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特派记者蓝碧霞林森泉)“今日来烧香,以后还要来。”94岁的郑劝阿嬷三天前在金门县金城镇南门妈祖庙这样许愿。昨日下午5时30分,这位已近百岁的老人带着装有故乡水土的瓶子和妈祖庙的香灰,带着两岸乡亲的美好祝福,踏着海峡波光伴着夕阳,挥手告别思念了74年的金门后浦桥子头。
临行前,金门爱心慈善基金会董事长许金龙握着老阿嬷枯瘦的双手,说:“老姑婆,您要好好保重,把身体养得棒棒的,下次再回金门。”阿嬷用手巾擦着发红的眼眶,点头,然后说“好”。
阿嬷搭乘17:30的“新集美”号客轮从金门回厦门。金门红十字会派人前来送行,“王大夫一条根”总经理王建顺等人代表金门乡亲前来送行。游客、在码头接客人的导游听说阿嬷要回惠安了,也纷纷围过来跟她告别。许金龙特意陪同阿嬷回厦门。
18:30,阿嬷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厦门日报社、厦门国泰妇科医院都派车前往迎接她,院长吴葆康特意再为阿嬷安排了一次体检。了解到阿嬷旅程疲累,就安排人员为她打葡萄糖补充体力。他还挽留阿嬷在厦门住一晚,让医生好好观察,休整后第二天上午再回惠安。
昨天一天,阿嬷的精神很好,不到7点就起床了,因为她还有一个要完成的心愿,在金门观光,看看金门变了样的青山绿水。她的二孙媳陈琼珍说:“前一天留在酒店的时候她就呆不住,一直想到外面走走,我们对这里不熟悉,不敢带她出去。”阿嬷一早就笑呵呵的,看上去心情不错,偏高的血压已经降下来了。
8:30,阿嬷被扶上旅游车,坐在位置最好的第二排,车上的人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她,大家说很高兴能和阿嬷一起游金门。导游方莞姝开口的第一句话说:“我是阿嬷的厝边(邻居)啦,她少年时是在金门玩大的,今天我好荣幸带着阿嬷重游故乡。”她特意凑到阿嬷的面前,大声问:“阿嬷,我带你出来玩,你高不高兴。”然后笑呵呵对全车的人说:“她说有啦!”老阿嬷听不懂普通话,导游全程用闽南话讲解。
行程的第一站是马山观测所,导游说,这里可以看到厦门的大嶝岛、小嶝岛和泉州的围头。阿嬷和其他人员一起下车,前两天她还在厦门的环岛路上看金门,如今,她已经站在金门,看着对岸同样是故乡的地方。随行的李阿姨说,厦金直航后两岸的来往方便了,厦门金门互相“串门”成为现实,阿嬷圆了74年的回乡梦,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了了,就算百年之后,也没有遗憾了。其他人员纷纷说,其实阿嬷回金门,也就想重温一次故乡的风土人情,否则,她在惠安生活了74年,人更亲、地更亲,两边都是故乡,也不用舟车劳顿走这一遭了。
阿嬷兴致很高地在旧碉堡边、马山观测所入口处留影。很多游客被老阿嬷的惠安女打扮吸引过来,有人一眼就认出老阿嬷,叫起来:“她就是电视上的阿嬷!”游客纷纷要求和阿嬷合影。临走前,不忘夸奖阿嬷“真水(很漂亮)”、“真康健(很健康)”。
当天,阿嬷乘旅游车,游览了盘山坑道、慈湖、湿地生态馆、民俗文化村、中山纪念陵等地。车子经过金门体育馆时,导游特别请阿嬷仔细看,问她有没有觉得有点熟悉,然后说:“这里是你以前玩的地方啦!”
16:30左右,在出发前往石头码头之前,导游特意带阿嬷到“马家面线”门市店,免费品尝了金门的风味食品——马家面线。阿嬷好奇地站在柜台看着那盘成“8”字形、象征长寿的面线,忍不住摸摸嘴巴。工作人员调配了一碗面线给阿嬷,等她吃进嘴里,还问她“好吃吗”,阿嬷咧开没有牙齿的嘴,回她一个灿烂的笑脸。导游说:“要让阿嬷吃得饱饱的,长命百岁,有机会还回金门。”在金门大街小巷里穿行,可有当年印象?
要回厦门了,返程上船前,阿嬷心情有点复杂,笑不出来。?
在金门见到了侄子郑金城,两位白发老人相见,百味杂陈。
去金门、回厦门,阿嬷这几天一直很激动。
阿嬷在故居旁的妈祖庙许愿。
(本版摄影/林森泉 蓝碧霞)
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李泉佃:
亲情乡情两岸情串出完美策划
阿嬷踏上金门故土,了却了返乡圆梦的乡思情怀,我们也圆满完成了促成老人重回家园之旅。这是一次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策划活动,《厦门日报》围绕亲情、乡情、两岸情,拎提了新闻事件的核心,以想家、思归、寻亲为主线,同时策划了社会人士提供帮助的互动环节,穿插了几次寻亲之行遇上挫折的报道,又与金门新闻同行建立同步报道的机制,使得整组报道流畅婉转,一气呵成,柳暗花明,悬念不断,一段时间来成了阅读率最高的新闻,是读者茶前饭后的谈资之一。
《厦门日报》致力于打造区域性“有用的新闻纸”的办报形态,今后,我们会有更多这样符合现代都市读者口味的报道见诸报端,帮办新闻将成为《厦门日报》的特色品种之一。
金门爱心基金会董事长许金龙:
希望和厦门日报再联手
金门爱心基金会董事长许金龙表示,郑劝老阿嬷回到金门娘家,虽然只有三天,而且是以旅游的方式,其中却是凝聚着厦、金两岸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不懈努力。记者、旅行社一个多月的奔走、准备,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的帮助,甚至政府部门的配合,圆了阿嬷74年的等待,值得!
