上,肩和头顶部卧一凤凰,武士手握宝剑,剑尖指向牛口中荷花。整个雕像浮雕手法,表面施以红、赭等颜色加强主题的质感、烘托气氛,流畅的雕刻刀法、准确的造型及艺术色彩的运用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件浮雕为中国古代雕刻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甚至填补了北方地区五代史考古和雕刻史的空白。

  2001年11月12日,从上世纪1990年代起到这一天,旅日华侨朱福元捐赠给故乡昆山的散失海外珍贵书画达到300余幅。这些捐赠的书画当中,有唐画 《加里加尊者像轴》 ,这幅画在全世界只有三幅,第二幅在敦煌,第三幅在法国;还有五代徐熙的 《牡丹图轴》 、宋朝的 《货郎图轴》、 《草虫图轴》 、元朝的 《三狮图轴》 等书画作品都堪称是中国书画界的稀世艺术珍品。

  2002年11月,中国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 《研山铭》 是启用这一专项经费回归的第一件文物。2002年11月,流落在海外达三百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的 《研山铭》 ,被国内买家以 2990万元的天价购得,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中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同年,北京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分别以800万元购得 《 孔子弟子像》 (手绘善本)和以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的990万元购得 《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

  2002年5月,香港实业家张永珍以4150万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春季拍卖会上拍得了一件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2004年2月15日,张永珍将之正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件文物受到了国宝级待遇。此前,这件瓷瓶在前任主人家里一直被用作台灯灯座,为了保证“灯座”稳定,瓶里还被灌入了大量的泥沙。张永珍表示,当初拍下这件花瓶就是觉得“中国的好东西不能再在外面漂泊了”,而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是因为“国家是最大的'家'”。

  2002年6月5日,旅英华人陈俊先生在伦敦将一件明代绿色琉璃瓦制品捐赠给中国政府。这件文物一百年前被八国联军之一的英国侵略军从北京皇宫里掠夺走,后以拍卖方式流入民间。当古董商准备再次拍卖时,陈俊先生抢先将其买下并捐赠中国政府。陈俊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既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也是一件国耻纪念物,我希望国内年轻人都能看到它。我们要教育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国家一定要富强,人民一定要齐心协力,读书的要把书读好,为我们的国家效力。我作为一个海外华人,把这件文物买回来,只是一点心意,送给我们的祖国,我感到非常欣慰。”

  2003年4月,2003年4月份,上海博物馆斥450万美元巨资,从美籍犹太人、收藏家安思远(前文提到)手中购得 《淳化阁帖》 祖刻本的第四、六、七、八卷,在国内引起轰动。而450万美元的价格,使得 《淳化阁帖》 成为目前中国最贵的书画作品。 《淳化阁帖》 被誉为"丛帖之祖",是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在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侍书学士王著,将秘藏在宫中"淳化阁"的108位历代帝王、名臣、书法家的墨迹420帖,分作十卷镌刻在枣木板上,然后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可谓是“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

  2003年7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将一批流失海外多年珍贵佛造像运作回国,并举办“中华遗珍重现北京”展览。2005年国家文物局下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出资使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火顶洞观世音菩萨头像等2批共7件龙门石窟文物最终回归龙门。

  2003年9月,澳门爱国企业家何鸿 博士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近700万元,购回流失海外140多年的圆明园猪首铜像。

  2005年7月23日,在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流失国外105年的天津塘沽大沽古钟回归大沽口炮台。大沽古钟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曾被悬挂在大沽口北炮台(俗称“石头缝炮台”)。1900年6月17日凌晨,八国联军攻打大沽口炮台,英军占领北炮台后,把铁钟作为战利品掠回英国。1902年这口铁钟被存放在朴次茅斯市的维多利亚公园。

  我看当下

  中国文物收藏风

  文/李健民 图/王豫明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人已经脱贫致富。盛世兴收藏,民间收藏之风骤然兴起,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瑰宝也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祖国。

  近年来,境内外中国文物收藏、拍卖市场火爆异常,各大拍卖行屡作高价之举。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售出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胡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其价格之高令世界震惊。该瓶以1亿1548万港元(约14887682美元)的天价成交,超过9000万港元的估价,创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无庸讳言,相比投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等的巨大风险,只要心明眼慧,投资文物收藏,不仅必定保值,而且可获高额利润的回报。面对天方夜谭式的现实,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收藏文物确实不失为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

  新闻媒体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宣传,对于民间文物收藏之风的兴起也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渐引导其步入健康、正确的轨道。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鉴宝》 栏目,以其独特的地位,充分发挥专家的权威性,对实物的真伪和品相加以点评,并作出估计在雅俗共赏的欢快气氛中,使对文物的收藏与鉴赏活动深入人心。

  综观中国文物收藏之风兴起的社会背景,透过金钱利润的光环,剔除泛起的糟粕和浮动的暗流,仍清晰可见国运昌盛的精髓,其主流实乃中华民族优秀的物质文明和高尚的精神文明之深厚凝聚。只要趋利避害,积极引导,中国的文物收藏之风必定长盛不衰。

