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莫高窟关闭是谣传
记者孙轶玮
守着这个石窟,比现在这个社会里很多莫名其妙的工作好得多
樊锦诗,一个与敦煌壁画一样美丽得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这会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
在绵延千里的茫茫戈壁深处,再绚烂的美丽和青春也只会像那些四处飞扬的沙子般稍纵即逝;67岁的生命里有43年就这样慢慢而又快速地被消耗掉了。
现在的樊锦诗只是一位特别干瘦、弱小的老太太。她不年轻,也谈不上美丽,但当她站立于敦煌莫高窟前,却一下子让人明白了,为什么看上去一位这样平凡柔弱的女子会成为“感动中国”的20位传奇人物之一;她的坚忍与智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像。
今天,当背负盛名的樊锦诗谢绝了无数纷至沓来的采访与应酬,以至于成为传说中很难接近的一个人。
但真实的樊锦诗却并非如此。2006年,在敦煌渐渐开始酷热的夏天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的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旅游预约制”可以说是国内的首创,怎么会突然之间在莫高窟启用这样一项制度呢?
樊锦诗:预约制并不是突然启用的。莫高窟因为旅游开发而受到较严重的人为破坏,也不是近一两年才发生的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向各方强调莫高窟的保护问题,但没什么人理睬我们。有人甚至说你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所以才起劲地喊保护保护,就是想让国家多拨些经费。
这些年来我反复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各种场合告诉人们,莫高窟到底是什么,洞窟里几千年的壁画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意味着什么。
莫高窟是研究中国历史非常珍贵的一个宝藏,包含了佛教史、雕塑史、文明史以及大量天文、地理等古代资料。关键还有它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保存至今非常完整和系统;所以,它的价值对中国甚至世界都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这些人,在一片沙漠里守着这些洞,是本着对国家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按现在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我们干好本职研究工作就行了,何必花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呢?
国家目前一些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实际上不太明确。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大环境下,应该怎样进行文物保护,没有人告诉你具体该怎样做,我们只能自己想出一些办法来。
《瞭望东方周刊》:这项制度实施以来顺利吗?主要的阻力来自哪里?
樊锦诗:去年刚刚提出预约制的时候,还是很不顺利的。
一方面是来自旅行社和部分游客的不理解:我花了钱,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哪里有景点拒绝的道理?很多旅行社也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需要安排游客行程的,现在倒过来由景区去调整安排他们的行程,自然会不满意。
刚开始的时候,愿意遵守预约制的旅行社只有四家,现在好了,基本上所有的旅行社都在跟着我们这项制度走了。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敦煌市政府。
来敦煌的人十个有八个是来看莫高窟的,莫高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敦煌市的经济发展,敦煌市政府也把它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发展。现在提出旅游预约制,万一游客不来了怎么办?
所以,开始的时候,敦煌市政府主观上不太赞成,我们的态度也很强硬:不让搞是吧,那我们就索性关闭,一个人也别来了。当然,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做。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愿,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老百姓,能通过这些壁画了解中国的文明和历史,坚定自身的民族信念。
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政府从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后来随着双方的沟通,关键是在预约制的调控下,游客的总人数并没有下降,反而有小幅上升后,敦煌市政府就开始支持我们的做法了。现在的情况就像你所看到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望东方周刊》: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跟预约制也有一定的关联。说是莫高窟的洞窟越开越少,现在去看还要预约;大家也都知道一些莫高窟受到破坏的情况,所以有人认为再过几年,莫高窟可能会全面关闭,不再接待普通游客了。
樊锦诗:这绝对是谣传。莫高窟是不会关闭的。现在只是根据每个洞窟不同的情况,轮流开放给大众看。
事实上,根据目前我们实行预约制的情况来看,莫高窟受到的损伤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科技管理水平在提升,我很有信心,在将来大家一定都还能看到这些有千年历史的文物。
我们对游客向来一视同仁,中国的历史文化不给老百姓看给谁看?文化的传承不靠个别人。不要去相信这种流言,这可能是旅行社希望你们花钱来莫高窟的噱头。
《望东方周刊》:如今很多旅游景点都面临同时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及压力,莫高窟的经验是什么?
樊锦诗:就目前中国许多景点的现状看来,保护是应该马上就要着手进行的,因为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实在是太严重了,但不能说把景点关了就是保护了。
我不清楚别的景区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莫高窟来说,虽然洞子受到的损害已经相当严重,但我们从来没想过把它关了,不让人来看了。预约制就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个相对比较积极的举措,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计来莫高窟的人数还会持续增长。当人数达到某一个高度时,预约制起的作用也不会太大了。所以,我们现在还在想其他的办法,比如说,我正在让一些专家做一个洞窟承载能力最大值的调查,这个数值可以代表洞窟的最佳承载量。
我现在还在找一些专家做试验,看能否通过数字科技把洞里的东西搬到室外来看,甚至还可以模拟洞里的温度和感觉那就最好了,又可以很逼真地看到,又对洞窟没有伤害。
所以说,办法都是慢慢琢磨出来的。不少旅游景点的开发水平和管理水平都相当低,只会对未来的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地消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不对可持续发展负责,将来也没有任何发展余地。
《望东方周刊》:如今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你在莫高窟呆了这么久,很多人都把你看作是一种人生传奇。你就真的没想过回城里去吗?
樊锦诗:有一次在外地出差,一个年轻人很认真地问我,你们莫高窟里住的是不是都是些和尚与尼姑啊?我说,哪有头发这么长的尼姑啊?后来回头一想,我们的生活的确也和和尚尼姑差不多,大漠里没有商场,也没有酒店,过的就是方外生活。
我小时候是在上海长大的,中学也在上海读书,在北京上大学时读的是考古专业,特别向往莫高窟就到这里来了。
当时的确没想过会呆这么久,我的思想境界也没外面说的那么高,以前有段时间也一直想调回城里去,但种种原因一呆就是40多年。
说实话,如今也回不去了。即使有时候出差去大城市,老实说过个马路我都害怕。我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城里人了;每次出差都想着快回来,回到这里心就安静、踏实下来了。
其实我们这里的条件也挺不错,新来工作的年轻人会分个带卫生间的小房间,有热水、电视,还装了宽带;能有现在这样的条件,我已经觉得很好了。
真的,我很知足。43年了,有人说这么长的时间一直做一件事肯定厌倦了,但我没什么厌倦感。守着这个石窟,我认为要比现在这个社会里很多莫名其妙的工作好得多。 (责任编辑:张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