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峰实习生王赢)沈阳站“坦克碑”即将搬迁的消息,撩动起“老沈阳”们的独特情愫。7月19日,他们在“坦克碑”下,用歌唱,用诗词,用拍照、拍DV等来诉说追忆与畅想。尽管难以割舍,大多数来纪念者还是认为:“坦克碑”的搬迁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与开发。
老沈阳“坦克碑”下叙旧
“这是一首鼓励战士的诗歌,三个勇敢快乐的坦克兵,驾驶着英雄的坦克,冲锋陷阵……”7月19日上午9时,在“坦克碑”下的浮雕前,沈阳人李汝茂用俄文深情地唱起“坦克兵之歌”。
李汝茂今年61岁,与“坦克碑”同龄。当天早上,他起个大早,骑了半个小时的车从家赶到“坦克碑”下。“我就怕‘坦克碑’搬迁了,我就录不着了。”李汝茂身上背着DV,准备把自己在“坦克碑”下唱歌的情景录下来,留给儿女做纪念。
“我曾经亲手打开过‘坦克’的盖儿,可惜当时没有相机。”78岁的康洪喜老人,上世纪60年代是沈阳第二建筑公司的干部,参与了“坦克碑”的修缮。听说“坦克碑”要搬了,他特意过来看看,还请人在碑下留影,圆了当年的梦。
手持DV的张女士,在“坦克碑”下转了好几圈,希望一点儿不落地给“坦克碑”留个影。“30年前我离开沈阳到重庆生活,当年离开家乡时,就在‘坦克碑’下留了影。”当日,张女士碰巧出差路过家乡,成就了与“坦克碑”的再次相聚。
“坦克碑”搬迁有利文物保护
当日在“坦克碑”下,录影、存照的人随处可见,甚至有商家推出了“10元一张,10分钟取片”的“告别照”业务。然而,记者在“坦克碑”下却看到了令人心痛的一些定格:碑身上的小招贴还没清理干净,有游人在碑基上随意涂鸦,有等人的旅客在柱子上“就座”,脚踩着铁链不停晃悠。“大伙儿都在这儿等人,广场上就这儿的垃圾最多。”保洁工人董师傅每隔一个小时就能从碑座下扫出一堆的烟头、纸屑。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石材风化,在去年11月23日,“坦克碑”东侧的浮雕脱落,险些砸伤人。
“搬走‘坦克碑’大伙是挺心疼的,毕竟它在这儿已经60多年了。可是车站广场太乱了,啥人都有。把它搬走、修缮,会更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家住吴淞街、在“坦克碑”下长大的张先生如是说。摄影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