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于幼军坐镇火山口 将改变煤炭发展思路
□南方周末记者 寿蓓蓓 发自山西太原
从地图上看,深圳、长沙、太原几乎连成一条直线,于幼军就是沿着这条线一路向北,走过从深圳市长到湖南省常务副省长、山西省长的这一路仕途。 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到了湖南的湘西、山西的吕梁山太行山,才算真正认识了中国的国情。”
从履历上看,于幼军曾经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1994年在他41岁时出任广东省委常委,而后在此级别上工作了12年,直到2006年1月的山西省人代会上,他以全票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从沿海开放的移民城市深圳来到反差强烈的内地,于幼军能给山西带来什么,成为人们对他的合理期待,反之新环境对于幼军新的执政挑战又是什么?在他到山西主政一周年之际,如何盘点自己一年来的政绩得失?早已成为山西老大难的矿难问题能否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山西这样一个曾为全国工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也因此承受了沉重生态环境代价的资源型省份,能否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7月14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就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幼军进行了独家专访。采访地点在省长办公室,山西省政府坐落在昔日阎锡山督军府,本身是重点保护文物,古香古色的建筑传统而别致,于幼军的办公室十分简朴,书柜上摆放着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采访后第二天,山西灵石县蔺家庄煤矿又发生一起矿难,于幼军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矿难现场。截至7月18日,共找到50名矿工遗体。而这座煤矿正是于幼军到任后要求坚决关闭的小煤矿,早已被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看来山西煤炭的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在山西当省长,做不好煤这篇文章就当不下去”
记者:很多人认为山西省的省长不好当,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矿难事故频发,而且比较难出政绩。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调到山西来的?
于幼军:确实是非常突然,我去年6月初带团到美国去招商考察,走的时候没有任何消息,在路上就听说中央到湖南来考察我。一回到湖南,就听说要我到山西去。
记者:这之前你对山西有什么印象?
于幼军:以前我对山西基本上没什么了解。至于说印象,听到的当然是负面的居多了,比如矿难很多啊,报纸经常报道。
6月29日上午中央找我谈话,下午去报到时我连替换的衣服都没带。报到完了,7月1日山西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命后,我就回湖南交接工作。结果我一回到湖南,7月2日山西就发生了宁武矿难,死了19个人,我说真是给我来个下马威啊。
记者:有人说“山西煤的文章做好了,省长就当好了”,你当时打算怎么做煤的文章?
于幼军:山西最大的省情就是煤炭资源,煤矿多,矿难也多。所以,煤炭对山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宝贵的资源财富,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长期以来支持了全国的发展,但长期无序过量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巨大问题和隐患,比如环境严重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地表沉陷、矿难频发……
在山西当省长必须要做好煤的文章,做不好这篇文章你就当不下去。
“原有的煤炭发展思路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有根本转变”
记者:一般的新省长都会先去发改委和财政厅。而您来后,调研第一站去的就是煤炭工业局、安监局和国土资源厅。
于幼军:我琢磨我必须首先面对煤这个问题。在用几个月的时间“恶补”了相关知识后,形成了关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思路。其重点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煤炭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调整和优化整个产业结构。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更是省情的迫使。
原来那条路已经难以为继了。再那样挖下去,整个山西地下的水系就全破坏了。原来老百姓挖个水井吃水和灌溉,挖个十来米二十来米就行了,现在要挖一二百米……山西本来就干旱缺水,再把地下水系都破坏了,那就是灭顶之灾啊。所以发展不能光看这十年八年啊,要看三五十年、100年后。因此,要有大的思路调整,大的动作。
记者:各方面对您的煤炭新思路有何反应?
于幼军:与省的领导同志交换意见后,我的想法形成了一篇文章,送给山西的一些老同志去征求意见。
我认为,山西的煤炭经济要自觉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指引下,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综合高效发展和文明和谐发展的新路。其次,山西要从煤炭基地发展成为国家的综合能源基地,要通过煤的加工转换发展电力,成为一个电力输送的基地;要发展煤化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要通过把煤转换成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成为一个油的基地;山西还有10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每年炼焦炉焦炭还产生150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都在点天灯燃烧,这是很宝贵的资源,所以山西又可以成为一个燃气的供应基地。
省里几位搞了一辈子煤的老同志给了我肯定和鼓励。一位已退下来的老省委书记把我这篇“习作”送给了温家宝总理,总理看后马上批给国务院各个部长,要大家考虑如何支持山西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