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己新研制的机芯,决定准确度的摆轮转速能达到28880转/小时。”李成胜骄傲地指着自己的手表说。李成胜是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公司每当研制出新产品,就会让员工试戴,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但是,为什么只强调“机芯”?而不说是“新研制的手表”?因为李成胜无法这么说,他现在戴着的这只表,表盘“12”数字下惯常贴手表品牌的地方,贴的是“HZW”三个英文字母,这是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的英文缩写,而不是品牌名。事实上,1993年以后,杭州手表有限公司就不再生产“杭州”、“西湖”等贴上自己品牌的手表了,而以生产机芯为主。
到杭州各大商场逛一逛,会发现“西湖”、“五一”、“钻石”等曾辉煌一时、被国人视为奢侈品的国产老牌手表已完全消失无踪了。虽然“飞亚达”、“罗西尼”、“依波”和“天王”等新兴国产手表虽然仍占据着电视黄金广告时段,但2004年起,专柜已陆续撤离解百、杭州大厦等商场。
曾经排队、托关系才能买到的国产表,如今境地尴尬。辉煌历史
自己生产出第一块手表
1974年,22岁的李成胜还是杭州钟厂手表试制组的一名工人。时逢杭州手表厂扩大,他和整个试制组的人一起被调了过来,成了一位钳工,每月工资36元。那时杭州手表厂刚成立两年,作为杭州重头企业之一,市政府把小螺蛳山下一块风景秀丽的宝地划给了它。除了杭州钟厂手表试制组的工人,还有几家钟表维修店的老师傅和从天津大学、哈工大制造工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为制出第一块完全杭州制作的手表呕心沥血。
1976年,杭州手表厂生产出了第一块自己生产的手表。“以前杭州产的手表主要部件来自天津和上海手表厂,只是组装一下。那以后几乎所有零件都自己生产了,第一年总共生产了两三万只,生产出来后销路很好,大家都争着来找厂长批条子。”曾任杭州手表厂工程师的叶绿回忆。
批条子买表要排长队
当年,李成胜的手腕上也多了一块“杭州”牌手表,这是作为手表厂员工的一项福利。当时,这让李成胜的朋友很羡慕,因为那时拥有一块“杭州”或他牌子的国产手表,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杭州”牌手表60元钱一块,而上海手表厂生产的“钻石”表120元钱一块,起码要搭进两个多月的工资。
而且,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了。李成胜回忆,只有手表厂的工人才人手一块表。其他厂每年只分配到几只手表票,如果职工要买,抽签或者要结婚了只有领导特批优先购买。还有个法子,就是来找手表厂厂长批条子,“那时每天来找我们厂长批条子的人能排好几米长的队。”李成胜不胜感慨。
上世纪80年代初任百货大楼钟表部经理的夏先生证实了李成胜的说法。“那时百货大楼卖‘西湖’牌和‘上海’牌的手表,顾客只能凭杭州大百货公司发的票来购买。销路都很好,柜台前老有人在排队,常常是货一到就卖完了,来晚点有票也买不到。”
1976年到1986年可以说是杭州手表厂最辉煌的十年,到1986年最高峰时,工业总产值为6055万元,年产量达到79万只,产品销售收入为3317万元,其中上缴国家利税1694万元。就是说,每生产一只手表,就能给国家创造21块多的利税,毛利润超过100%。
李成胜笑着说。当年手表厂的职工住房与杭州其他工厂相比,算是最宽敞的,很多人挤破头想进来。没落原因
1987年开始淡出市场
但是国产手表的无限风光,却在1987年开始,随着国外“双狮”、“精工”等手表大量走私进入国内戛然而止。
1987年,杭州手表厂生产的手表开始大量积压,年利润降低了70%。销售员从被别人求着发货,到想尽法子找销路。1989年开始,杭州手表厂的利润已接近为零,1991年甚至亏损258万。天津手表厂和上海手表厂等其他厂家也一样开始度日维艰。
内外夹攻
