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生动演讲激起掌声不断
“希望上海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记者能胜人一筹。”被外界誉为“中国新闻官第一人”的赵启正昨天做客本报第二届青年论坛,用他一向爽朗简短的话语,表达了这样的要求。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让百余名青年报人受益匪浅。
下午两点半,身着淡蓝色短袖衬衫、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赵启正来到青年报社,风度翩翩,学者味十足。在贵宾室里,赵启正从老照片中了解了青年报57年的历史,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无上光荣”四个字。而《青年社交》更是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个好,这个很重要。现在的年轻人就是需要提高对话水平。”“提高沟通水平”成为了贯穿他昨天演讲的主线。
在谈到“建设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核武器的威胁”等话题时,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风趣的比喻,令现场喝彩不断。
“记者提问就要像打网球。”这句话让在场的年轻记者编辑跃跃欲试,大家争先举手,从著作到个人兴趣,从上海的发展到青年记者的成长,赵启正微笑着接起每位记者掷来的“好球”。在他看来,新闻不是学术,而是一种艺术,所以他说“我喜欢与记者聊天”。
一边思考一边做着笔记,说话爽快,笑容亲切,记忆力极好,赵启正用他的现身说法,演示了“对话”的技巧。
演讲亮点
年轻人应承载公共外交使命
“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赵启正说,这不能仅仅靠外交部,中国要有“公共外交”,而中国的媒体、中国的年轻人都可能成为公共外交的一分子。
“要完成这项外交使命,年轻人就必须了解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环境。”赵启正强调:目前,我们文化的环境往往被忽略了。他指出,中国文化贸易目前正处于严重入超(逆差)的状态,这是我国舆论环境中亟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人非常爱说一句话: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他说,“我们在分享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可是今天,我国的其他产品贸易总体上出超(顺差),文化产品贸易却是严重入超,书籍和影视的版权贸易的逆差都在10倍以上。我们从一个文化输出国,变为了一个文化输入国。在2004年,我们对美国的版权贸易逆差竟为290:1,对英国的也达到了127:1。
“我们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劣势是: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却又是使用国家最少的语言之一,我们有必要加大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文的力度。在美国看不到中国电影。”赵启正甚至幽默地建议青年报社,“应该建立一个青年电影制片厂,发挥青年人的浪漫主义。上海有很多的题材,‘犹太人在上海’应该就比‘辛德勒名单’好。”
赵启正表示,记者应该多学习,否则不容易准确报道文化问题,要鼓励大家在文化上的发展,而不是永远说:“文化博大精深。”
寄语记者
采访前要看对方的著作和经历
“记者就是知识加艺术的人才。”昨天的论坛上,赵启正提出新闻记者应该有广泛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新闻工作比较难,要了解的领域很多,就像当总统一样,但没有专门的总统专业。新闻不是学术,而是艺术,一个学工科的好歹是工程师,但一个学艺术的未必能成为艺术家。记者得有点国际知识,否则会给读者带来信息的偏差,不能让读者一会儿悲、一会而亢。比如,在形容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时,一个世界第一、第一个世界第三,但是有定语的,是斜拉锁桥,没有这些定语是不行的,因为世界上还有金门大桥等等。我们的记者必须了解世界,才能报出准确的信息。”
赵启正特别提到了沟通能力。“对话是人人都会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好的。现在很多企业对毕业的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就是对话能力差,而我们的记者必须提高对话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把学识和内涵表达出来。此外,正确的立场、高度的责任感,都是记者所必需的条件。”
在谈到外国记者的敬业精神时,他说:“说实话,我们中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前的准备不如外国记者充分。外国记者很用功,提问总是先说清楚一个事件,然后再问问题,很清楚,他们说的有些事甚至我们都是不知道的,而中国记者多数问题就很平淡,‘你对上海有何感受啊’之类的,是最糟的。采访前要读对方的著作,看人家的经历,要做好充分准备,提问就像打网球,打出去的是硬球,才能弹回好球,这是双赢的。”
“记者仅靠聪明不行,需要的是智慧。”赵启正强调说:“聪明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能找出症结,而智慧则是对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未来的预言,是需要通过挫折、积累而成的。年轻人想要30岁有40岁的智慧,可以多跟年纪大的人沟通。记者是最有机会‘检阅’优秀人物的,年轻记者要把握这个机会,大人物的确有大人物的智慧,多与这些人物接触,也能帮助自己长智慧。”
赵启正简介
1940年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在北京中国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作二十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厂长等职。
曾多次荣获上海市和航天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三项发明专利。历任上海市工业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副市长兼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及管委会主任。
1998年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被外国媒体誉为“浦东赵”、“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中国屈指论客”、“中国的形象大使”。
本版撰文记者沈蔚刘晶晶
精彩互动
您为何写《向世界说明中国》?
问:新闻官很神秘,您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爱好,看世界杯比赛么?
答:我这个人比较死板,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几天不看书就觉得说话缺乏词汇,现在每天都会看几页国际动态的书,了解一些重要的新闻。另外看些思想性、哲理性的书。还挺喜欢与记者聊天,记者比较敏感,与记者说话很能受教育。
很惭愧我不是球迷,而且说实话,中国的球踢得太差,抖不起精神啊!
问:您曾经在上海工作了24年,在您眼里上海有怎样的变化?
答:在上海工作了24年,难免对上海有偏向。一开始去北京工作时,手头没有其他的例子可举,所以忍不住老是举上海的例子。曾经有过顾虑,怕人家说我是上海出来的,所以才说上海好。到了北京以后,跟其他的城市有了比较,我还是要说上海好。
说实话,近15年来,全国对上海的看法越来越好。我曾经说过,上海人很细腻,但不要失于计较。上海人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外人看可能是缺点,这些小缺点曾经掩盖了很多上海人本来好的地方。现在在市场经济下,上海的很多优点就显示出来了。比如说上海人很讲诚信啊!这15年来,上海人的品牌每年在上升啊!
问:很多官员出书多是在离开政坛之后,但您的两本书距您离开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岗位不是很久,您为什么要写《向世界说明中国》?
答:原本不认为这个书会这样受欢迎,因为不算政论也不是小说。不过能受到年轻人欢迎是很高兴的。内心深处就是想给年轻人和大学生读的。因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如何与人“对话”。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整个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有些“自说自话”,自己说了,人家懂不懂也不管。
问:外界把您称作“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您给自己的公关艺术打多少分,在“政府公关”中您最擅长什么?
答:给自己打分,良好吧;擅长,与人对话吧。不管是新闻官也好,普通人也好,人与人,国与国,跟人交往的技巧都很重要,要学会听人说话。不能老一个人在那里说,两个人得一句对一句。没听明白别人说什么,就老顾着自己说可不行。
问:您是如何平衡学者和官员这两个角色的?
答:做官员绝对没有做教授自由。官员是公众人物,说话都要考虑周全。而作为老师与学生交流,就很自由。不过我现在的身份并不太确定,说是教授好像不够阅历,做官员也不算是太好的,是个“四不像”的人物。但是不管做什么,没学识,都不成。就像台电脑,没内存,硬盘再大也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