  中国藏家

  随着民间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古玩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一种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级以上城市都陆续建起文物交易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济南、成都等地的古玩业尤为红火。北京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在全国文物收藏、交易活动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 《2005年北京市文物拍卖工作总结》 显示,2005年1月1日至12月25日,仅北京市各个文物拍卖公司的拍卖成交额即达到91.6亿元人民币(2002年的成交额为11亿元),古玩市场直接从业人员人数和国家税费收入更是大幅上升。民众与国家双赢,其获利之丰可见一斑。

  古玩市场的常客大体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古玩商,第二种人是收藏家,这两种人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文物知识和一定程度的辨伪能力。前者收藏文物是待价而沽,他们以买卖文物为生,自然惟利是图;后者则酷爱文物,追求鉴赏的高雅境界,乐此不疲,其收藏品多具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第三种人则是人数最众的广大文物爱好者,其心态和作为介于古玩商和收藏家二者之间,他们对瑰丽的中国古代文化极具崇敬之心,也希冀淘宝致富,但受学识所限,涉猎浅薄,难免为赝品障目。这部分人群变数最大,多有知难而退者,有志者则面对挫折仍锲而不舍,积极进取,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终成有胆有识的收藏家。

  文物渠道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地下埋藏的文物和流藏在民间的文物不计其数。根据国家文物法的规定,一切地下文物均属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盗掘、买卖与走私出境。故此,主动科学发掘以及配合基本建设发掘出土的文物皆为国家从事考古和文博工作的相关部门收藏。流散民间的文物多为传世品,这些文物往往因为来历不明,且缺乏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其科学研究价值远非出土文物可比。

  民间传世文物中的精品之所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概因其所具有的珍希艺术品位以及社会公认的高额商业价值。

  据市场调查,北京的古玩市场上传世文物内的精品常见于明清遗物之中,多自皇宫、贵族、官宦和富商巨贾之家流散而出。近年来,皇宫御用之物在境内外拍卖行屡有面世,并以天价售出,便是明证。海外中国文物的回流也是民间收藏品不断增加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众多拍卖行推出的数万件文物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就占很大比重。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至2004年以来,各拍卖行售出的回流文物高达4万余件。许多收藏家还自发在国外购买中国外流的珍贵文物,仅浙江几位民营企业收藏家近年来每年即出资亿元参与海外中国文物的竞拍。

  市场热度

  目前,文物交易市场日益兴旺,究其原因,在于藏品流速的急剧加快。据一位业内人士讲述,某收藏家十年前在市场上以万元的价格竞入的一件清代瓷瓶,十年后以3万元售出。一个月之后,此瓶又被另一位买家以4万元收购。而该买家于3个月之后竟然在交易市场上又拍出14万元的高价。几进几出,近期文物珍品增值之速令人咋舌。按常理,收藏家对自己倾心之物轻易不会抛出,但是巨额金钱的诱惑毕竟难以抵挡,更何况收藏家也要以文物养文物。随着文物价格的不断走高,文物收藏者手中珍品流动的势头必定加快。同一件藏品于相隔不长的时间内在文物交易市场上如变魔术般的反复出现已非奇闻异事。

  在中国文物市场上,某一品类的文物在某一时期受到市场拥捧,除了一些人为的因素外(例如:某些地域的商团抱团热炒,哄抬某些品类的价格,自己随后套现),上面也提到,媒体的宣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005年春节前中央电视台 《探索·发现》 栏目播出的6集电视系列专题片 《五千年以前的文明》 将北方地区史前时期最兴盛的红山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精彩纷呈地展现在银屏上。该片播出后深受好评,而红山文化遗存的精华—红山玉器以其古朴浑厚的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迅速成为收藏界的新宠,红山文化玉器的价位也大幅度地飙升。

  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国人的思维是买涨不买跌。如同房市飞涨,而百姓争相购房之风却有增无减一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文物交易市场火爆的局面也不会改变,而有经济实力的大收藏家的文物库房自然也就会更加丰盈。全国诸多大规模的文物交易市场是财力雄厚的收藏家的竞争之地,动辄出手三、五十万元已是常见之事。

  规范之途

  文物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是文物收藏与交易活动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基本保证。而对此干扰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盗掘和走私活动的泛滥。令人焦虑的局面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文物价格在国内外市场的大幅度飙升,为巨额暴利驱动的犯罪分子不惜以身试法,置政府的严厉打击于不顾,与境外黑社会相勾结,盗掘、走私文物达到疯狂的程度,祖国大陆文物流失海外的现象又趋严重。仅就目前粗略统计,世界上40余个国家的200多座著名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见于著录者已逾百万件,其中相当部分为近20余年来中国大陆所流失。盗掘出土的文物在大陆是严禁买卖并要受到严厉法律制裁的,但是这些盗掘出土的文物一旦流失境外,却被罩上国宝回归的光环,以堂而皇之的名义被大陆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巨款购回。举世震惊的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西周晋侯墓地被盗掘的一组14件晋侯苏编钟,即以数百万元自香港购回。随着大笔金钱不断注入海内外发文物财的拍卖行和犯罪团伙的囊中,盗掘走私之风愈加猖獗而难以根治,文物市场的规范和管理自然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按照有关国际公约,于情于理,无可辩驳的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财富,若不惜重金赎回,确是有损于中国人民的颜面和自尊,有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格。追索非法出境的文物,应事先做好详细的资料准备,根据相关的国际法,依托外交途径,坚持不懈地据理力争其无偿回归。