分析手表卖不出去的原因,叶绿认为国产表竞争不过走私表是关键。“当时国产手表用的是轻工业部规定的统一规格机芯,客观上造成所有手表的样子都差不多。日子也太好过了,大家也就没想到需要什么设计。国外走私进来的表,不仅样子时髦多了,价格也便宜。”叶绿告诉记者。
而这个时候,上海手表厂等一些国产表却开始挑起了价格战,不断压价,“西湖”牌手表也只好跟着降价。内外夹攻,“工资等成本涨了十几倍,手表的价格却还要降低,简直是雪上加霜。”李成胜表示。
同时,飞亚达、天王等新兴国产手表品牌开始兴起,走了另外一条路,把大量资金投入在广告和设计上,机芯等主要部件却直接从外国进口,一下打开了知名度,销量也逐渐进入全国商场手表销售的前十强。国产老牌手表的生存空间被压榨的更加小了。
1993年全面停产
1993年,杭州手表厂全面停止决定“西湖”牌手表的生产,并渐渐退出杭州各大商场。
库存的几十万只表,一部分被一个温州商人以十块钱一只的价格大批买进,拿到俄罗斯出售。剩下的则在青年路的门市部以3.5折价格出售,最便宜的只要20块钱一只。与此同时,“上海”牌等其他老牌国产手表也开始淡出杭州市场。国产表逐渐衰落,杭州钟表行业也随之萎缩,“一百多家钟表店到现在只剩下了两三家,我们店的营业面积从300平米缩小到现在的75平米。”韩赛群告诉记者,从此,国产老牌手表被全面打垮了。
不再打自己的品牌
2000年,杭州手表厂改制,更名为杭州手表有限公司,转而生产机芯,没有再打出自己的品牌。
现任杭州手表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林认为,商业环境太差,手表进商场销售要大量费用,利润太低,并且打品牌也需要大量广告费,积压在商场的货也会侵占很多资金。“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干脆生产机芯了。与工厂打交道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事实证明我们的路没有走错,1993年以后,厂子就再度赢利了,去年利润达到485万。”市场现状
老牌国产表遭遇全面撤柜
对于老牌国产手表的淡出市场,商场也有自己的说法。
杭州大厦的“上海”牌手表专柜是在1993年撤的,“一个月卖不出去几只,营业员的费用也不够支付,它自己主动要求撤了。”杭州大厦钟表类相关负责人坦言,国产手表价格低廉,款式单调,并且功能性故障也不少,瑞士产机械表一天日差为10秒以下,国产表平均一天能达到一分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沦为低档货,而解百、百大等商场也先后不卖老牌国产手表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西湖牌手表等老牌国产手表遭遇了全面撤柜的命运,飞亚达等新兴国产手表的日子也渐渐不再风光。2004年开始,“飞亚达”、“罗西尼”、“依波”和“天王”等国产品牌手表陆续撤出了杭州解百、杭州大厦等商场。
国产表淡出商场是趋势
“国产手表淡出高档商场已是一种趋势。”各大商场一致表示。“大商场讲究品牌定位,国产手表已太大众化,与商场定位不符,而且它们没有自己的个性,容易被其他进口牌子替代。”解百商场钟表类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中国市场名表》杂志调查,今年1-4月,全国百家商场手表的零售额国产手表增长11.96%;进口手表增长40.93%,进口手表零售额是国产手表的3.65倍。零售量国产手表增长0.5%;进口手表增长17.99%。零售量中,国产手表占71.25%,比去年同期下降3.16个百分点;进口手表占28.75%,上升3.16个百分点。
目前还在销售“飞亚达”、“罗西尼”等的银泰商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产手表的销售量还是不错的,但销售额太低,“一只进口表就抵几十只平均价格400元一只的国产表了。国产表的设计太雷同了,很多是仿制品,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现在销量还不错,所以我们仍在继续销售,但以后怎样就难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