许金龙说,亲情故事最是打动人。不管阿嬷的亲人是否接纳她,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阿嬷回乡,有高兴,有感动,也有忧伤。但是,金门乡亲对她释出的善意应该得以抚慰她的心灵,金门县长亲自接待了阿嬷,还说“老阿嬷就像我的母亲”。
许金龙同时表示:“大陆还有一些人,虽然亲人在金门,却因为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比如亲属关系、户籍登记认证有年代落差,而无法以探亲的名义回金门相聚。厦门日报帮助郑劝回乡,创造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模式。以后,我们希望能再次和厦门日报联手,互相配合,为在大陆的金门和台湾同胞做更多的好事。”(本报记者蓝碧霞林森泉)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珠:
协助两岸亲人团聚我们义不容辞
作为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珠一直在关注着本报刊登的九旬金门籍老阿嬷郑劝寻找金门亲人的故事。昨日,李明珠说,老人家能够实现回娘家的愿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是分不开的。我们祝福她老人家。
“事隔七十多年了,看着她现在就要回到故乡,特别不容易啊!对于在世的和逝世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安慰。”李明珠用“感人”二字来形容老阿嬷的寻亲路。“《厦门日报》做了这么大篇幅的报道,媒体通过宣传报道来引起各方关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那么多人伸出了热情的手,说明我们的社会很有爱心。”
李明珠说,金门红十字组织对老阿嬷回乡也很热心。其实,两岸红十字组织也一直在帮两岸同胞寻找亲人。自从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厦门市各级红十字组织共接待台胞18693人次,处理寻亲表格和信件1390宗,为两岸同胞找到549个亲人。通过两岸红十字组织,有很多台湾老兵在历经四十多年离散之后,想找到祖国大陆的亲人,这样的寻亲一直延续到现在。
李明珠说,郑劝老阿嬷出生在金门,生活在惠安,现在的家庭很幸福,可谓子孙满堂,我们祝她老人家平安长寿。协助两岸亲人团聚,是市红十字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报记者王文静)
金门日报总编辑林怡种:
这是件公德无量的好事
94岁的惠安阿嬷郑劝7月17日回到阔别74年的故乡金门。娘家人的热心如7月的阳光,拥抱着郑劝。此前,阿嬷郑劝曲折感人的故事和心愿引起金门日报的重视,金门日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转载《厦门日报》报道,阿嬷郑劝欲回家乡探亲的事情因此家喻户晓。
昨天上午,记者与金门日报采访主任陈荣昌一起交换采访所得,记者通过陈荣昌转达对林怡种的感谢,并提出要采访林总编,希望帮助联系。按照台湾当局的规定,由于旅行团员不能离团,手机在金门又没有信号。当天下午,林怡种打通了本次团队队长马志强的电话,与记者联系上了。由于“回乡团”全体成员正在各景点游览,林总编开车追着旅行社的车,终于在记者要吃饭的饭店前见面了。
林总编热情地握着记者的手,高兴地说:“你写的惠安阿嬷郑劝想回娘家的报道,我每篇都在厦门日报网站上看,写得很好,送你一瓶金门高粱酒。”林怡种与记者一见如故。一聊之下才知,林总编祖籍泉州惠安东坑,与记者是老乡。林总编一直热心于两岸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为两岸的和平与发展鼓与呼。他告诉记者:“看见老人回家,我很高兴,阿嬷郑劝这么老了,不远千里来到金门回家寻亲,这确实不容易。”他认为,厦门日报和金门日报以及两岸各界共同协助94岁郑劝圆梦,是件公德无量的好事。他表示,以后遇到类似案例,如果有需要,金门日报将积极参与。(本报记者林森泉蓝碧霞)
“回乡团”成员:这趟金门之行意义重大
金门、台湾的媒体对老阿嬷回乡的关注,使得厦门春晖国际旅行社所带的这个旅行团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陪阿嬷到金门的人都说,行程很紧,旅行很累,但因为是陪阿嬷回来看家乡,使得这趟金门之行非常特别、意义重大。陪同阿嬷前来的人员也特别关注当地媒体。来自厦门的林翔云每天都问记者,有没有当天当地的报纸,有没有报道关于阿嬷的消息。只要拿到当天的报纸,全车的人都要传看。因为报纸难买,有些人还特别向酒店要一份收藏。
大家把阿嬷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每当阿嬷在路上走被其他旅游团的人认出来后,他们都会主动介绍:“老阿嬷从惠安来,94岁了,原本是金门人,回来看看故乡。”(本报记者蓝碧霞 林森泉)
阿嬷郑劝离开故土金门74年,思乡情切。她的故事刊登在本报6月12日头版。本报持续追踪此事,历时月余,引来越来越多热心人的参与,终于了却阿嬷归乡梦。
相关:
有几个74年可以等待?
惠安阿嬷返航
郑劝回家催生“人性关爱行动”
(来源:厦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