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于湿地的概念,当地一些人觉得迷茫。如果人们有鸟儿飞翔时的视野,也许会少走许多弯路。再想开发湿地,最好请鸟儿来开个“听证会”。水库边生活的人们,还不懂湿地对环境的重要。
湿地环境引来众多鸟类栖息。
沈阳要打造生态城市,可以说任重道远。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试想谁还来投资,谁还来安居?
随着市环保部门公布首批11个湿地保护名录,“城市之肾”的湿地概念逐渐从人们思维中的经济地带过滤出来。
近日,今报记者针对沈阳湿地的自然分布及人文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调查。
“湿地不仅仅是都市生态圈的‘城市之肾’,更是那些候鸟们南北迁徙的通道和繁衍生息的家园。以后,针对这些湿地的经济开发,我们最好给候鸟们开个听证会,听听它们怎么说。”
由于从前的大肆围湖造田、围湿造田和河滩地造田,沈阳境内各湖泊、水库的滩地大部分改为农田,导致大面积的天然湿地急剧减少。这些湿地以人们肉眼可以丈量的速度逐年演化为沈阳失地。
沈阳鸟道宛如开口的湿地项链
沈阳湿地不少
“大自然对我们沈阳还算相当宽厚。在西北角风沙肆虐的生态重灾区旁边,还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规模可观的湿地群落。”多年致力于湿地研究的董厚德谈及自己多年呼吁并最终得到官方认定的首批11块湿地时,感慨万千。
他认为,以辽宁论,除没有近海湿地类型外,其他各类湿地应有尽有。沈阳的天然与人工湿地总面积约270422.5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1%,居全省前列。
沈阳的湿地不仅面积大,而且类型多。天然湿地中,湖泊湿地面积约9000公顷,占全省天然湿地总面积的95%以上。
承包蚕食湿地
同时,湿地资源极为珍贵,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上,更是富含植被的地区和候鸟迁徙通道。但是由于人为的介入,使得沈阳现有的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法库的獾子洞水库、新民胡台附近的栖鹤湖,都被承包给个人,以养殖为主。为开垦水田,承包业主阻水入湖,减少水面,导致河流湿地退化、逐渐转化为扬沙的沙尘源地。
“这些湿地不仅仅是都市生态圈的‘城市之肾’,更是那些候鸟们南北迁徙的通道和繁衍生息的家园。以后,针对这些湿地的经济开发,我们最好给候鸟们开个听证会,听听它们怎么说。”
一条湿地项链
7月中旬的沈阳西北方,比其他地区干热了许多。采访车驶进法库境,路面明显颠簸起来。一路北上康平,来自内蒙古科尔沁沙漠的流沙逐渐多了起来,田间垄头细碎的流沙偶尔也会随风起舞,吹拂到脸上给人以灼热的感觉。所幸的是,从卧龙湖向南,分属东西两端每隔十多公里,便看见了水,这些水或包裹在池塘里,或被满眼嫩绿的芦苇掩盖着。沈阳西北100公里的三大湿地,宛如向南开口的项链,依次遍布于此。
湿地项链的西侧,一半以獾子洞湿地为中心,其北有法库的拉马章水库、三合成水库、尖山子水库,再向北有康平的花古水库、四道号水库、满斗水库、三家子水库;项链东面一半,北端有康平县的三台子水库,向南有法库的泡子沿水库、尚屯水库、七家子水库、牛其堡水库等。“项坠”干涸三年
这两条南北走向的水库湿地群,分别成为沈阳候鸟东西侧的迁徙通道,两者向北合拢于卧龙湖湿地。卧龙湖是历史上沈阳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和栖息地,恰似硕大且晶莹的蓝宝石项坠。如此重要的湿地“项坠”,却曾连续干涸三年,其造成的生态影响对于成千上万的候鸟,无疑是灾难性的。
与西北三大湿地群遥相呼应,位于新民、辽中边界的沈阳南部湿地群以团结水库为中心,包括其西部的卫东水库、西湖、章京堡湿地以及周边大面积的鱼塘和水稻田。它与西北三大湿地呈环抱之势,中间是人口密集的沈阳市区。董厚德认为,把它们喻为沈阳的“城市之肾”,一点也不为过。
个案分析
收复湿地是天人双赢
引水入卧龙湖
卧龙湖曾是辽北地区最大、且在东北地区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淡水湖。湖区面积原为64平方公里,卧龙湖及周边地区是极具湿地生态特点的典型天然湿地,但由于多种原因,卧龙湖于2002年左右生态功能开始丧失。
针对卧龙湖现状,康平县已在环湖堤上打开了17个入水口,并修建了18处桥涵,建设小横道子引水工程,同时将境内的张家窑水库、四道号水库多余的水,通过二道河子、西马莲河两个天然水道引入卧龙湖。目前,每天补水30万立方米,库容已近3000万立方米,这里的湿地功能正逐渐恢复。
湿地恢复血色
记者驱车赶往卧龙湖时,已天近黄昏。如血残阳依旧散发着余热,它将冗长的身影浅浅地倒映在湖心。今天的卧龙湖在历经两个多雨的夏天后,逐渐恢复了血色。
用董厚德的话说,卧龙湖给我们沈阳人上了沉重的一课。从湿地到失地,除了自然原因,人为因素的经济开发无疑扮演着变速器的角色,它直接加速了卧龙湖曾经的灭绝。
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与卧龙湖签下60年契约的经营者———希贵集团,如今在经营上低调了许多,或者干脆点说是淡出经营了。
市区中水补给
记者了解到,希贵集团的策略重心已由卧龙湖移转到其它项目上。一场声势浩荡的卧龙湖大开发,偃旗息鼓终以失败告终。当地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围绕如何收回卧龙湖经营权的工作也在慢慢展开,还卧龙湖纯生态概念的各方努力会在不久的将来露出端倪。