  1994年被盗至美国的河北省曲阳县唐末五代后梁时期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武士浮雕的成功追索,为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追索盗掘文物树立了榜样。对于历史上一般交易出境的文物,可择其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重大者,由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酌情出资购回。值得警惕的是,近年国际文物市场在拍卖中国文物时屡有欺诈之举,或卖方雇托,或海外文物贩子相互勾结,哄抬暴炒文物价格,使买方最终蒙受巨大的损失。故此,在购买文物时,切忌浮躁,务须斟酌再三,出资有度,以免陷入卖方设置的圈套。鼓励和表彰海外社会团体和个人,尤其是华侨、旅居海外华人、外籍华人无偿捐赠,也是一条促进流散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重要要途径。为此,须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激励海外炎黄子孙赞襄国宝回归的义举,促进国际文化事业的友好交流。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期待美好的前景。

  对文物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干扰和冲击严重的另一危害是制假、贩假成灾,致使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近乎假货市场,许多文物爱好者屡屡上当,对收藏已望而生畏。如今的高科技造假,已非眼力可辩。对此,有识之士提出,造售赝品者应在器物上加注复、仿制的标记,否则当以扰乱市场治罪,但这须政府有关部门立法,并监督执行。此外,对赝品也需作具体分析,如明仿宋,清仿明,乃古代工匠为之,其作品仍应属文物,当与近现代赝品有所区别。

  概言之,中国文物收藏之风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执著追求。只要坚持公平、诚信的原则,民间的收藏活动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稿件版权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mangazine.名牌》精英男性杂志及相关著作者共同所有,现根据书面授权特别许可新浪网、网易、搜狐网、TOM在线、和讯网,可在保留本版权声明信息,显著位置标明《mangazine.名牌》、期号及著作者名称后,基于公益传播用途刊登。任何没有获得直接书面授权,包括但不局限在各类印刷出版物上擅自刊登摘编,即视侵犯著作者权益,本社将交由广东南日律师事务所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共找到 7372037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手机竟收到色情图片
情侣河边偷情被电视直播

手机竟收到色情图片

性文化扑克牌亮相
少女半裸尸首惨不忍睹

性文化扑克牌亮相

【热门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点击今日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乌兰察布居民区连发爆炸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
·杜世成助推青岛房价?
·平安夜女子遭遇飞车党


频道精彩推荐

·印度孟买发生连环爆炸
·车臣匪首巴萨耶夫被击毙
·俄罗斯客机A-310失事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2006世界杯 姚明 王治郅
·2006年德国世界杯
·世界杯赛程/电视转播表
·世界杯视频 积分榜
·世界杯精彩图片
·日产轩逸 奇瑞V5 s.h.e
·蔡依林身着CPU芯片衣





一个人哭
退后
断了的弦
还是朋友
水晶蜻蜓
唱给你的歌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百姓论坛

·泰国情侣流行拍的全裸照
·21岁大学MM网络征友(图)
·日本超女选秀必须亮内裤
·台湾辣妹的激情艳舞表演
·女星沙滩竟当众吻胸激情
·曹颖印小天酒店激情曝光
·MM浴室自拍完美浑圆身体
·实拍泰国真正色情红灯区
·裸拼AV女优翁红日本脱光
·女孩旅店偷情被暗拍全程

·半裸女高空玩跳伞乳横飞
·用胸推拿的异性泰式按摩
·李倩蓉放荡全裸照性感照
·游戏MM选拔现场随便碰臀
·女星拍戏时胸部惨遭蹂躏
·老板电脑里和二奶开房照
·视频女屋内裸身挑逗一幕
·无耻病人手机拍护士裙底
·美女明星透视装近乎全裸
·惊!世界各地的怪物(图)
芙蓉姐姐性感极限火辣比基尼登场
娱乐基地

大胆的美丽女孩

·AV女优圣诞装自拍写真
·国外球迷怎么恶搞火箭队
·震撼人心的人体干尸[图]
·女人内裤的奇特广告创意
·明星最近流行黄金甲造型
·美人鱼彩绘 朝比奈真人秀
·宠物连连看 合金弹头游戏

热点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全国两会
·关注2009年春运
·"团团圆圆"赴台
·燃油税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2008美国大选
·2008珠海航展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神七飞船涂鸦
·神七宇航员如何太空行走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西班牙客机燃烧失事
·神舟七号择日发射
·蒙古首都骚乱 政府镇压

news-seo 网友意见箱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