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刊发的《十月女婴的“痛”痛煞人心》一文令众多读者心酸落泪
爱心涌动 三万捐款飞向小乐
本报讯(记者石玉龙
实习生宋彦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7月20日,本报以《十月女婴的“痛”痛煞人心》为题,报道了仅10个月大的女婴小乐在学步时不慎被开水烫伤而无钱治疗,导致她身体大面积溃烂、脚趾脱落,而其一贫如洗的父母却只能眼看女儿奄奄一息却束手无策的消息。此事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已为人父母的读者看报后心酸落泪,许多读者纷纷用捐款捐物的方式表达了诚挚的爱心。 为了让小乐及时得到救助,本报特派专车将小乐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潮水般的爱心抚慰着小乐,截至当晚8时许,爱心捐款已达3万余元。
从当日晨8时许开始,本报热线96555就“热”得烫手,一个个电话,一声声问候,如一阵阵暖流涌向小乐。上午11时55分,在小乐父母的陪同下,本报记者将小乐迅速送往医院。
采访车在疾驰,爱心在传递。记者将奄奄一息的小乐送到省人民医院后,将一份份爱心捐款收集,然后统一存入医院小乐的医治账号。一千、两千、一万、两万……一笔笔爱心捐款飞向小乐。省福彩中心党支部书记张金友看了报道后,十分关注小乐的伤情,当即决定捐款1万元。记者了解到,下午7时许,省人民医院已为抢救小乐开通了“绿色通道”,现医生正在给小乐输血。据了解,当日省人民医院领导看到本报报道后表示,全院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把小乐的烫伤治愈。
“我是谁并不重要,救孩子要紧!”读者昨日捐款义举感天动地
人间真情 十月女婴牵动金城
7月20日这一天有太多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读者们的爱心捐款,更是捐款背后人们的真情流露,瞬间的真情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当日记者的亲身经历,使我们感到,涌动在金城的爱心让小乐脆弱的小生命有了希望。
镜头一:
神秘的万元捐款
7月20日早晨,一位神秘的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表示要为烫伤的小乐前期捐款1万元,如果小乐能够抢救过来,他还将考虑资助小乐完全康复的医疗费用。当记者在惊讶之余询问这位先生的姓名和身份时,他只说自己姓牛,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希望自己捐的钱能全部用在小乐的治疗上,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当日下午,一位女士替牛先生在小乐的医疗账户上存款1万元。无独有偶,一位姓肖的女士与记者电话联系称,她们公司经理让她负责为小乐捐款5000元,要求不留姓名。
镜头二:
许多母亲的眼泪在飞
“看了当日晨报的报道,我就直掉眼泪,孩子太可怜了!”马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在当日捐款的43名读者中,女士占了70%,几乎所有的女士在读了报道后无不动容,都有想哭的感觉。“作为母亲都知道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小乐被烫成那个样子,谁能不心疼?”打进热线的丁女士抽泣着说。当天打进本报热线的除了许多当了妈妈的兰州女士外,还有省内外其他城市的母亲,最遥远的就是一位来自北京的读者,她在电话中说:“晨报记者吗?我是北京的读者,我也刚做母亲不久,孩子只有8个月大,我在网上看到你们关于小乐被烫伤的报道,我真的很难过,想给小乐捐款,但不知道有没有捐款账号。”
镜头三:
慈祥老人守候小乐床前
当日下午4时许,当记者再次来到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小乐的病房时,眼前的一幕让记者惊呆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守候在小乐床前,他与小乐一家素不相识,但他用一双慈祥的眼神久久地端详着小乐的脸庞,就像是小乐的亲爷爷一样充满慈爱。老人摇头、叹息、掩面而泣,他一言不发,但从他痛苦的神情看得出他是怎样的为小乐伤心。面对记者,他只是喃喃地说:
“这是生命呀,怎么能不珍惜,孩子是无辜的,她是个小生命,大家一定要挽救她……”
镜头四:
“没啥好说的 ,救娃娃要紧”
当日,第一位来报社捐款的也是一位母亲,但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为了孩子不用多说”。在电梯口一位30多岁的女士,仅仅只确定了记者的身份后,就将1000元钱交到了记者的手中,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抛下一句话:“都是当妈的有啥好说的,救娃娃要紧!”然后迅速转身离去,留下一个母亲的背影。当日,一位姓王的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说:“我要给孩子捐款,让记者快点取钱来。”当记者问及他的身份时,他急得直嚷:“我是谁并不重要,救孩子要紧!”
本报记者 石玉龙 实习生 宋彦龙
<兰州晨报>供稿 |