卧龙湖不能没有水,康平百姓不能没有卧龙湖。还水于湖走了两条路径:自然降水、人工引水。目前,沈阳市区中水处理铺设的管道已临近法库,距离卧龙湖不足30公里。可以想见,不远的将来,即使再干旱些,仅靠市区的中水补给,卧龙湖亦衣食无忧。此举可谓是人与自然双赢。
民间肖像
这咋还冒出块湿地来
渴望“陷进”沼泽
“如果人类能够拥有鸟儿飞翔时的视野,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董厚德内心最渴望的,不只是现有的湿地养护,人们思维中的生态养护才是他真正渴望的。
7月16日,记者“陷进”了獾子洞水库。远远望去,其沼泽部分非常辽阔,上面长满了水生植物。人一走上去,脚就深深地陷入泥中。而此时,非但没有电影中沼泽地“吞噬人”般的恐惧,反而心里兴奋得不得了。
沼泽深处,芦苇、芦棒草一人来高,仿佛里面藏满了无限的秘密。一声鸣叫,听来是那么的悦耳、惬意。霎时,芦苇深处惊起一片美丽的身影,映着斜阳慢慢地扑落在另一深处,让人浮想联翩。
水库原是湿地
孙凤云一如既往地工作在獾子洞水库的浅滩边。烈日下,蹲着修补捕鱼网对于身材高大的她,绝对是件辛苦活。汗水顺着黝黑的面颊往下淌,每一开口说话都伴随粗重的喘息声。
“水库几年前被个人承包了,但我们还是国营职工,每月至少还有200元的工资。”望着眼前的浅水河滩以及随风飘荡的芦苇,孙凤云也明白:工作多年的水库其实原本就是一片湿地,一片野鸭、白鹳、苍鹭的天堂。
同在法库,牛其堡水库比獾子洞水库在外观上更接近“水库”这一概念。两者也有一个共同点:被人承包。
法库声音
保护湿地的担子很重
铁面治理环保
2006年7月16日,法库县环保局局长办公室。
“记者同志来了,我们很高兴,我们是沈阳的北大门和后花园啊。”法库县环保局史局长、郎副局长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说实话,我们的压力很大。对于环保工作,是上有法律法规,下有市政府领导对环境治理工作的铁面孔。在围绕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工作中,环境保护工作难干。尤其是我们,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时间不长,经济任务很重,我们县又是湿地群带,保护治理担子很重。”
法库人的骄傲
在法库县环保局局长助理朱晨阳的陪同下,记者实地采访了尚屯、牛其堡等法库县西、南部的几座水库。当来到法库獾子洞水库时,远远看去,这片沼泽地似的水库更接近原始湿地的概念。
朱晨阳说,獾子洞是法库人值得骄傲的地方。前些日子市领导来视察时明确指出,獾子洞要严格按照环保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明年的2月份前解除这里的一切承包合同,重点治理,重点保护。
专家访谈
环境不好谁还来安居
专家简介:董厚德,原辽宁大学生态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辽宁省、特别是沈阳市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对湿地的研究成果显著,为政府决策经济活动提供了大量环保工作的科学依据。
湿地有啥用?
今报:这些年来湿地一词出现频率相当高,大部分人知道湿地跟环境有关,但是对湿地的概念不是很了解。
董厚德:传统的概念,天然季节性的、暂时的被水淹的沼泽地叫湿地。其实这是狭隘的定义。现在的湿地概念大得多。凡是人工的、天然的,长久或是暂时的河流、湖泊、水库、河滩地、海边与陆地交替部分的海滩地,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化的大面积蓄水的地方,都应该算做湿地。像水库周围、堤坝周围,也是湿地的概念。
今报:保护湿地有何意义?
董厚德:把湿地形容成大地的肾脏非常形象。简单地说,湿地能调节气候,温度、湿度,尤其是防止洪水泛滥成效显著。
湿地不但能调节地表水,还能调节地下水。干旱的时候,它补充地上水,丰盈的时候,它又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此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更是它的一大特色,浮游生物、挺水生物(芦苇等)、漂浮生物、湿生植物、草垫植物,构成了动物们理想的栖息地。鸟类、水禽以及南北迁徙的候鸟,都喜欢停留在湿地里,筑巢安家,生息繁衍。
湿地咋保护?今报:您觉得沈阳的湿地状况,特别是保护情况怎么样,怎样来加强保护?
董厚德:不容乐观。目前沈阳的周围,特别是辽中、于洪、苏家屯等水质污染比较重,北边则轻一些,到了四道号水库,已经达到了三类水质的标准,是比较好的了。
造成一些地方污染比较重的原因,现在看主要是农田里的化肥和农药污染,这也是我们目前治理的主要方向。
今报:您觉得沈阳打造生态城市,距离还有多远?
董厚德:沈阳要打造生态城市,可以说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实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虽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没有良好的环境为依托,就不会有经济的大发展。如果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试想谁还来投资,谁还来安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