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7月20日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蓬莱市村里集镇辛旺集、站马张家、柳格庄、古城李家几个村,相继发现古墓,受到上级文保单位重视。当时,柳格庄村村民于希芝受文保人员委托,负责看管墓群,防止盗挖。 一个简单的承诺,让于氏祖孙3代将这个近乎义务的责任延续了20年。
1972年前后,村里集镇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地上的农民一镐头下去,竟挖出不少古时的瓷瓦罐,一时间,柳格庄附近几个村都传出挖到古代兵器的消息。闻讯赶来的烟台和蓬莱两级文保人员在这里抢救发掘文物数百件,并确定这里共有西周墓群3处,分别是柳格庄墓区、辛旺集墓区和站马张家墓区。由于范围过大,发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文保人员将古墓重新填埋并找来村里负责修路的烈属于希芝看管。
于希芝就这样成为一个最基层的文物管理员,拿一点象征意义的补贴。每天早上天刚泛鱼肚白,他就扛着枪,从村里出发,在附近几个村转一圈。这一圈下来,就是30里路,无论风霜雨雪,从未间断过。因为墓地附近的土质肥沃,常有村民去挖回家垫地。于希芝听到谁挖出了东西,就找上门来,一定要人家把东西交出来,他再仔细存好等待下来检查的文保人员拿走。老人一干近10年,一直到84岁去世时,才把责任交到了儿子于耀宗的身上。于耀宗是现任古墓守护人于云村的父亲,最初这位老党员因为身体不好,是摇着轮椅走那30里路的。到了于云村这一代,于家已经成了古墓守护人的代名词,附近村里不管谁发现有人企图盗墓,或者谁家不小心挖出了文物,都会马上告知于云村。由于还有文物埋在地下,曾经有人出重金让于云村说出地点,种果树为生的于云村当场拒绝了。
今年已经是于云村守墓的第八个年头,3月份,他和全市的25名文管员一起到市文物局接受了《文物保护法》培训,这个45岁的憨厚汉子认准一个死理儿:抢文物跟抢银行一样,甚至比那还严重。
(李珑 爱业 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