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几位校长对“高薪跳蚤”现象提出质疑:“今天这个高校年薪100万元聘请了一位知名教授,明天另一个学校开价150万元,这位教授立即奔开价更高的那家而去……部分教授对功利的追求已经超过了对学术的追求。 ”
这几年,高薪聘院士、教授的消息已经从新闻变成了平常事,价码也从最初的年薪10万飙升至30万,甚至百万。高薪聘教授的初衷是尊重知识、激励竞争,但“高薪跳蚤”的出现则给校方泼了一盆冷水:人才不是光靠钱能砸出来的。
“高薪跳蚤”现象至少有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后起之秀脱颖而出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薪跳蚤”看上去是某些学者在追求功利,说到底还是高端人才匮乏在价格上的体现。
本来,培养后生,搭建学术梯队是高薪教授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许多高校,高薪带来的资源过度集中已经使得良性激励变成两极分化。金字塔尖上的少数几个人拥有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往往揣着不多的工资到处找课题。其实,他们才是最需要关注和扶持的一群。“引进一个人,打击一片人”,学校不断从校外和国外挖角,本校的学术队伍却没有茁壮成长,结果人才的身价就越“跳”越高。
其次,没有科学考评机制支撑的高薪似乎不能催熟创新的硕果。
这有两个现成的例子。一个是上海交大“汉芯”造假事件,另一个是同济“海归”院长虚报论文事件。两位均是当年学校花了大价钱请来的,在高薪之下却难符其实,走上了学术造假的不归路。
更令人深思的是,两个人造假的手段都不高明,学校只要在招聘时多花点时间查查两人的学术经历,听听国际同行的评价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猫腻”。“重引进,轻培养”,高薪带来的轰动效应背后,应检讨的是急功近利的心态。
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指出:“有消息说某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但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有的“挂名”教授每年花去大学几千万的经费,但学生却受用很少。这种引才的目的恐怕是为了在师资名单上多一些显赫的名字,以便向社会争取更多的资源。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创办不过14年的学校,却已有多个学科跻身亚洲一流。该校前学术副校长孔宪铎将治校经验总结成一句话:“留住人才,使之快乐。”其实,对于大多数学有所成的人来说,“食有鱼,出有车”之后,更看重的还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发展空间。“高薪跳蚤”的出现,似乎也说明高薪之外的吸引力还有所欠缺。
高校之间的竞争不该只是简单的财力攀比,师资队伍建设也不该只有高薪一招。建设一流大学,要比的决不仅仅是薪水。
《人民论坛》、《人民时评》2005年卷已出版,欲购者可汇款至人民日报评论部。邮编100733,每套定价55元,邮资免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