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7月6日开始,位于洛阳市洛龙区辛店镇的洛阳市15中和洛龙一中为争夺小升初生源展开“明战”:电线杆上互贴诋毁对方的宣传单、各自抛出“三免一补”优惠条件、限制学生流向对方学校等等。
今年,这两所学校初一年级需要近1000名的学生,但学区内小学毕业生仅500多名,由此产生400多人的缺口。
截至记者发稿时,两所中学的生源争夺战还在继续。
电线杆上展开“明战”
当一纸《澄清事实辨出优劣》的告示贴在辛店镇的电线杆上时,洛阳市15中和洛龙一中为了争夺生源终于从“暗战”走向“明战”。
7月6日,洛阳市15中在辛店镇上的许多电线杆上贴出这份针对洛龙一中的告示。内容称,洛龙一中2005年中招考试仅仅有16人超过洛阳市8中录取分数线,占当年毕业人数2.42%。而洛阳市15中有20人超过洛阳市8中录取分数线,占该校毕业生人数5.06%。
“乡亲们,事实清楚,优劣分明。你的孩子该到哪里就读初中,你心中有数吗?”告示里写到。
洛阳市15中还附上一页列表,公示洛阳市15中和洛龙一中去年中考成绩超过480分的学生名单及分数。
据了解,由于洛阳市8中离辛店镇较近,许多学生愿意报考这所高中。考上这所中学的人数,渐渐成为辛店镇里的初中成绩标杆。
“反击吧,我们不能吃亏了。”7月6日下午,看到洛阳市15中的告示后,洛龙一中教导处主任刘书友召集本校老师,迅速起草一份《洛龙一中告父老乡亲书》,并连夜赶印出来数千份。
7月7日,洛龙一中的老师们拿着这些传单走进镇里,在洛阳市15中贴过的电线杆上,紧挨着《澄清事实辨出优劣》的正上方贴上《洛龙一中告父老乡亲书》。
在《洛龙一中告父老乡亲书》里写道:“近日辛店十五中(即洛阳市15中)到处散发传单,毫无根据地对我校2005年的中招成绩进行贬损,企图抬高自己,迷惑不明真相的学生和家长,以达到招收学生的目的。这种扰乱正常招生秩序的宣传手段,引起了我校全体师生的强烈不满,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唾弃。为澄清事实真相,现将我校2005年的中招情况简介于后……”
内容里列举了去年该校6名学生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并“纠正”了洛阳市15中所写的内容。洛龙一中在告示最后郑重声明:“(洛阳市)十五中对我校中招成绩的宣传纯属不实,也希望十五中能立即停止不正当的招生宣传,让我们共同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洛龙一中回应的第二天,洛阳市15中再次印制宣传单,也是《告辛店镇乡亲书》。传单再次分析比较洛阳市15和洛龙一中去年中招考试的成绩,并解答“辛店镇的招生秩序是怎么乱的”。言外之意,洛龙一中是扰乱当地招生秩序的始作俑者。
不过这份传单并没有贴出来。但是,洛阳市15中的老师却拿着这份传单去一些小升初的学生家中去做思想工作。
“看着这些宣传单,我们无法判断到底哪所中学更好?”7月12日,本报记者前去采访时,辛店镇的一些学生家长纷纷围过来,电线杆上的告示仍历历在目。
小升初生源缺口
初一生源缺口是这次“口水仗”的导火索。
2000年12月,洛阳市教育局对一些中学进行资源整合,辛店镇原有的5所中学,合并成两所中学,一所是洛阳市15中,一所是洛龙一中。根据两所中学的位置,辛店镇被划成两个学区,学校按照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原则进行招生。
据了解,辛店镇每年小学毕业生近1000人,洛阳市15中和洛龙一中分别有6和10个初一班,就读人数与招生容量大致相当。而今年该镇的小学毕业生只有500多人,与往年相比,生源缺口400多人。
于是,两所中学争夺生源战悄悄展开。
据洛阳市15中校长白作民说,一个多月前,辛店镇教育组将全镇小学毕业生集中到洛龙一中进行毕业质量检测考试。之后不久,在洛阳市15中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洛龙一中向每个学生都送发了初中录取通知书。
6月22日,白作民在洛阳市参加一个教育会议时,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询问:“我儿子怎么接到的是洛龙一中的通知书?”这个学生家在辛店镇白营村,属于洛阳市15中的学区。
接到这个电话后,白作民立即组织老师进行走访,这才发现整个镇的小学毕业生都拿到了洛龙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争取生源,洛阳市15中迅速采取措施。“宣传单是我们先贴的,但最先扰乱招生秩序的却是洛龙一中。”白作民说。
(责任编辑:王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